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圆柱螺旋弹簧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563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车组圆柱螺旋弹簧加工工艺,包括下料、卷制、热处理、硬度检查、工艺压缩、喷丸、工艺压缩、成品检查、探伤、涂漆、检验、包装、入库,其特征是在下料工序后加入倒角工序,将弹簧料2的端部端面采用砂轮机1直接刃磨出倒角面3,刃磨后的倒角面3在卷制弹簧时朝向弹簧支承圈4,采用该工艺方案加工制造的两端不并紧不磨平圆柱螺旋弹簧和两端并紧不磨平圆柱螺旋弹簧,弹簧端部端面与支承圈接触面积大,磨损轻,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经满工作负荷疲劳试验,由原来的36000次提高到50000次以上无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艺方案,具体的说是一种动车组圆柱螺旋弹簧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圆柱螺旋弹簧有四种结构形式即两端并紧不磨平、两端不并紧不磨 平;两端并紧磨平、两端不并紧磨平。由于两端并紧不磨平弹簧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价格便宜,因而被铁路机车采用。普遍圆柱螺旋弹簧加工工艺是下料、巻制、热处理、硬度 检查、工艺压縮、喷丸、工艺压縮、成品检查、探伤、涂漆、检验、包装、入库。随着铁路机车的 不断提速,尤其是动车组用两端并紧不磨平弹簧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由于弹簧端部端面 与支撑圈多为点接触,引起支撑圈早期过度磨损,导致弹簧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簧端部端面与支撑圈为面接触,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的动车组圆柱螺旋弹簧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动车组 圆柱螺旋弹簧加工工艺包括下料、巻制、热处理、硬度检查、工艺压縮、喷丸、工艺压縮、成品 检查、探伤、涂漆、检验、包装、入库。其特征是在下料工艺后加入倒角工艺,将弹簧料的端部 端面采用砂轮机直接刃磨出倒角面,刃磨后的倒角面在巻制弹簧时朝向弹簧支承圈。 采用该工艺方案加工制造的两端不并紧不磨平圆柱螺旋弹簧和两端并紧不磨平 圆柱螺旋弹簧,弹簧端部端面与支承圈接触面积大,磨损轻,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经 满工作负荷疲劳试验,由原来的3600000次提高到5000000次以上无断裂。附图说明 图1为圆柱螺旋弹簧倒角工序示意图; 图2为两端不并紧不磨平圆柱螺旋弹簧图; 图3为两端并紧不磨平圆柱螺旋弹簧图。 图中,1、砂轮机,2、弹簧料,3、倒角面,4、弹簧支承圈,5、两端不并紧不磨平圆柱螺 旋弹簧,6、两端并紧不磨平圆柱螺旋弹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该动车组圆柱螺旋弹簧加工工艺包括下料、巻制、热处理、硬度检查、工 艺压縮、喷丸、工艺压縮、成品检查、探伤、涂漆、检验、包装、入库,其特征是在下料工序后加 入倒角工序,将弹簧料2的端部端面采用砂轮机1直接刃磨出倒角面3,刃磨后的倒角面3 在巻制弹簧时朝向弹簧支承圈4。权利要求一种动车组圆柱螺旋弹簧加工工艺,包括下料、卷制、热处理、硬度检查、工艺压缩、喷丸、工艺压缩、成品检查、探伤、涂漆、检验、包装、入库,其特征是在下料工序后加入倒角工序,将弹簧料2的端部端面采用砂轮机1直接刃磨出倒角面3,刃磨后的倒角面3在卷制弹簧时朝向弹簧支承圈4。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车组圆柱螺旋弹簧加工工艺,包括下料、卷制、热处理、硬度检查、工艺压缩、喷丸、工艺压缩、成品检查、探伤、涂漆、检验、包装、入库,其特征是在下料工序后加入倒角工序,将弹簧料2的端部端面采用砂轮机1直接刃磨出倒角面3,刃磨后的倒角面3在卷制弹簧时朝向弹簧支承圈4,采用该工艺方案加工制造的两端不并紧不磨平圆柱螺旋弹簧和两端并紧不磨平圆柱螺旋弹簧,弹簧端部端面与支承圈接触面积大,磨损轻,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经满工作负荷疲劳试验,由原来的36000次提高到50000次以上无断裂。文档编号B24B9/04GK101716739SQ201010104009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日专利技术者王永利, 韩红权 申请人:山东宁津弹簧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车组圆柱螺旋弹簧加工工艺,包括下料、卷制、热处理、硬度检查、工艺压缩、喷丸、工艺压缩、成品检查、探伤、涂漆、检验、包装、入库,其特征是在下料工序后加入倒角工序,将弹簧料2的端部端面采用砂轮机1直接刃磨出倒角面3,刃磨后的倒角面3在卷制弹簧时朝向弹簧支承圈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红权王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宁津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