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氮杂苏木素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332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氮杂类苏木素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以天然产物苏木素(Brazilin)结构为模拟对象,设计了一系列含氮原子的苏木素结构类化合物,从取代的肉桂酸为原料经系列化学转化合成得到了一系列氮杂苏木素类化合物,部分氮杂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部分化合物具有抗HIV活性,部分化合物具有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化合物与至少一种药物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制得的药物组合用于治疗癌症及抗病毒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的药用化合物,尤其是一种氮杂类苏木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癌症、代谢性疾病及病毒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每年有新发现的癌症患者约200~230万,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随着人们的预期寿命同步持续上升。中国艾滋病流行态势严重,HIV感染者的人数已居亚洲第2位,全球第14位。据专家估计,我国现有HIV感染人数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全球每年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的相关疾病。我国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国家,人群HBsAg携带者则达1.2亿。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2004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达4000万,预计到2025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接近1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二十一世纪公众健康的慢性病。因此,寻找高活性,无毒或低毒副作用的抗癌化合物,寻找高活性、低成本的抗病毒化合物以及寻找高活性、低毒副作用的治疗代谢性疾病的化合物,已成为新药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下述结构通式(Ⅰ)的化合物,名称为:氮杂苏木素类化合物,***(Ⅰ)R↓[1],R↓[2]=H,OH,OMe,R↓[1]+R↓[2]=OCH↓[2]O;R↓[3],R↓[4],R↓[5],R↓[6]=H,Cl,F,Br,OMe,OH;R↓[7]=H,Me,isopropyl,MrCH↓[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彬潘成学曾祥慧羊晓东刘建平李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