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车上水快速逆止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093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客车上水快速逆止接头,包括有快速逆止接头主体、连接头、紧固箍、连接胶套、逆止顶杆和排气机构;连接头的螺纹接头部分别与快速逆止接头主体出水口和紧固箍固定连接;连接胶套通过紧固箍固定卡接在连接头的退位槽接头部;逆止顶杆置于快速逆止接头主体、连接头和连接胶套内,逆止顶杆的阀垫卡在连接头的阀台上。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上满水后直接将铁路客车上水快速逆止接头拔下即可,接头滴水不漏,有效地简化上水作业程序,减轻上水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上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水接头,尤其是涉及一种铁路客车上水快速逆 止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客车上水设备没有自回水功能,这样在冬季上水管中 的残存水会冻结导致无法为过往的客车上水。许多地区的车站为防止 冬季上水管冻结实行常开阀长流水,导致水源极大浪费。由于每种客 车的上水口尺寸不统一,用现有的普通胶管上水时难于与客车的上水 口连接,经常水花四溅且费劲,特别是在冬季上水胶管冻硬更为困难。 规定上水不许满溢外泄,因为水外泄流至钢轨道床冬季结冰直接危及 行车安全。但由于上水设备本身功能落后的缺陷、上水人员无法保证 上水时滴水不漏。现在客车都在大幅提速,在各个车站的停车时间都 在縮短、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客车上满水、现有的老旧设备由于操 作复杂劳动强度大很难达到上水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速连接客车上水口 ,避免 以往用胶管连接的困难,在整个上水过程不必再开关水阀,接头滴水 不漏,可有效地简化上水作业程序的铁路客车上水快速逆止接头。本专利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铁路客车上水快速逆止接头, 包括有快速逆止接头主体、连接头、紧固箍、连接胶套、逆止顶杆和排气机构;所述连接头的螺纹接头部分别与快速逆止接头主体出水口 和所述紧固箍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胶套通过所述紧固箍固定卡接在所 述连接头的退位槽接头部;所述逆止顶杆置于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 体、所述连接头和所述连接胶套内,所述逆止顶杆的阀垫卡在所述连 接头的阀台上;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的手柄部设有排气机构装配套 孔,所述排气机构的排气顶杆装配在所述排气机构装配套孔内,所述 排气机构的排气联动杆卡接在所述下逆止顶杆上的长形通水孔内。所述逆止顶杆包括上逆止顶杆、所述下逆止顶杆和阀垫,且在所 述上逆止顶杆和所述下逆止顶杆为桶状结构,所述上逆止顶杆桶底与 所述下逆止顶杆桶底之间设有所述阀垫,且所述上逆止顶杆与所述下 逆止顶杆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所述桶状上逆止顶杆和所述桶状下逆 止顶杆桶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长形通水孔,所述长形通水孔分别与 所述上逆止顶杆和所述下逆止顶杆的桶腔连通。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包括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手柄部和快 速逆止接头主体连接件连接部,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手柄部为中空 结构,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手柄部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与所述快 速逆止接头主体连接件连接部连通,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连接件连 接部上的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出水口与所述连接头螺纹接头部固 定连接;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手柄部上设有所述排气机构装配套 孔,在所述排气机构装配套孔内设有排气机构密封垫,所述排气机构 装配套孔上设有排气机构限位孔。所述连接头包括所述连接头螺纹接头部和连接头连接胶套接头部,所述连接头螺纹接头部口径大于所述连接头连接胶套接头部口 径,所述连接头螺纹接头部与所述连接头连接胶套接头部连接处设有 所述连接头阀台。所述连接胶套一端与列车的上水口套接,另 一端通过所述紧固箍 固定卡接在所述连接头连接胶套接头部。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顶杆、排气联动杆和排气机构限位件,在 所述排气顶杆上设有排气机构限位槽,所述排气机构限位件置于所述排气机构装配套孔上的所述排气 机构限位孔内,所述排气顶杆装配在所述排气机构装配套孔内,所述排气机构限 位槽与所述排气机构限位件对应卡接,所述排气顶杆一端置于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外部,所述排气顶杆另一端置于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内部,并在顶端 固定有所述排气联动杆,所述排气联动杆一端与所述排气顶杆连接,所述排气联动杆另一 端卡接在所述下逆止顶杆上的所述长形通水孔内。