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重力座椅溃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198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重力座椅溃缩机构,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侧的座框,座框后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座框前端转动连接有上联动部件,底座前端转动连接有下联动部件,上联动部件与下联动部件通过销轴互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联动部件一侧固接有溃缩片,溃缩片具有位于下部的转接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重力座椅溃缩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零重力座椅溃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发注重享受生活,具有零重力模式功能的座椅则是给人们带来生活享受的产物之一,即:零重力汽车座椅

[0003]零重力座椅的零重力模式为:座框前端向上抬起,靠背向后倾倒,腿托呈略微倾斜姿态

在零重力模式下,虽然用户能够以十分舒适的姿态躺在座椅上,但是无形中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躺姿状态下,安全带对乘员的约束作用会下降,一旦汽车发生碰撞,乘员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零重力座椅溃缩机构,汽车发生碰撞时,座椅能够瞬间从零重力模式回到正常坐姿模式,提升座椅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零重力座椅溃缩机构,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侧的座框,所述座框后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座框前端转动连接有上联动部件,底座前端转动连接有下联动部件,所述上联动部件与下联动部件通过销轴互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联动部件一侧固接有溃缩片,所述溃缩片具有位于下部的转接孔

位于上部的溃缩通道

以及成型在转接孔和溃缩通道之间的弱化部,所述上联动部件具有条形避让孔,所述转接孔和溃缩通道均暴露在条形避让孔内

[0007]采用上述结构,汽车座椅处于零重力模式下发生碰撞时,销轴能够迫使溃缩片弱化部变形撕开,轴销进入溃缩通道向上移动,座框前端快速下降,座椅能够瞬间回到正常坐姿模式,此时安全带对乘员的约束作用回到正常状态,从而保证座椅安全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与汽车之间采用滑轨滑动型安装

采用上述结构,可实现座椅的前后调节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下联动部件上侧边缘安装有向内凸出的挡点销,座框收折状态下,上联动部件下端能够支撑在所述挡住上

采用上述结构,可确保座椅在收折状态下,即正常坐姿模式时,溃缩片不会出现意外溃缩情况,保证座椅正常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到防意外溃缩作用

当然,这样的设计也可以避免小孩在座椅上踩踏跳跃而导致溃缩机构发生溃缩反应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上联动部件下端设有开口向下弧形槽

采用上述结构,可确保座框在收折状态下更稳定地支撑在挡点销内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下联动部件上侧设有开口向上弧形槽,所述挡点销采用焊接方式固接在弧形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可确保整个防触发溃缩机构系统更加的稳定牢固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上联动部件和下联动部件均为片状结构,其中,下联动部件通过调
角器转动设置在底座前端

采用上述结构,可实现汽车座椅整体倾角的调节,与汽车座椅其他倾角调节相配合,从而达到汽车座椅零重力模式,让乘客更加舒适

[0013]作为优选:所述弱化部位于溃缩通道的一侧为向上凸起的弧面结构,弧面结构的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变形引导槽,所述变形引导槽为上宽下窄的倒三角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可确保发生溃缩反应时,最有利于溃缩片变形撕裂,通过溃缩片溃缩过程中吸能从而减少事故传递到乘客能力,优化伤害值

[0014]作为优选:所述溃缩片为
1mm
厚的金属件,所述溃缩片焊接连接在所述上联动部件的内侧

采用上述结构,可确保整个溃缩结构的稳定性,可确保座椅在零重力模式下发生事故时,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并且溃缩片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

[0015]作为优选:所述销轴呈阶梯结构,其具有外支撑段和内支撑段,内支撑段通过轴套转动套装在所述转接孔内,外支撑段固定套装在所述下联动部件上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上联动部件以及下联动部件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
在零重力模式下,若车辆发生碰撞,该撞击力传递至上联动部件和下联动部件铰接位置时,因销轴支撑在较为薄弱的溃缩片上,所以撞击力会迫使销轴将弱化部撞断,随后沿溃缩通道向上滑动,使得座框前端快速下降,座椅能够瞬间回到正常坐姿模式

此时安全带对乘员的约束作用回到正常状态,从而保证座椅安全性

[0018]2、
溃缩为被动溃缩,通过机械破坏完成溃缩,成本为
1mm
钣金件,具有成本低廉

可靠性高等优势

[0019]3、
溃缩过程本身也会吸收能量,减缓座椅冲击力,从而优化对乘员的伤害值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座椅处于正常情况下的立体图
(
已隐藏靠背
)

[0021]图2为上联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
内侧焊接有溃缩片
)

[0022]图3为溃缩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展现座框两侧的上联动部件及下联动部件安装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
正常坐姿状态
)

[0024]图5为展现座框两侧的上联动部件及下联动部件安装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
零重力模式状态
)

[0025]图6为展现座框两侧的上联动部件及下联动部件安装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
溃缩发生后的状态
)

[0026]图7为展现轴销6上联动部件及下联动部件装配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0027]图8为座椅处于零重力模式下的右视图
(
已隐藏靠背
)

[0028]图9为附图8中座椅发生撞击溃缩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前”、“后”、“上”、“下”几个方位为汽车座椅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方位

[0031]如图1所示,一种零重力座椅溃缩机构,包括底座1以及位于底座1上侧的座框2,座框2后端与底座1转动连接,座框2前端转动连接有上联动部件3,底座1前端转动连接有下联动部件4,上联动部件3与下联动部件4通过销轴6互相铰接,上联动部件3一侧固接有溃缩片
5。
[0032]进一步的,上联动部件3和下联动部件4均为片状结构,其中,下联动部件4通过调角器
10
转动设置在底座1前端

结合附图1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座椅左右两侧均设有上联动部件3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零重力座椅溃缩机构,包括底座
(1)
以及位于底座
(1)
上侧的座框
(2)
,所述座框
(2)
后端与底座
(1)
转动连接,所述座框
(2)
前端转动连接有上联动部件
(3)
,底座
(1)
前端转动连接有下联动部件
(4)
,所述上联动部件
(3)
与下联动部件
(4)
通过销轴
(6)
互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联动部件
(3)
一侧固接有溃缩片
(5)
,所述溃缩片
(5)
具有位于下部的转接孔
(5a)、
位于上部的溃缩通道
(5b)、
以及成型在转接孔
(5a)
和溃缩通道
(5b)
之间的弱化部
(5c)
,所述上联动部件
(3)
具有条形避让孔
(3a)
,所述转接孔
(5a)
和溃缩通道
(5b)
均暴露在条形避让孔
(3a)
内;所述销轴
(6)
支撑在转接孔
(5a)
内,座椅受到外力冲击时,销轴
(6)
能够迫使弱化部
(5c)
变形撕开,并进入所述溃缩通道
(5b)
向上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重力座椅溃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联动部件
(4)
上侧边缘安装有向内凸出的挡点销
(7)
,座框
(2)
收折状态下,上联动部件
(3)
下端能够支撑在所述挡点销
(7)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重力座椅溃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陈志勇何晓东管应刘亚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道拓重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