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72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提供一种技术为课题,该技术在具备将燃料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的机动二轮车中,能够实现燃料箱上部的紧凑化。机动二轮车(10)具备:燃料箱(26);气液分离器(88),其配置在该燃料箱(26)的内部,比燃料的油面靠上方设置并将燃料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排出管(89),其从该气液分离器(88)延伸而引导蒸发燃料,气液分离器(88)偏向燃料箱(26)的右壁(133)配置,导入开口(145)与燃料箱的右壁(133)对置配置,排出管(89)从气液分离器(88)向燃料箱(26)的左壁(132)延伸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燃料箱中具备使燃料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的机动二 轮车。
技术介绍
己知有具备燃料箱和气液分离器的机动二轮车,所述燃料箱储存燃 料,所述气液分离器在该燃料箱内且比燃料的油面靠上方设置,并将燃料 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例如,参考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昭57-60981号公报(第2图)。 在专利文献1的第2图中,从燃料箱10 (符号延用公报的符号。以下 相同)的供油口向燃料箱10的内方延伸设置有供油管13,在燃料箱10 的手柄侧的前部上表面配置有将在燃料箱10蒸发的蒸发燃料导入罐的分 离器11 (以下称为"气液分离器ll")。在该气液分离器11中设有阀机构 22,其将在车体大幅倾斜时防止液体燃料向罐流出的燃料过填充防止管21 组装为两段。不过,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连通气液分离器11和燃料箱10 的前端开口 27需要设置在燃料箱10的上表面,因此燃料箱10上部的紧 凑化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提供一种技术为课题,该技术在具备将燃料气液分离的气液 分离器的机动二轮车中,能够实现燃料箱上部的紧凑化。第一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具备燃料箱,其储存燃料;气液分离器,其 设置在比燃料的油面靠上方的位置并将燃料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 设置在该气液分离器上的导入开口以及回流开口 ,导入开口将燃料箱内的 蒸发燃料向气液分离器内导入,回流开口使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体燃料向燃料箱回流;排出管,其从气液分离器延伸而引导蒸发燃料;罐,其设置在 该排出管的前端并吸附蒸发燃料,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气液分离 器配置在燃料箱的内部,该气液分离器偏向配置在燃料箱的左右壁中的一 个壁上,导入开口与燃料箱的一个壁对置配置,排出管从气液分离器向燃 料箱的另一个壁延伸设置。第二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气液分离器具有圆筒部和闭塞该 圆筒部的两开口的盖部,圆筒部的轴线沿水平方向配置,导入开口形成在 与一个壁对置配置的一个盖部上,并且回流开口配置在一个盖部上且配置 在导入开口的下方。第三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排出管与圆筒部的轴线大致平行 地配置,并且架设在气液分离器的两盖部,在设有导入开口的一个壁面侧 设置连通排出管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连通孔,该连通孔设置在比导入开口 靠下方且比回流开口靠上方的位置。第四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气液分离器通过支柱安装在燃料 箱内,该支柱安装于燃料箱的一个壁上。第五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在燃料箱的上表面设置供油口, 在该供油口的周围设置从上表面向上方鼓起的鼓起部,在该鼓起部配置气 液分离器以及排出管的局部,排出管的中间部配置在比形成于排出管上的 连通孔靠上方的位置。在第一专利技术中,将燃料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的气液分离器配置 在燃料箱内,在该气液分离器上,导入燃料箱内的蒸发燃料的导入开口与 燃料箱的一个壁对置配置。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气液分离器能够抑制车辆倾斜时液体燃料向排出 管流入。此外,由于气液分离器配置在燃料箱内,因此能够使燃料箱的上部紧 凑。在此基础上,不需要在气液分离器上设置燃料泄漏防止阀等,因此能 够减少部件件数。在第二专利技术中,气液分离器具有形成圆筒形状的圆筒部,该圆筒部的 轴线沿水平方向配置,回流开口配置在导入开口的下方。即使在液体燃料 进入气液分离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流入气液分离器的液体燃料迅速地向燃料箱回流。