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及在换热器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661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及在换热器的应用,包括无缝管体,无缝管体包括:第一管体,第一管体滑动延伸至第二管体的内腔中,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组成的换热管并排设置有多个,换热管之间弧形的连接管进行首尾相连;无缝管体以环形阵列方式设置在换热器安装座上,换热安装座包括:中心柱,中心柱的外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伸缩安装架,中心柱的内腔通过驱动机构与伸缩安装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缝管体可以进行长度调节,使其应用在换热器上,可以调节其冷却换热的面积。可以调节其冷却换热的面积。可以调节其冷却换热的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及在换热器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及在换热器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号CN203809881U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高强度高耐蚀性不锈钢无缝管,由无镍不锈钢基管、碳素钢加强管以及铝管复合而成,无镍不锈钢基管处在最里层,内壁面有镀锌层,外壁依次包裹碳素钢加强管、铝管;
[0003]现有技术中,不锈钢无缝管在应用到换热器上,其长度是固定的,使得在进行换热工作过程中,其只能通过调节冷凝介质流量来适用于不同工艺要求的换热情况,但是当其超过相应的阈值时,其将会使得不能满足换热工作,导致换热器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而提出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及在换热器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包括无缝管体,无缝管体包括:
[0007]第一管体,第一管体滑动延伸至第二管体的内腔中,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组成的换热管并排设置有多个,换热管之间弧形的连接管进行首尾相连;
[0008]无缝管体以环形阵列方式设置在换热器安装座上,换热安装座包括:
[0009]中心柱,中心柱的外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伸缩安装架,中心柱的内腔通过驱动机构与伸缩安装架连接;
[0010]伸缩安装架包括套管,套管沿着中心柱的外壁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滑杆远离中心柱的一端与中心板连接,两个中心板之间设置有水平伸缩的安装板体;
[0011]连接管设置在安装板体上。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安装板体包括竖梁、横梁,竖梁与中心板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竖梁的内腔,并与竖梁滑动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连接管安装在竖梁上。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无缝管体为S形结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板和活动杆,升降板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升降板的侧壁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活动杆,活动杆远离升降板的一端与滑杆连接。
[0016]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在换热器的应用,换热器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无缝管换热面积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
[0017]采集模块,在无缝管体进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管体进口温度Tj和管体出口温度Tc;在多个连接管的中部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连接管温度Tli,其中,i表示连接管的个数;
[0018]分析模块,通过公式Tlh=Tl1+Tl2+...+Tli,计算得到连接管换热温度Tlh;
[0019]通过公式XH=a1*Tj+a2*Tlh+a3*Tc,计算得到无缝管换热值ZH,其中,a1、a2、a3均为比例系数;
[0020]将无缝管换热值ZH与无缝管换热阈值进行比较;若大于,生成换热不合格信号;若小于,生成换热合格信号;
[0021]当接收到换热不合格信号时,通过单个换热管两侧的温度数据,做差值计算得到换热管温差CTi;将得到的换热管温差CTi与换热管温差阈值CTY进行比较;若大于,生成单管换热正常信号;若小于,生成单管换热异常信号;
[0022]调节模块,通过公式ZCTi=|CTi

CTY|,计算得到温差差值ZCTi;将所有的换热管的温差差值ZCTi相加求和,得到差值总额EC;
[0023]获取目前单个换热管的长度,并标记为LG;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换热管调节长度DT。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将得到的换热管调节长度DT发送给气缸控制器,对两个竖梁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相应的长度为DT。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故障模块:
[0026]故障模块,在换热管的两侧内设置流速传感器,获取到介质流速,并标记为ZV;通过单个换热管两侧的介质流速,做差值计算得到换热管流速差值CV;
[0027]将换热管流速差值CV与换热管流速差阈值进行比较;
[0028]若大于,生成换热管合格信号;
[0029]若小于,生成换热管合格信号。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当得到换热管合格信号时,对换热管内外污垢进行检查,当得到换热管合格信号时,对换热管是否泄漏进行检查。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的无缝管体可以进行长度调节,使其应用在换热器上,可以调节其冷却换热的面积;以及与之相适配的伸缩安装架可以同时调节多个竖梁之间的距离,该无缝管体设置在伸缩安装架上,且具有长度伸缩调节的功能,使得无缝管体与换热器安装座配合,其不仅可以安装不同长度的无缝管体,还在其工作过程中,根据换热器的工作情况,对无缝管体的长度进行调节,使其更加节能环保地进行换热工作;
[0033]本专利技术无缝管在换热器的应用,以无缝管体上采集点的温度值先整体分析再单体分析,判断无缝管体整体换热情况,再针对不合格的换热情况,以单个换热管换热情况判断,从而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地了解该无缝管体换热情况;
[0034]根据分析模块的单管换热正常信号进行处理,对换热管的长度做出相应调节工作,使其可以适用于不同工况;故障模块根据分析模块的单管换热异常信号进行处理,对换热管进行检查,方便工作人员做出相应地维修工作。
附图说明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换热器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安装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是本专利技术无缝管体与换热器安装座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是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5是本专利技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1、换热器安装座;2、无缝管体;11、中心柱;12、套管;13、滑杆;14、安装板体;141、竖梁;142、横梁;15、升降板;16、活动杆;21、第一管体;22、第二管体;23、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实施例1
[0044]请参阅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包括无缝管体2和换热器安装座1,无缝管体2以环形阵列方式设置在换热器安装座1上;
[0045]无缝管体2包括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连接管23;第一管体21延伸至第二管体22的内腔中,并通过直线轴承沿着第二管体22移动;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组成的换热管并排设置有多个,换热管之间弧形的连接管23进行首尾相连;...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包括无缝管体(2),其特征在于,无缝管体(2)包括:第一管体(21),第一管体(21)滑动延伸至第二管体(22)的内腔中,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组成的换热管并排设置有多个,换热管之间弧形的连接管(23)进行首尾相连;无缝管体(2)以环形阵列方式设置在换热器安装座(1)上,换热安装座(1)包括:中心柱(11),中心柱(11)的外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伸缩安装架,中心柱(11)的内腔通过驱动机构与伸缩安装架连接;伸缩安装架包括套管(12),套管(12)沿着中心柱(11)的外壁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滑杆(13)远离中心柱(11)的一端与中心板连接,两个中心板之间设置有水平伸缩的安装板体(14);连接管(23)设置在安装板体(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其特征在于,安装板体(14)包括竖梁(141)、横梁(142),竖梁(141)与中心板连接,横梁(14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竖梁(141)的内腔,并与竖梁(14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其特征在于,连接管(23)安装在竖梁(14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其特征在于,无缝管体(2)为S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板(15)和活动杆(16),升降板(15)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升降板(15)的侧壁环形阵列设置有多个活动杆(16),活动杆(16)远离升降板(15)的一端与滑杆(13)连接。6.一种耐腐耐高温不锈钢无缝管在换热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换热器安装座(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无缝管换热面积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采集模块,在无缝管体(2)进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管体进口温度Tj和管体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秧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华昌不锈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