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度依赖关系的细菌和真菌群体感应自诱导物鉴定方法及实例技术

技术编号:393314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7
本专利提出一种用于鉴定细菌和真菌的群体感应自诱导物的方法,以丁香假单胞菌(细菌)和链格孢菌(真菌)为例,对他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基于密度依赖关系,对随着细菌或真菌生物量增加而浓度同时增加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快速准确地获得了自诱导物。快速准确地获得了自诱导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密度依赖关系的细菌和真菌群体感应自诱导物鉴定方法及实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鉴定细菌和真菌群体感应自诱导物的基于密度依赖关系的方法及实例,适用于生物医学、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在微生物间的通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识别群体感应自诱导物对于理解微生物间的通讯和开发新的疗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已有某些方法用于研究群体感应,但这些方法可能存在局限性,比如仅适用于部分真菌和细菌的自诱导物发现。因此,一种可适用于所有真菌和细菌的自诱导物发现的通用方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密度依赖关系的细菌和真菌群体感应自诱导物鉴定方法及实例。具体步骤包括:选取有代表性的细菌和真菌种类作为研究对象,如丁香假单胞菌(细菌)和真菌链格孢菌;采集生长过程中的细菌和真菌样本,并对其进行代谢物组分析,生成代谢组谱图;分析代谢物的浓度与微生物个体密度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随着细菌或真菌生物量增加而浓度同时增加的次级代谢产物作为潜在自诱导物;利用生物学实验验证筛选出的潜在自诱导物的群体感应活性。
[000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真菌和细菌的自诱导物发现,有助于深入了解微生物交流,为开发医学及生物技术策略提供了新途径。实例采用丁香假单胞菌和真菌链格孢菌作为模型,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和生物学实验等步骤,成功获得了自诱导物活性的化合物。
实施方式
[0005]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
实施方式1
[0006]采用丁香假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生长过程中的样本,将其进行代谢物组分析,并生成代谢组谱图。通过分析代谢物的浓度与细菌个体密度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随着细菌生物量增加而浓度同时增加的次级代谢产物,如4

羟基脯氨酸作为潜在自诱导物。最后,利用生物学实验验证筛选出的潜在自诱导物4

羟基脯氨酸的群体感应活性。
实施方式2
[0007]选择真菌链格孢菌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生长过程中的真菌样本,并进行代谢物组
分析,生成代谢组谱图。分析代谢物浓度与真菌个体密度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随着真菌生物量增加而浓度同时增加的次级代谢产物,如L

色氨酸作为潜在自诱导物。最后,应用生物学实验验证筛选出的潜在自诱导物L

色氨酸的群体感应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密度依赖关系的细菌和真菌群体感应自诱导物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有代表性的细菌和真菌种类作为研究对象;步骤2:采集生长过程中的细菌和真菌样本,并对其进行代谢物组分析,生成代谢组谱图;步骤3:分析代谢物的浓度与微生物个体密度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随着细菌或真菌生物量增加而浓度同时增加的次级代谢产物作为潜在自诱导物;步骤4:利用生物学实验验证筛选出的潜在自诱导物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折冬梅吴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