在第三专利技术中,由于连通排出管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连通孔设置在比 导入开口靠下方且比回流开口靠上方的位置,因此流入气液分离器的液体 燃料能够通过回流开口向燃料箱回流,能够仅使蒸发燃料从连通孔向排出 管容易地流动。即,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燃料向排出管流入,并能够维持 导入开口和燃料箱内之间的连通。由于抑制液体燃料向排出管流入且同时 维持燃料箱内外的连通,因此不会降低蒸发燃料的处理能力。在第四专利技术中,由于气液分离器通过支柱安装在燃料箱内,该支柱安 装于燃料箱的一个壁上,因此能够缩短支柱的长度,从而能够同时实瑰安 装部的轻量化和安装部的刚性确保。在第五专利技术中,在燃料箱的上表面设有供油口,在该供油口的周围设 有鼓起部。由于使用设置在供油口的周围的鼓起部来设置气液分离器以及 排出管,因此能够实现将燃料气液分离的机构的紧凑化。此外,由于排出管的中间部配置在比形成于排出管上的连通孔靠上方 的位置,因此即使在液体燃料流入排出管内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液体燃 料迅速地向燃料箱内回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所具备的蒸发燃料处理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的要部侧视图。 图4是图3的4-4线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所具备的气液分离器的剖面图。 图6是图5的6-6线剖面图。 图7是图5的7-7线剖面图。 图8是图4的8-8线剖面图。图9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箱中设置的气液分离器的作用说明图。 符号说明10-机动二轮车,26-燃料箱,27-供油口, 88-气液分离器, 89-排出管,92-罐,133-燃料箱的一个壁(右壁),132-燃料箱的另一个壁200910152110.9 -—个盖部(右),144-另一个盖部(左), 145-导入开口, 146-回流开口, 151-连通孔,155-鼓起部,161-排出管的中 间部,J-圆筒部的轴线,Y-燃料的油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优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 是,图是沿符号的方向观察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机动二轮车10中作为骨架的车架11由以下构成设置于前端的前管12;从该前管12向斜后下方延伸 的主架13以及下架20;在该主架13的后端安装的枢轴板14;从主架13的途中向斜后上方延伸的作为上架的左右一对座椅横挡16、 17(仅表示面 前侧的符号16);分别连接主架13的后端以及座椅横挡16、 17的左右一 对辅助架18、 19 (仅表示面前侧的符号18)。即,车架11具备从前上方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架13;从主架13的途中向斜后上方左右延伸的座椅横挡16、 17;配置在这些座椅横挡16、 17 的下方、连接主架13和座椅横挡16、 17之间并形成大致三角形的辅助架 18、 19。辅助架18、 19的前端部与主架13连接,后端部与座椅横挡16、 17连接。在前管12操纵自如地安装有前叉21,在主架13以及枢轴板14安装 有发动机22,在枢轴板14经由枢轴23摆动自如地安装有摆动臂24,在 座椅横挡16、 17安装有燃料箱26。前叉21在构成其上部的转向轴31上安装有操纵手柄32,在前叉21 的下端安装有前轮33。艮P,在机动二轮车10上设有包括前叉21并将前轮33旋转自如地支 承的操纵部39、包括摆动臂24并将后述的后轮58旋转自如地支承的后轮 悬架部40、将操纵部39旋转自如地支承并且将后轮悬架部40摆动自如地 支承的主架13。车架11是设置在操纵部39和后轮悬架部40之间的部件。发动机22是驱动源,该发动机22在后部一体地设置变速器34且前 后较长并大致水平地配置,在曲轴箱36安装工作缸体37,在该工作缸体 37安装工作缸盖38。在工作缸盖38的上部安装有吸气装置41 ,在工作缸盖38的下部安装 有排气装置42。吸气装置41由化油器46和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二轮车,其具备: 燃料箱,其储存燃料;气液分离器,其设置在比所述燃料的油面靠上方的位置并将所述燃料分离为蒸发燃料和液体燃料;设置在该气液分离器上的导入开口以及回流开口,所述导入开口将所述燃料箱内的蒸发燃料向所述气液分离器内导入 ,所述回流开口使所述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体燃料向所述燃料箱回流;排出管,其从所述气液分离器延伸而引导所述蒸发燃料;罐,其设置在该排出管的前端并吸附所述蒸发燃料, 所述机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 所述气液分离器配置在所述燃料箱的内部,   该气液分离器偏向配置在所述燃料箱的左右壁中的一个壁上, 所述导入开口与所述燃料箱的一个壁对置配置, 所述排出管从所述气液分离器向所述燃料箱的另一个壁延伸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井洋子中岛泰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