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剖分式水润滑轴承及其内部止动铜条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525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剖分式水润滑轴承及其内部止动铜条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剖分式水润滑轴承及其内部止动铜条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剖分式水润滑轴承及其内部止动铜条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舶上螺旋桨轴系均有轴承起承载及润滑作用,用以保护轴系的旋转运动

轴系在长期运行后,难免对轴承内孔轴瓦的磨损,传统的轴承一般为整体结构,未剖分为上下两半,相应的轴瓦也为整体结构,与衬套为过盈配合

此种结构的轴承在更换轴瓦时,非常困难,需要将整个轴系从衬套中抽出,因轴瓦整体与衬套为过盈配合难以拆卸,故轴瓦需要上机床镗除;拆轴及技工轴瓦工作量非常大,更换时间长,影响船舶的正常运转

[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领域又出现了拼接式轴承,采用均匀剖分的上下两半结构,配合剖分的上下两半轴瓦使用

该拼接式轴承在更换轴瓦时,可不拆轴系,而是将轴承上

下两部分推出轴承位后,分别调离轴承上

下两部分去更换轴瓦

该结构拆轴工作量小,但装配精度低,且轴瓦易轴向窜动,轴承结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剖分式水润滑轴承及其内部止动铜条加工方法,拆轴工作量小,装配精度高,轴承结构稳定性好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剖分式水润滑轴承,包括拼接式轴承上半衬套

拼接式轴承下半衬套

拼接式轴承上半轴瓦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轴瓦,所述拼接式轴承上半衬套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衬套相互拼合形成轴承衬套,所述拼接式轴承上半轴瓦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轴瓦相对设置于所述轴承衬套内,所述拼接式轴承上半轴瓦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轴瓦之间紧密设置有止动铜条,所述拼接式轴承上半衬套具有第三倾斜底面,所述拼接式轴承下半衬套具有第三倾斜顶面,所述第三倾斜底面与所述第三倾斜顶面相互适配,所述第三倾斜底面为从前端至后端向上倾斜的表面,所述第三倾斜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α

[0006]较为优选的,所述止动铜条包括第一上轴瓦止动铜条

第二上轴瓦止动铜条

第一下轴瓦止动铜条和第二下轴瓦止动铜条;
[0007]所述第一上轴瓦止动铜条与所述第一下轴瓦止动铜条相互适配且设置于拼接式轴承上半轴瓦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轴瓦的一侧间隙;
[0008]所述第二上轴瓦止动铜条与所述第二下轴瓦止动铜条相互适配且设置于拼接式轴承上半轴瓦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轴瓦的另一侧间隙;
[0009]所述第一上轴瓦止动铜条具有第一倾斜底面,所述第一下轴瓦止动铜条具有第一倾斜顶面,所述第一倾斜底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顶面相互适配,所述第一倾斜底面为从前端至后端向上倾斜的表面,所述第一倾斜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α

[0010]所述第二上轴瓦止动铜条具有第二倾斜底面,所述第二下轴瓦止动铜条具有第二倾斜顶面,所述第二倾斜底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顶面相互适配,所述第二倾斜底面为从前端
至后端向上倾斜的表面,所述第二倾斜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α

[0011]较为优选的,所述拼接式轴承上半轴瓦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轴瓦相对的表面为径向斜平面,所述径向斜平面为从轴瓦内侧面向轴瓦外侧面倾斜的表面,所述径向斜平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
β
,所述止动铜条的顶面和底面与所述径向斜平面配合设置

[0012]较为优选的,所述止动铜条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止动铜条的内侧面半径
R1
大于轴瓦内孔半径,所述止动铜条的外侧面半径
R2
与轴承内孔适配,所述止动铜条通过贯穿铜条内

外侧面的铜条固定螺栓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止动铜条加工方法,用于加工如上所述止动铜条,所述方法包括:
[0014]将铜条装配在止动铜条毛坯加工工装上,利用车床加工出止动铜条的弧形内侧面和弧形外侧面,形成止动铜条毛坯;
[0015]将所述止动铜条毛坯固定在止动铜条加工工装上,利用车床从所述止动铜条毛坯的一侧加工出止动铜条用于适配轴瓦径向斜平面的顶面或底面;
[0016]利用车床从所述止动铜条毛坯的另一侧加工出止动铜条的第一倾斜底面

第一倾斜顶面

第二倾斜底面

第二倾斜顶面中的任意一种,形成止动铜条

[0017]较为优选的,所述止动铜条毛坯加工工装包括圆筒状的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的筒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对径向贯穿的铜条嵌入槽,所述铜条嵌入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工装本体的轴向一致,每一对所述铜条嵌入槽沿工装本体轴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每一对所述铜条嵌入槽的轴向中心剖面相互平行并分布于工装本体轴向中心线两侧

[0018]较为优选的,所述铜条嵌入槽为台阶型槽,所述铜条嵌入槽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矩形槽和位于顶部的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宽度

