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32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目的在于不增加部件个数而抑制电池组和握柄部之间的松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动工具,在电池组设置有相对电池组保持部(17)能够嵌合的嵌合部,通过在电池组保持部(17)和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电池组相对该电池组保持部(17)在一定方向上滑动的动作,电池组和电池组保持部(17)连结,在电池组保持部(17)的侧壁(17z)形成有开口(17h),覆盖材料(150)的一部分从该开口(17h)进入电池组保持部(17)的内侧,在电池组与电池组保持部(17)连结的状态下,进入到电池组保持部(17)的内侧的覆盖材料(152)按压电池组的外壁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具备收纳马达的筒状的壳体主体部;从该壳体主体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形成,表面被具有弹性的覆盖材料覆盖的握柄部;设置在该 握柄部的突出端的电池组保持部;和与该电池组保持部连结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与其相关的电动工具。专利文献1涉及的电动工具,为了抑制设置在握柄部的电池组保持部和电池组之 间的松动,使橡胶制的辊在可旋转的状态安装在上述电池组保持部的内侧。而且,在上述电 池组保持部连结有电池组的状态下,上述辊与该电池组的外壁面抵接,按压其外壁面。由此,能够抑制握柄部(电池组保持部)和电池组之间的松动。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118098号公报在上述电动工具中,由于需要将橡胶制的辊在可旋转的状态下安装在电池组保持 部的内侧,所以需要支承上述辊的轴、轴承等,部件个数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问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是抑制电池组和握 柄部之间的松动而无需增加部件个数。上述课题通过各方面的专利技术而得以解决。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筒状的壳体 主体部;从该壳体主体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形成且表面被具有弹性的覆盖材料覆盖的握 柄部;设置在该握柄部的突出端的电池组保持部;和与所述电池组保持部连结的电池组, 在上述电池组设置有相对上述电池组保持部能够嵌合的嵌合部,通过在上述电池组保持部 和上述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上述电池组相对该电池组保持部在一定方向上滑动的动作,而 连结上述电池组和上述电池组保持部,在上述电池组保持部的侧壁形成有开口,上述覆盖 材料的一部分从该开口进入上述电池组保持部的内侧,在上述电池组与上述电池组保持部 连结的状态下,进入到上述电池组保持部的内侧的上述覆盖材料按压上述电池组的外壁 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电池组与握柄部的电池组保持部连结的状态下,具有弹性的覆盖 材料按压电池组的外壁面。因此,通过上述覆盖材料的作用能够抑制电池组和握柄部之间 的松动。此外,由于采用在电池组保持部的侧壁形成开口并且使覆盖握柄部的表面的覆盖 材料的一部分进入到电池组保持部的内侧的结构,所以不会增加部件个数。根据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覆盖材料构成为在电池组相对电池组保持部 的滑动终止位置及该位置附近与上述电池组的外壁面接触。S卩,由于在电池组的滑动途中覆盖材料不与上述电池组接触,所以不会由于该覆盖材料导致电池组的滑动阻力变大,不会使电池组的插拔性能恶化。根据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进入到电池组保持部内侧的覆盖材料设置有在该电池组保持部内开放的空间、或在上述电池组保持部内闭合的空间。因此,覆盖材料易于进一步变形,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池组的松动。根据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电池组保持部内闭合的空间,在该电池组保 持部的侧壁的开口的位置开放。根据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与电池组的外壁面抵接的覆盖材料的抵接面 成为相对于电池组的滑动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因此,在电池组的滑动过程中覆盖材料在相对滑动方向大致呈直角的方向上变 形,电池组的滑动阻力渐渐增加。即,由于覆盖材料不急剧变形,所以上述覆盖材料的耐久 性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不增加部件个数而抑制电池组和壳体之间的松动。