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血管化类器官进行药物筛选的方法
[0001].本申请要求2022年10月11日提交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22112413917】、名称为“一种血管化肿瘤类器官的培养方法和应用”的优先权,并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血管化类器官进行药物筛选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3].癌症是全球和中国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高死亡率疾病。研究发现,肿瘤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会在其内部形成大量的新生血管,这些新生的血管为肿瘤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同时为向远处扩散肿瘤细胞,在体内不同部位形成新的转移灶创造条件。以乳腺癌为例,乳腺癌具有的高增殖和转移特性依赖于不断形成的新生血管,因此抑制血管生成是攻克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侵袭性的关键研究内容。已有的研究共识蹴就了建立“肿瘤
‑
血管生成模型”的概念,但目前的大部分研究是将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间充质细胞(MSC)等作为血管内皮的来源,加入乳腺癌细胞系,进行动物体外移植瘤模型,以达到生成血管目的。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血管化类器官进行药物筛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肿瘤患者的活检组织,消化,加入基质胶和肿瘤细胞培养基扩增培养出肿瘤细胞,待所述肿瘤细胞密度融合至少80%后进行传代;步骤二:取步骤一的活检组织,消化,加入内皮细胞培养基培养得到内皮细胞,待所述内皮细胞密度融合至少80%后进行传代;步骤三:进一步扩增培养所述步骤二获得的内皮细胞,用免疫磁珠进行磁性筛选或用流式细胞仪对内皮细胞进行纯化至内皮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一获得的肿瘤细胞和所述步骤三获得的内皮细胞混合重悬于基质胶中,所述基质胶中重悬的混合细胞比例为4000
‑
10000个/25μl,进一步接种到共培养培养基中进行3D共培养,所述共培养培养基由FBS、青/链霉素、L
‑
Glutamate、DMEM/F12基础培养基和促血管生成组分组成,所述促血管生成组分包括VEGF和维生素C;步骤五:将共培养混合细胞在常氧条件和低氧条件下交替进行培养,使所述内皮细胞诱导肿瘤类器官生成血管;步骤六:对所述步骤五中生成了血管的类器官加入药物,评估个体化药物的效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混合比例为1:1~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取肿瘤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虹余,何春花,李胜,陆政昊,王嘉,杨云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精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