[0019]较为优选的,将铜条装配在所述止动铜条毛坯加工工装上时,使铜条底部凸出于工装本体的内壁,使铜条顶部凸出于工装本体的外壁,使铜条的装配深度满足止动铜条的弧形内侧面和弧形外侧面加工余量

[0020]较为优选的,所述止动铜条加工工装包括
T
型底座和
T
型顶座,所述
T
型底座中部设有条状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顶面为与所述止动铜条毛坯的内侧面适配的弧形面,所述
T
型顶座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凸出部的任意一侧,所述
T
型顶座上设有水平进给量调节部件

[0021]较为优选的,所述
T
型顶座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凸出部的任意一侧,所述
T
型顶座上水平设有水平进给量调节螺栓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
在传统均分式拼接式轴承的基础上,采用上下不等分式设计,使拼接式轴承上半衬套具有第三倾斜底面,拼接式轴承下半衬套具有第三倾斜顶面,第三倾斜底面与所第三倾斜顶面相互适配,第三倾斜底面为从前端至后端向上倾斜的表面

该拼接式轴承在更换轴瓦时,可不拆轴系,而是将轴承上

下两部分推出轴承位后,分别调离轴承上

下两部分去更换轴瓦

由于剖分的上下衬套接触面为轴向斜平面,从而在装配轴承时,法兰端往里推,越推越紧,能保证轴承上

下两部分的装配精度;在拆除轴承上

下两部分时,往回推时,只要过了紧固点,拆除将非常轻松,保证了拆卸效率

此外,在上下轴瓦之间设置止动铜条,能进一步防止轴瓦轴向窜动,进一步保证了轴承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剖分式水润滑轴承,包括拼接式轴承上半衬套
(1)、
拼接式轴承下半衬套
(2)、
拼接式轴承上半轴瓦
(3)
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轴瓦
(4)
,所述拼接式轴承上半衬套
(1)
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衬套
(2)
相互拼合形成轴承衬套,所述拼接式轴承上半轴瓦
(3)
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轴瓦
(4)
相对设置于所述轴承衬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式轴承上半轴瓦
(3)
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轴瓦
(4)
之间紧密设置有止动铜条,所述拼接式轴承上半衬套
(1)
具有第三倾斜底面,所述拼接式轴承下半衬套
(2)
具有第三倾斜顶面,所述第三倾斜底面与所述第三倾斜顶面相互适配,所述第三倾斜底面为从前端至后端向上倾斜的表面,所述第三倾斜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分式水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铜条包括第一上轴瓦止动铜条
(5)、
第二上轴瓦止动铜条
(6)、
第一下轴瓦止动铜条
(7)
和第二下轴瓦止动铜条
(8)
;所述第一上轴瓦止动铜条
(5)
与所述第一下轴瓦止动铜条
(7)
相互适配且设置于拼接式轴承上半轴瓦
(3)
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轴瓦
(4)
的一侧间隙;所述第二上轴瓦止动铜条
(6)
与所述第二下轴瓦止动铜条
(8)
相互适配且设置于拼接式轴承上半轴瓦
(3)
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轴瓦
(4)
的另一侧间隙;所述第一上轴瓦止动铜条
(5)
具有第一倾斜底面,所述第一下轴瓦止动铜条
(7)
具有第一倾斜顶面,所述第一倾斜底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顶面相互适配,所述第一倾斜底面为从前端至后端向上倾斜的表面,所述第一倾斜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α
;所述第二上轴瓦止动铜条
(6)
具有第二倾斜底面,所述第二下轴瓦止动铜条
(8)
具有第二倾斜顶面,所述第二倾斜底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顶面相互适配,所述第二倾斜底面为从前端至后端向上倾斜的表面,所述第二倾斜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α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分式水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式轴承上半轴瓦
(3)
和拼接式轴承下半轴瓦
(4)
相对的表面为径向斜平面,所述径向斜平面为从轴瓦内侧面向轴瓦外侧面倾斜的表面,所述径向斜平面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
β
,所述止动铜条的顶面和底面与所述径向斜平面配合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剖分式水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铜条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止动铜条的内侧面半径
R1
大于轴瓦内孔半径,所述止动铜条的外侧面半径
R2
与轴承内孔适配,所述止动铜条通过贯穿铜条内

外侧面的铜条固定螺栓
(9)
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
。5.
一种止动铜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加工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止动铜条,所述方法包括:将铜条
(10

6)
装配在止动铜条毛坯加工工装上,利用车床加工出止动铜条的弧形内侧面和弧形外侧面,形成止动铜条毛坯;将所述止动铜条毛坯固定在止动铜条加工工装上,利用车床从所述止动铜条毛坯的一侧加工出止动铜条用于适配轴瓦径向斜平面的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泉李朝金潘小飞张继雄卢补青张津培谢皓刘蓬周学松霍松涛李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