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依替巴肽的纯化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6315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依替巴肽的纯化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依替巴肽的纯化分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依替巴肽的纯化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依替巴肽是一种新型的多肽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它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在临床应用中,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均显示了良好疗效

[0003]依替巴肽的结构式为:
[0004][0005]目前,依替巴肽的合成方法主要为
Fmoc
固相合成法

肽链从树脂上切除后,线性肽再用双氧水或者碘进行环化

由于色氨酸在环化时会形成一种红色的副产物,使成品略显淡红色,因此需要进行纯化处理

中国专利
CN 105037496 B
公开了一种依替巴肽的制备方法,其将制备的依替巴肽粗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化和转盐处理,最后经冷冻干燥后得到依替巴肽精品

[0006]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一是依替巴肽的纯化方法,所制得的依替巴肽精品的收率较低,不足
65
%;二是纯度低于
99.5


因而,现有技术中的工艺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产品的质量要求,如依替巴肽质量标准中对收率和纯度需要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依替巴肽的纯化分离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依替巴肽分离纯化存在的上述缺点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依替巴肽的纯化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1)
纯化处理:以体积浓度为
0.1

H2SO4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依替巴肽粗品溶液进行洗脱,并对洗脱峰进行分瓶收集,经
HPLC
检测判定合格品

峰前样品及峰后样品;
[0010](2)
返工处理:以体积浓度为
0.1

H2SO4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步骤
(1)
中收集的峰前样品和峰后样品再次进行洗脱,并收集合格峰样品;
[0011](3)
转盐处理:将步骤
(1)
中收集的合格峰样品及步骤
(2)
中收集的合格峰样品合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转盐处理,并收集转盐后的样品;
[0012](4)
冻干处理;将步骤
(3)
中收集的转盐后的样品先进行水浴旋蒸去除乙腈,然后冻干,得到依替巴肽精品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
(1)

(2)
中,所述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的条件为:
[0014]色谱柱:
UniSil 10

120C18

[0015]流动相:流动相
A
为体积浓度为
0.1

H2SO4溶液;流动相
B
为乙腈;
[0016]采用梯度洗脱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
(1)

(2)
中,所述梯度洗脱的程序为:
[0018]0‑
5min
内,进样体积为:流动相
A
保持
95
%,流动相
B
保持5%;
[0019]5‑
45min
内,进样体积为:流动相
A

95
%递减至
55
%,流动相
B
由5%递增至
45
%;
[0020]45

65min
内,进样体积为:流动相
A
保持
55
%,流动相
B
保持
45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
(3)
中,所述转盐处理的工艺条件为:
[0022]色谱柱:
UniSil 10

120C18

[0023]流动相:流动相
A
为体积浓度为5%的醋酸溶液;流动相
B
为乙腈;流动相
C

50mmol/L
的醋酸铵溶液;
[0024]梯度洗脱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
(3)
中,所述转盐处理中的梯度洗脱的程序为
:
[0026]0‑
15min
内,进样体积为:流动相
A
保持0%,流动相
B
保持5%,流动相
C
保持
95
%;
[0027]0‑
15min
内,进样体积为:流动相
A
保持
95
%,流动相
B
保持5%,流动相
C
保持0%;
[0028]15

16min
内,进样体积为:流动相
A

95
%递减至
50
%,流动相
B
由5%递增至
50
%,流动相
C
保持0%;
[0029]16

66min
内,进样体积为:流动相
A
保持
50
%,流动相
B
保持
50
%,流动相
C
保持0%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
(4)
中,所述蒸馏浓缩后的浓度为
40

55g/L。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依替巴肽的纯化分离方法,以体积浓度为
0.1
%的硫酸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纯化处理和返工处理,再通过转盐处理和冻干,使分离纯化后的依替巴肽的收率得到显著提升,由现有技术的
60
%多提升至
84
%以上,纯度也进一步提升至
99.9
%以上,符合药物的质量要求,对于实现依替巴肽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依替巴肽粗品溶液纯化处理的色谱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转盐冻干后的依替巴肽精品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依替巴肽的纯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纯化处理:以体积浓度为
0.1

H2SO4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依替巴肽粗品溶液进行洗脱,并对洗脱峰进行分瓶收集,经
HPLC
检测判定合格品

峰前样品及峰后样品;
(2)
返工处理:以体积浓度为
0.1

H2SO4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步骤
(1)
中收集的峰前样品和峰后样品再次进行洗脱,并收集合格峰样品;
(3)
转盐处理:将步骤
(1)
中收集的合格峰样品及步骤
(2)
中收集的合格峰样品合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转盐处理,并收集转盐后的样品;
(4)
冻干处理;将步骤
(3)
中收集的转盐后的样品先进行水浴旋蒸去除乙腈,然后冻干,得到依替巴肽精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依替巴肽的纯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1)

(2)
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的条件为:色谱柱:
UniSil 10

120C18
;流动相:流动相
A
为体积浓度为
0.1

H2SO4溶液;流动相
B
为乙腈;采用梯度洗脱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依替巴肽的纯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1)

(2)
中,所述梯度洗脱的程序为:0‑
5min
内,进样体积为:流动相
A
保持
95
%,流动相
B
保持5%;5‑
45min
内,进样体积为:流动相
A

95
%递减至
55
%,流动相
B
由5%递增至
45
%;
45

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涵冰徐峰邓德雄于川沙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瑞博苏州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