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悬架的摆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951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车辆悬架的摆臂,包括至少3个支承件(3、4、5)和1个将支承件连接在一起的双壳式连接件(7),所述双壳式连接件(7)由上壳(1)和下壳(2)沿垂直方向叠置焊接在一起,所述双壳式连接件(7)的至少局部的横截面呈“凹”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摆臂质量轻、强度高、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悬架的摆臂,尤其是上下壳焊接式横向摆臂。
技术介绍
在车辆连接车轮转向节和副车架等中使用的摆臂一般充当横向摆臂。在设计这种 摆臂时,需要考虑多个目标,其中一些目标是相互矛盾的,为了使结构尽可能的轻量化,最 好把摆臂做成薄壁或者使用轻质材料,但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其承载能力。另外还应考虑到 装在整车中在遇到不同载荷的时候,个别部位遇到的应力很大而其他部位应力很小。目前,传统的车辆悬架的摆臂将其制造成铸件或者锻造件,这样致使其重量明显 增加。为了使重量尽可能的轻,构件强度尽可能的高,并力求使摆臂几何形状与受到的载荷 相匹配,若是单单从制造工艺上改进,局限性很大,且在批生产时制造工艺复杂,成本很高。 传统的摆臂也做成上下壳式的,但是上下壳的加强筋很多,这对于冲压工艺来说加工难度 大,对模具的要求高,制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式的上下壳焊接式横向摆臂,其质量轻、 强度高、制造成本低。用于车辆悬架的摆臂,包括至少3个支承件(3、4、5)和1个将支承件连接在一起 的双壳式连接件,所述双壳式连接件由上壳和下壳沿垂直方向叠置焊接在一起,所述双壳 式连接件的至少局部的横截面呈“凹”形。相比传统的铸件或者锻压件结构,本摆臂省去了传统的加强筋,减少了对模具的 要求,减轻了重量,因为连接件的各个零部件经设计都可以更好地与应力相适应。由于减轻 了重量和节省了材料,从而减少了成本。进一步改进为,双壳式连接件(7)的“凹”形槽位于上壳(1)上。所述上壳的恒定 壁厚大于下壳的恒定壁厚,可进一步减少所需材料,降低成本。所述支承件(4)、支承件(5) 和双壳式连接件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承件(3)和和双壳式连接件螺接在一起。如上所述,由多个零件构成的摆臂的结构应匹配于所受的应力,除了适当的选择 材料外,也可以通过各个零件的几何尺寸来匹配,特别是,各个零部件的壁厚及形状分别与 所受的载荷相适应,如根据各部分的受载荷程度来调整“凹”形槽的有无及深浅。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摆臂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摆臂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摆臂的仰视图;图4是图1所示摆臂的左视图5是图2所示摆臂沿A-A线的截面视图;图6是图2所示摆臂沿B-B线的截面视图;图7是图2所示上壳1沿A-A线的截面视图;图8是图2所示上壳1沿B-B线的截面视图;附图标记上壳1,下壳2,球销3,轴套4,轴套5,螺栓6,双壳式连接件7。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图4展示了一个用于车辆悬架的左摆臂,该摆臂具有三个支承件3、4和5, 它们通过双壳式连接件7连接在一起,这里的支承件4和支承件5分别设计成一个通孔的 套筒,直接焊接在连接件7,支承件3设计成球销形式,并通过螺纹6与双壳式连接件7连接 在一起,轴套4基本垂直于连接件7所在的主延伸面,轴套5基本在连接件7所在的主延伸 面内。双壳式连接件7由上壳1和下壳2沿垂直方向叠置焊接在一起,其至少局部的横截 面呈“凹”形。从图5至图8可以看出,上壳1和下壳2围成连接件7的截面成“凹”形,“凹”形 槽位于上壳1上,且其深浅、形状不一,根据各部分的受载荷程度来调整凹深的大小,这样 连接件7的寿命就得到了保证。另外,从图5、图6中可以看出来,上壳1的壁厚大于下壳体2的壁厚,上壳1和下 壳2之间采取简单的对接焊接形式,可以成本低廉制造。权利要求用于车辆悬架的摆臂,包括至少3个支承件(3、4、5)和1个将支承件连接在一起的双壳式连接件(7),所述双壳式连接件(7)由上壳(1)和下壳(2)沿垂直方向叠置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壳式连接件(7)的至少局部的横截面呈“凹”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悬架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壳式连接件(7)的 “凹”形槽位于上壳(1)上。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悬架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的恒定壁厚 大于下壳(2)的恒定壁厚。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悬架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4)、支承件 (5)和双壳式连接件(7)焊接在一起。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悬架的摆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3)和和双壳 式连接件(7)螺接在一起。全文摘要用于车辆悬架的摆臂,包括至少3个支承件(3、4、5)和1个将支承件连接在一起的双壳式连接件(7),所述双壳式连接件(7)由上壳(1)和下壳(2)沿垂直方向叠置焊接在一起,所述双壳式连接件(7)的至少局部的横截面呈“凹”形。本专利技术的摆臂质量轻、强度高、制造成本低。文档编号B60G7/00GK101817293SQ20101014731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吴宪, 张振宇, 张松峰, 朱卫, 李国华, 邵杰 申请人: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车辆悬架的摆臂,包括至少3个支承件(3、4、5)和1个将支承件连接在一起的双壳式连接件(7),所述双壳式连接件(7)由上壳(1)和下壳(2)沿垂直方向叠置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壳式连接件(7)的至少局部的横截面呈“凹”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宪朱卫张振宇李国华邵杰张松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