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泡棉及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1511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06
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泡棉及座椅,座椅泡棉包括泡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泡棉及座椅


[0001]本申请涉及及软座座椅元件
,具体涉及一种座椅泡棉及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如今人们对汽车座椅柔软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加汽车座椅柔软度的方法普遍采用增加软发泡的形式;然而伴随汽车工业现代化

智能化的发展,泡棉靠近乘员侧设置人体占用传感器等电子元件已成为必需,由于汽车座椅中各元件之间连接或者某元件进行安装会形成功能区,该功能区会有两个面形成面面交界,该交界会有应力集中的现象,所以处于应力集中区域内的电子元件极易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座椅泡棉及座椅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泡棉,包括:
[0005]泡棉
A
面,所述泡棉
A
面为所述泡棉靠近乘员一面;
[0006]功能区,所述功能区设于所述泡棉
A
面,所述功能区具有至少一个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为与所述泡棉
A
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
90
度的小平面;
[0007]预设区,用于配置片状的乘员传感装置,所述预设区为片状的所述乘员传感装置在所述泡棉
A
面上的正投影区域;
[0008]应力集中区,所述应力集中区为所述功能区与所述预设区重叠的应力辐射区域;
[0009]去应力部,所述去应力部为配置在所述应力集中区内,位于所述预设区外侧的所述泡棉
A
面与所述过渡面交接处的切口,用于去除应力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应力集中区内,位于所述预设区的两外侧均配置所述去应力部,用于双向去应力,两侧的所述去应力部之间的预设区形成回位块,所述回位块用于回位所述乘员传感装置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回位块配置有倒圆角,用于增强边沿光滑度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去应力部与所述预设区边缘之间的距离为0‑
3mm。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沿片状的所述乘员传感装置的长度方向,所述去应力部的长度为
10

20mm
,沿片状的所述乘员传感装置宽度方向,所述去应力部的宽度为0‑
3mm。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沿所述座椅泡棉的厚度方向,所述去应力部的高度
h1与所述功能区的高度
h2满足
h1=
k
·
h2,其中
k
的取值范围为
0.3

1。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去应力部的切口截面为四边形或者是三角形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功能区为所述泡棉的沟槽,所述应力集
中区中的沟槽两侧都配置有所述去应力部

[00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功能区为软硬发泡的交界区或为乘员传感装置穿越口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包括上述所述的座椅泡棉

片状的乘员传感装置,片状的所述乘员传感装置配置在所述的预设区内

[0019]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座椅泡棉及座椅,座椅泡棉包括泡棉
A
面,泡棉
A
面为泡棉靠近乘员一面;功能区设于泡棉
A
面,功能区具有至少一个过渡面,过渡面为与泡棉
A
面的夹角
A
大于或等于
90
度的小平面;预设区用于配置片状的乘员传感装置,预设区为片状的所述乘员传感装置在泡棉
A
面上的正投影区域;应力集中区为功能区与预设区重叠的应力辐射区域;去应力部为配置在应力集中区内,位于预设区外侧的泡棉
A
面与过渡面交接处的切口,用于去除应力,该方案提出设置去应力部的方式释放应力,从而减少应力对乘员传感装置的损伤,该方案采用切口释放应力的方式去除应力集中区的应力,不仅保证了座椅乘坐时的平整度,也可及时释放应力保护元件,兼顾了满足座椅设计需求及用户体验需求的双重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区
(
一字形
)
和沟槽
(
吊紧槽
)
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乘员传感装置
(
一字形
)
和沟槽
(
吊紧槽
)
的去应力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区
(
工字型
)
和软硬发泡的交界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乘员传感装置
(
工字型
)
和软硬发泡的交界区的去应力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沟槽
(
纵向安装槽
)
和乘员传感装置穿越口
(
未安装乘员传感装置
)
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沟槽
(
纵向安装槽
)
和乘员传感装置穿越口
(
安装乘员传感装置
)
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沟槽
(
吊紧槽
)
和乘员传感装置穿越口
(
未安装乘员传感装置
)
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沟槽
(
吊紧槽
)
和乘员传感装置穿越口
(
安装乘员传感装置
)
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区为软硬发泡的交界区且一侧设有去应力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
10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区为软硬发泡的交界区且二侧设有去应力部
(
图4中
D
区域
)
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
11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区为沟槽
(
吊紧槽
)
且一侧设有去应力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
12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区为沟槽
(
吊紧槽
)
且二侧设有去应力部
(
图2中
A
区域
)
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
13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座椅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泡棉
A

(101)
,所述泡棉
A

(101)
为所述泡棉靠近乘员一面;功能区
(11)
,所述功能区设于所述泡棉
A

(101)
,所述功能区
(11)
具有至少一个过渡面
(14)
,所述过渡面
(14)
为与所述泡棉
A

(101)
的夹角
A(141)
大于或等于
90
度的小平面;预设区
(1011)
,用于配置片状的乘员传感装置
(2)
,所述预设区
(1011)
为片状的所述乘员传感装置
(2)
在所述泡棉
A

(101)
上的正投影区域;应力集中区
(1012)
,所述应力集中区
(1012)
为所述功能区
(11)
与所述预设区
(1011)
重叠的应力辐射区域;去应力部
(13)
,所述去应力部
(13)
为配置在所述应力集中区
(1012)
内,位于所述预设区
(1011)
外侧的所述泡棉
A

(101)
与所述过渡面
(14)
交接处的切口,用于去除应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泡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集中区
(1012)
内,位于所述预设区
(1011)
的两外侧均配置所述去应力部
(13)
,用于双向去应力,两侧的所述去应力部
(13)
之间的所述预设区形成回位块
(15)
,所述回位块
(15)
用于回位所述乘员传感装置
(2)。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宇张海涛刘宝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闻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