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动工具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从下方看电动工具主体的平面图(图1的II-II向视图)。图3是电动工具主体的一部分断裂截面图(从图2的III-III向视方向看的一部 分断裂侧面)(A图)、A图的B部放大图(B图)。图4是安装有电池组的状态的电动工具主体的一部分断裂侧视图。图5是图4的V部放大图。图6是表示电动工具主体的电池组保持部和电池组的嵌合状态的示意图(图1、图 4的VI-VI向视示意图)。图7是电池组的立体图。图8是变更例涉及的电动工具主体的局部侧视图(A图)、和A图的B-B向视图(B 图)。图9是变更例涉及的电动工具主体的局部侧视图(A图)、和A图的B-B向视图(B 图)。符号说明11...壳体;12...壳体主体部;15...握柄部;17...电池组保持部;17z...后部 侧壁;17h. ·.开口 ;30. · ·电池组;36. · ·滑轨;36t. · ·横方向突条部(嵌合部);150. · ·弹 性体(覆盖材料);152...突出部分(一部分);T...前端台阶。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从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动工具进行说明。本实施 方式涉及的电动工具是具备电池组的充电式驱动电钻(以下称为电动工具)。在此,图中的前后左右和上下与电动工具的前后左右和上下对应。<关于电动工具的概要>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工具由电动工具主体10和电池组30构成。电动工具主体10的壳体11,如图1等所示,由收纳马达等的筒状壳体主体部12,和从该壳体主体部12的侧部(在图1等中的下部)突出地形成的握柄部15构成。握柄部15是使用者使用电动工具10时所把持的部分,由握持部位16和相对于该 握持部位16位于突出端(下端)侧的电池组保持部17构成。握持部位16为了便于使用 者握持而形成比较小的直径,在该握持部位16的基端部设置有扳机形式的主开关18。电池 组保持部17构成为相对于握持部位16向前后方向扩展,电池组30与该电池组保持部17 的下面侧连结。壳体11的握柄部15的表面,以提高作业性和提高美观等目的,用橡胶制的覆盖材 料150 (以下称为弹性体150)覆盖。〈关于电池组30>如图7所示,电池组30具备收纳多个蓄电池(省略图示)的上部开放型的壳体主 体部32、和堵塞该壳体主体部32的开口 32h的盖部34。壳体主体部32和盖部34形成平 面大致方形,盖部34在周方向上多处靠螺钉固定在该壳体主体部32。在上述电池组30的盖部34的上表面,在其左右两侧形成有沿前后方向上延伸的、 用于与电动工具主体10连结的滑轨36。左右的滑轨36由导轨主体部36m、和从该导轨主 体部36m的上侧面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一定尺寸的横方向突条部36t构成。此外,在左右 的滑轨36的基端部位置(前端位置)形成有止动部36u。在盖部34的上表面前部,在左右的滑轨36之间与上述滑轨36平行地形成有左右 一对引导槽37,电动工具主体10的板状端子(省略图示)可分别从后方插入到引导槽37 中。而且,在左右的引导槽37的内部设置有电池组30的正电极、负电极(省略图示)。此 夕卜,在左右的引导槽37之间形成有开口部34x,电池组30的控制电路的输出连接器33以指 向后方的状态从该开口部34x突出。<关于电池组保持部17>设置于电动工具主体10的握柄部15的电池组保持部17,如图6所示,具备沿电池 组30的滑动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侧壁17k,在这些侧壁17k的相互对置的内壁 面形成有角槽17m。电池组保持部17的角槽17m是供电池组30的滑轨36的横方向突条部 36t嵌合的槽,从电池组保持部17的前端位置呈直线状地形成直至后端位置附近。此外,如图2等所示,在电池组保持部17的后端位置形成有平面大致圆弧状的后 部侧壁17z,左右的侧壁17k与该后部侧壁17z连接。即,在电池组保持部17的后端位置, 用后部侧壁17z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收纳马达的筒状的壳体主体部;从该壳体主体部沿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形成且表面被具有弹性的覆盖材料覆盖的握柄部;设置在该握柄部的突出端的电池组保持部;和与所述电池组保持部连结的电池组,在所述电池组设置有相对所述电池组保持部能够嵌合的嵌合部,通过在所述电池组保持部和所述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所述电池组相对该电池组保持部在一定方向上滑动的动作,而连结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电池组保持部,在所述电池组保持部的侧壁形成有开口,所述覆盖材料的一部分从该开口进入所述电池组保持部的内侧,在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电池组保持部连结的状态下,进入到所述电池组保持部的内侧的所述覆盖材料按压所述电池组的外壁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谷龙之助平林德夫太田智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