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钢出、入炉传输辊道辊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640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轧钢出、入炉传输辊道辊子,属于轧钢用传输装置领域。其技术方案为:所述辊道辊子包括中空的辊身,该辊身的两端安装有辊端板,所述辊身内壁与辊端板配合处设置有止口,在所述辊端板的外端面中心处,沿轴向固定连接有辊轴,该辊轴与辊端板的连接处设有台肩,该装置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廉,打破了传统一体铸造件的使用,通过各组件地装配与组合,并在辊身与辊端板配合处设有止口,辊轴与辊端板的连接处设有台肩,使辊子在结构上更加牢固可靠,从而降低了辊身磨损的程度,克服了辊轴易断裂的现象,加大了辊子的耐用度,解决了频繁更换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辊子的运营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轧钢用传输装置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轧钢厂出、入炉区 传输辊道的辊子。
技术介绍
目前,轧钢厂生产车间现有的出、入炉区传输辊道的辊子,大多数是采用辊身与辊 轴为一体的铸造件,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辊子在运行中载荷较重,再者过于频繁地启动, 造成辊身磨损较快,消耗量大;另一方面,该铸造的辊子由于材质较脆,制造工艺上存在着 缺陷,造成对炉区传输辊道的磨损较为严重,使辊轴容易断裂,导致每月都需要更换新辊, 这样以来,大大提高了装置的运营成本。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需要调整 辊子的结构,改善辊子的质量,提高辊子表面的耐磨度,减少辊道装置的运营成本,是解决 此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 案,该方案中,所述辊身内壁与辊端板配合处设置有止口,使辊子在结构上更加牢固可靠, 并且所述辊轴与辊端板的连接处设有台肩,克服了辊轴易断裂的现象,减少了辊身的磨损, 避免了频繁换辊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传输辊道装置中,辊子在运营中的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钢出、入炉传输辊道辊 子,所述辊道辊子包括中空的辊身,该辊身的两端安装有辊端板,所述辊身内壁与辊端板配 合处设置有止口,在所述辊端板的外端面中心处,沿轴向固定连接有辊轴,该辊轴与辊端板 的连接处设有台肩。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还有上述辊身为无缝钢管,上述辊轴为圆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上述方案叙述得知本技术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 廉,打破了传统一体铸造件的使用,通过各组件地装配与组合,并在辊身与辊端板配合处设 有止口,辊轴与辊端板的连接处设有台肩,使辊子在结构上更加牢固可靠,从而降低了辊身 磨损的程度,克服了辊轴易断裂的现象,加大了辊子的耐用度,解决了频繁更换的问题,同 时也降低了辊子的运营成本。由此可见,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M局部放大视图。图中1、辊身,2、辊轴,3、辊端板,4、台肩,5、止口。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 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轧钢出、入炉传输辊道辊子,所述辊道辊子包括中空的辊身 1,该辊身1的两端安装有辊端板3,所述辊身1内壁与辊端板3配合处设置有止口 5,在所 述辊端板3的外端面中心处,沿轴向固定连接有辊轴2,该辊轴2与辊端板3的连接处设有 台肩4。所述辊身1为20#钢的无缝钢管,所述辊轴2为45#钢的圆钢,所述的辊端板3为 Q235A材质的钢板,所述辊身1内壁与辊端板3配合处设置有止口 5,使辊子在结构上更加 牢固可靠,在所述辊轴2与辊端板3的连接处设有台肩4,克服了辊轴2易断裂的现象。另外,为使辊子表面达到生产要求的淬火温度,对辊子表面进行热处理,使辊身1 表面硬度达到HRC = 58-63,辊轴2的硬度达到HB217-235。权利要求一种轧钢出、入炉传输辊道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辊子包括中空的辊身,该辊身的两端安装有辊端板,所述辊身内壁与辊端板配合处设置有止口,在所述辊端板的外端面中心处,沿轴向固定连接有辊轴,该辊轴与辊端板的连接处设有台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出、入炉传输辊道辊子,其特征是所述辊身为无缝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出、入炉传输辊道辊子,其特征是所述辊轴为圆钢。专利摘要一种轧钢出、入炉传输辊道辊子,属于轧钢用传输装置领域。其技术方案为所述辊道辊子包括中空的辊身,该辊身的两端安装有辊端板,所述辊身内壁与辊端板配合处设置有止口,在所述辊端板的外端面中心处,沿轴向固定连接有辊轴,该辊轴与辊端板的连接处设有台肩,该装置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廉,打破了传统一体铸造件的使用,通过各组件地装配与组合,并在辊身与辊端板配合处设有止口,辊轴与辊端板的连接处设有台肩,使辊子在结构上更加牢固可靠,从而降低了辊身磨损的程度,克服了辊轴易断裂的现象,加大了辊子的耐用度,解决了频繁更换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辊子的运营成本。文档编号F27D3/02GK201607129SQ20102001552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李亮, 王勇, 王栋, 高涛 申请人:山东西王特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钢出、入炉传输辊道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辊子包括中空的辊身,该辊身的两端安装有辊端板,所述辊身内壁与辊端板配合处设置有止口,在所述辊端板的外端面中心处,沿轴向固定连接有辊轴,该辊轴与辊端板的连接处设有台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王栋高涛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西王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