一种车身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849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梁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梁结构、车身机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梁结构

车身机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汽车安全碰撞,主要通过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增加防撞梁,以达到碰撞吸能

乘员舱保护等要求

现有的防撞梁结构通常包括防撞梁梁本体(或者称为防撞横梁)和吸能盒,防撞横梁在汽车横向上的跨度一般超过车宽的
1/2
,能够有效地接触到被碰撞体

防撞横梁通过吸能盒与车身的纵梁连接,用于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动能,是碰撞时的主要溃缩区

事故发生时,被碰撞体在突破保险杠后与防撞梁接触,车辆的动能通过防撞横梁和吸能盒的变形转化为内能,使得传递到乘员舱的破坏逐渐削弱

但是,如果碰撞时速度较高,或者说如果碰撞时撞击力较大,仍然会造成车身损坏

变形严重,且会对车内乘员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改善车辆的防撞性能

提高乘员安全性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身梁结构,包括梁本体

摆动臂

锁定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梁本体远离乘员舱的一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摆动臂上设置有滚轮,所述摆动臂与所述梁本体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摆动臂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摆动臂相对于所述梁本体摆动,所述梁本体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锁定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摆动臂连接,所述锁定机构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可拆卸连接,当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时,所述摆动臂和所述滚轮收纳于所述凹槽内,当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时,至少部分所述摆动臂和所述滚轮摆动至所述凹槽的外部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身梁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0006]该车身梁结构的梁本体可以是前防撞横梁,通过在前防撞横梁远离乘员舱的一侧,也即是前侧设置有凹槽,并且可将摆动臂的一端铰接于凹槽内,如此,该摆动臂则可以被配置为能够和其上的滚轮一起收纳于前防撞横梁的凹槽内(此时摆动臂处于第一位置),或者能够携至少部分滚轮摆动至凹槽的外部,也即是至少部分摆动臂和滚轮能够摆动至前防撞横梁的前方(此时摆动臂处于第二位置),而且,摆动臂可以通过锁定机构使其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如此,当车辆没有发生碰撞时,可以通过锁定机构与第一定位部连接,以使摆动臂保持在第一位置,当车辆与前方的被撞物体即将发生垂直碰撞或将近垂直碰撞时,可以使锁定机构与第一定位部分离,进而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驱使摆动臂向前摆动,并可通过锁定机构与第二定位部连接,以使摆动臂保持在第二位置,第二位置的摆动臂可以是与前防撞横梁呈锐角设置的状态,如此,可通过处于第二位置的摆动臂上的滚
轮与前方的被撞物体滚动接触,进而通过滚轮将车辆垂直于或近乎垂直于被撞物体的受力方向转换成近似平行于被撞物体的受力方向,从而在较高速的碰撞事故中减少机舱的变形,可以减轻机舱损坏程度和维修成本,同时可以减小机舱内的零件向驾驶室及副驾驶室侵入,对车内人员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

此外,当车辆没有发生碰撞时,由于摆动臂和滚轮可以收纳于前防撞横梁前侧的凹槽中,不会额外占用车辆空间,不会影响车辆的其他零部件的布置,对前防撞横梁的原有边界的设计几乎不会造成影响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侧壁的第二定位孔,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件和定位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摆动臂和所述定位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件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或所述第二定位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均为沿竖向贯穿所述梁本体的通孔结构,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梁本体或车身机构的其他部件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将所述定位件顶出所述第一定位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侧壁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摆动臂的摆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弧形槽于其延伸方向的两端,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一端与所述摆动臂连接,所述定位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向套内,所述定位件用于沿所述导向套移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伸缩件包括电机和顶杆,所述电机与所述梁本体或所述车身机构的其他部件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顶杆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顶杆沿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向移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臂远离所述乘员舱的一侧设置有摆臂槽,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摆臂槽处,且所述滚轮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摆臂槽

[0012]进一步地,当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时,所述摆动臂与所述梁本体之间的夹角小于
90
°

[0013]进一步地,所述梁本体为前防撞横梁或后防撞横梁或车身侧梁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身机构,包括如前所述的车身梁结构

[0015]由于所述车身机构的技术改进与技术效果与所述车身梁结构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车身机构进行赘述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车身梁结构,或者包括如前所述的车身机构

[0017]由于所述车辆的技术改进与技术效果与所述车身梁结构或者所述车身机构一样,因此不再对所述车辆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摆动臂的至少部分和滚轮摆动至凹槽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摆动臂和滚轮收纳至凹槽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梁结构与被撞物体撞击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梁结构与被撞物体撞击前的局部俯视剖视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摆动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技术实施例的锁定机构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梁本体;
11、
凹槽;
111、
第一定位孔;
112、
第二定位孔;
113、
弧形槽;
2、
摆动臂;
21、
摆臂槽;
22、
铰接轴;
3、
滚轮;
31、
轮轴;
41、
第一弹性件;
42、
定位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车身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本体
(1)、
摆动臂
(2)、
锁定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梁本体
(1)
远离乘员舱的一侧面设置有凹槽
(11)
,所述摆动臂
(2)
上设置有滚轮
(3)
,所述摆动臂
(2)
与所述梁本体
(1)
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摆动臂
(2)
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摆动臂
(2)
相对于所述梁本体
(1)
摆动,所述梁本体
(1)
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锁定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摆动臂
(2)
连接,所述锁定机构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可拆卸连接,当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时,所述摆动臂
(2)
和所述滚轮
(3)
收纳于所述凹槽
(11)
内,当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时,至少部分所述摆动臂
(2)
和所述滚轮
(3)
摆动至所述凹槽
(11)
的外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凹槽
(11)
的侧壁的第一定位孔
(111)
,所述第二定位部为设置于所述凹槽
(11)
的侧壁的第二定位孔
(112)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弹性件
(41)
和定位件
(42)
,所述第一弹性件
(41)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摆动臂
(2)
和所述定位件
(42)
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
(41)
用于驱动所述定位件
(42)
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
(111)
或所述第二定位孔
(11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
(111)
和所述第二定位孔
(112)
均为沿竖向贯穿所述梁本体
(1)
的通孔结构,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梁本体
(1)
或车身机构的其他部件连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孔
(111)
,以将所述定位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雒保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