所述上逆止顶杆长形通水孔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下逆止顶杆长形通水孔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上满水后直接将铁路客车上水快速逆止 接头拔下即可,接头滴水不漏,有效地简化上水作业程序,减轻上水 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上水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快速逆止接头主体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胶套结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上逆止顶杆结构示意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紧固箍结构示意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头结构示意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阀垫结构示意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下逆止顶杆结构示意图10为图9的B-B剖面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排气机构结构示意快速逆止接头主体l、连接头2、紧固箍3、连接胶套4、逆止顶 杆5、排气机构6、连接头螺纹接头部7、快速逆止接头主体出水口 8、 连接头连接胶套接头部9、阀垫10、连接头阀台11、快速逆止接头 主体手柄部12、排气机构装配套孔13、排气顶杆14、排气联动杆15、 下逆止顶杆16、下逆止顶杆长形通水孔17、上逆止顶杆18、长形通 水孔19、快速逆止接头主体连接件连接部20、进水口21、排气机构 密封垫22、排气机构限位孔23、排气机构限位件24、排气机构限位 槽25、上逆止顶杆长形通水孔26。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6、图7、图8、 图9、图11所示, 一种铁路客车上水快速逆止接头,包括有快速逆止接头主体l、连接头2、紧固箍3、连接胶套4、逆止顶杆5和排气 机构6;连接头2的螺纹接头部7分别与快速逆止接头主体出水口 8 和紧固箍3固定连接;连接胶套4通过紧固箍3固定卡接在连接头连 接胶套接头部9;逆止顶杆5置于快速逆止接头主体1、连接头2和 连接胶套4内,逆止顶杆5的阀垫10卡在连接头2的阀台11上;快 速逆止接头主体手柄部12设有排气机构装配套孔13,排气机构6的 排气顶杆14装配在排气机构装配套孔13内,排气机构14的排气联 动杆15卡接在下逆止顶杆16上的长形通水孔17内。逆止顶杆5包括上逆止顶杆18、下逆止顶杆16和阀垫10,且上 逆止顶杆18和下逆止顶杆16为桶状结构,上逆止顶杆18桶底与所 下逆止顶杆16桶底之间设有阀垫10,且上逆止顶杆18与下逆止顶 杆16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桶状上逆止顶杆18和桶状下逆止顶杆 16桶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长形通水孔19,长形通水孔19分别与上 逆止顶杆18和下逆止顶杆16的桶腔连通。快速逆止接头主体1包括快速逆止接头主体手柄部12和快速逆 止接头主体连接件连接部20,快速逆止接头主体手柄部12为中空结 构,快速逆止接头主体手柄部12—端为进水口21,另一端与快速逆 止接头主体连接件连接部20连通,快速逆止接头主体连接件连接部 20上的快速逆止接头主体出水口 8与连接头螺纹接头部7固定连接; 快速逆止接头主体手柄部12上设有排气机构装配套孔13,在排气机 构装配套孔13内设有排气机构密封垫22,排气机构装配套孔13上 设有排气机构限位孔23。连接头2包括连接头螺纹接头部8和连接头连接胶套接头部9, 连接头螺纹接头部7 口径大于连接头连接胶套接头部9 口径,连接头 螺纹接头部7与连接头连接胶套接头部9连接处设有连接头阀台11。连接胶套4一端与列车的上水口套接,另一端通过紧固箍3固定 卡接在连接头连接胶套接头部9。排气机构6包括排气顶杆14、排气联动杆15和排气机构限位件 24,在排气顶杆14上设有排气机构限位槽25,排气机构限位件24 置于排气机构限位孔23内,排气顶杆14装配在排气机构装配套孔 13内,排气机构限位件24与排气机构限位槽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客车上水快速逆止接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快速逆止接头主体、连接头、紧固箍、连接胶套、逆止顶杆和排气机构;所述连接头的螺纹接头部分别与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出水口和所述紧固箍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胶套通过所述紧固箍固定卡接在所述连接头的退位槽接头部;所述逆止顶杆置于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所述连接头和所述连接胶套内,所述逆止顶杆的阀垫卡在所述连接头的阀台上;所述快速逆止接头主体的手柄部设有排气机构装配套孔,所述排气机构的排气顶杆装配在所述排气机构装配套孔内,所述排气机构的排气联动杆卡接在所述下逆止顶杆上的长形通水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荣廷杨慧周峰张兴九陈昆生
申请(专利权)人:呼和浩特铁路局科研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