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拖曳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90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拖曳臂,包括拖曳臂本体(1)、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固定孔(2)、与转向节连接的安装孔(3)、安装孔基线(4)和减应力孔(6),在所述拖曳臂本体(1)的一侧设有向拖曳臂本体(1)一面弯折的翻边(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汽车拖曳臂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工艺易于实现,同时也提高了汽车拖曳臂侧向刚度,减少了设计困难。(*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悬架杆系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拖曳臂
技术介绍
汽车拖曳臂是后悬架常用的一种结构连接件,通过上下摆动的拖臂实现车身与车 轮的连接,以液压减振器和螺旋弹簧作为减震部件,达到减震和支撑车身的作用。常见汽车 拖曳臂结构存在侧向刚度较弱的现象,在转弯或其它受到侧向力的工况下侧向位移过大且 拖曳臂末端安装孔会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从而导致零件开裂失效。通常希望侧向刚度足够 强,以保证车轮在受侧向力时不发生较大的侧向位移,维持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同时安装孔 不会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介绍目前汽车拖曳臂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图1所示,汽车拖曳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车身上,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转向 节上,由于侧向刚度较低,在承受侧向力时会有向里弯的趋势,侧向位移较大,与转向节连 接的安装孔3处的应力过高,有断裂的风险;如图2所示,在拖曳臂本体1上增加了减应力孔6,虽然可以有效地缓解了与转向 节连接的安装孔3处的应力,但是由于拖曳臂本体1的截面变小,从而刚度减弱,受侧向力 时侧向位移加大,裂纹易从减应力孔6处产生;如图3所示,在图2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加强筋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拖曳臂,包括拖曳臂本体(1)、与车身固定连接的固定孔(2)、与转向节连接的安装孔(3)、安装孔基线(4)和减应力孔(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拖曳臂本体(1)的一侧设有翻边(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发张元伟张关良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