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叠氮无钯催化磷酸奥司他韦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23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叠氮无钯催化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 phosphate)(附图1)的制备方法。该法以莽草酸环氧衍生物II为起始原料,经过八个化学合成步骤(附图2)得到磷酸奥司他韦I,收率至少为34%。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八个化学合成步骤:(1)环氧化合物II的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叠氮无钯催化磷酸奥司他韦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工
,涉及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磷酸奥司他韦无叠氮无钯催化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 phosphate),全称4

乙酰氨基
‑5‑
氨基
‑3‑
(1

乙基丙氧基)
‑1‑
环己烯
‑1‑
羧酸乙酯磷酸盐(商品名:达菲,tamiflu),是被公认的一种治疗禽流感、甲型和乙型流感的特效药物之一。在1997年经由美国吉利德(Gilead)公司完成首次全合成,随后罗氏(Roche)公司购买得到其所有权,1999年由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在瑞典上市后,经过充分的商业化推广使其风靡全球,并于2001年10月在我国上市。时至今日,磷酸奥司他韦也成为了许多国家的战略储备药物。
[0003]磷酸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参见: Nature. 1993, 363, 418; WO91/16320; J. Med. Chem. 1998, 41, 2451; J. Am. Chem. Soc.1997, 119, 681),目前主要是通过化学工业进行生产。罗氏(Roche)公司作为磷酸奥司他韦的商业使用权持有者,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对其的化学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大量研究(参见:J. Am. Chem. Soc.1997, 119, 681; J. Org. Chem. 1998, 63, 4545; Org. Process Res. Dev.1999, 3, 266; Org. Process Res. Dev. 2004, 8, 86;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7330; US5763483/1998; WO99/55664; US5886213/1999; WO98/07685; EP1059283/ 2000)。这些披露的路线一般从经典的中间体罗氏环氧(Roche

s epoxide, J. Org. Chem. 1998, 63(13): 4545

4550)出发,使用叠氮钠、叔丁胺、烯丙基胺和双烯丙基胺作为氮源引入含氮官能团。然而,这些工艺路线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合成工艺中使用国家监管剧毒化学品叠氮钠作为氮源,工业生产中存在易燃易爆风险;使用叔丁胺引入含氮官能团,在使用叔丁胺为作为氮源时,三氟醋酸脱除叔丁基容易有断裂3

戊醇醚键的竞争副反应,化学选择性较差;在使用烯丙基胺和双烯丙基胺作为氮源时,需要使用昂贵的醋酸钯脱除保护基,成本比较高。
[0004]近年来,不断有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磷酸奥司他韦的合成路线或工艺改进,以莽草酸、吡啶、醛与硝基烯、手性氨基化合物、1,3

丁二烯与乙基丙炔酸乙酯、D

葡萄糖或D

木糖、L

半胱氨酸、顺式1,4

丁烯二醇等为起始原料合成磷酸奥司他韦或其中间体的方法(参见:CN101351438A; CA3133391A1;CN101475573A; CN103304437A; CN101538221A; CN101735140A; CN110194728A; CN101801914A; CN102046592A; CN102180821A; CN114478290A; CN102464596A; CN103402973A; CN104447451A; CN105330558A; CN114539088A; CN105439884A; US2011021762A1; US2011040120A1; WO2018233562A1; US2014243537A1; US2016222029A1)。这些披露内容却也难以克服生产中诸如使用易燃易爆试剂、合成路线长、产率低、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导致成本过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磷酸奥司他韦作为防治流感的特效药中的佼佼者,自从问世,便以其高效的防治作用和广谱的抗流感病毒活性,被社会广泛认为是抗流感病毒的首选药物。由于流感的季节性暴发,磷
酸奥司他韦作为防治流感的特效药永远不会过时,达菲必将长期成为全世界对抗流感病毒的战略储备药物。因此,不断开发高效、安全、低成本、环境友好的磷酸奥司他韦合成路线是个永恒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叠氮无钯催化磷酸奥司他韦的制备方法,它与现有的生产工艺相比,具有安全性好、毒性小、可行性高、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优点,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没有使用危险易爆的叠氮试剂引入氮源,提高了反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避免使用昂贵的钯金属催化剂,打破了多年来工业化生产的瓶颈,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3)改进了罗氏公司工业化路线中叔丁氨基的脱保护工艺(参见Org. Process Res. Dev. 2004, 8, 86),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从而提高了反应的收率;(4)原料莽草酸廉价易得、来源丰富,且莽草酸环氧衍生物II容易通过本课题组已有的合成方法(参见Eur. J. Org. Chem. 2013, 6389)进行大量制备,易于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从而能够长期满足人类对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需求。
[0006]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手段:
[0007]一种无叠氮无钯催化磷酸奥司他韦的制备方法,包括:根据本课题组已有的方法从莽草酸出发制备莽草酸环氧衍生物II,然后以该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用叔丁胺对环氧化合物进行开环,随后经历N

Payne重排反应一步得到3,4

位氮丙啶化合物,5

位羟基甲磺酰化,3

戊醇选择性对3

位开环,并在碱性条件下4,5

位发生分子内关环反应“一锅法”得到4,5

位氮丙啶化合物,在氯化亚砜作用下氮丙啶开环并脱除叔丁基,然后将4

位氨基乙酰化后在强碱作用下发生分子内关环反应得到4,5

位乙酰氮丙啶化合物,三氯乙酰亚胺酸酯对乙酰氮丙啶化合物选择性开环,最终脱除5

位三氯乙酰基再成磷酸盐得到目标化合物磷酸奥司他韦。
[0008]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0009]1.化合物Ⅱ经叔丁胺开环、4,5

位形成环氧、3

位叔丁胺基对环氧开环三步一锅法制得3,4

叔丁基氮丙啶
‑5‑
羟基莽草酸乙酯,以下简称化合物Ⅲ。
[0010]室温下将化合物II溶于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优选体积比:乙醇/水=5/1)中配置成浓度为4~6%的均一溶液,加入2~3倍化合物II摩尔当量的叔丁胺,优选3当量,升温至60~90℃(优选80℃),反应3~6小时,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叠氮无钯催化磷酸奥司他韦的制备方法,该法是以莽草酸的环氧衍生物II为起始原料,其特征在于该法包括如下八个化学合成步骤:(1)室温下,先将环氧化合物II溶解在极性溶剂体系中,搅拌下加入叔丁胺,再将反应体系升温至60~90℃反应3~6小时,得到3,4

叔丁基氮丙啶
‑5‑
羟基莽草酸乙酯,标记为化合物III;(2)将按步骤(1)所得的化合物III溶解于二氯甲烷或乙酸乙酯中,先加入1.5~2.0倍摩尔当量的有机碱为缚酸剂,再加入催化量的4

二甲氨基吡啶(DMAP),在0~10℃下滴加1.1~1.5倍摩尔当量的甲基磺酰氯,反应0.5~1小时,得到3,4

叔丁基氮丙啶
‑5‑
甲磺酰氧基莽草酸乙酯,标记为化合物IV;(3)将按步骤(2)所得的化合物IV溶解于3

戊醇中,室温下先加入1.0~2.0倍摩尔当量的路易斯酸催化,再将反应体系升温至60~80℃反应3~6小时,随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酸乙酯和水两相反应,加入7.0~9.0倍摩尔当量有机碱,室温搅拌4~8小时,得到3

(1

乙基丙氧基)

4,5

叔丁基氮丙啶莽草酸乙酯,标记为化合物V;(4)将按步骤(3)所得的化合物V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先室温下加入2.0~3.0倍当量的氯化亚砜,再将体系的温度升高至80~110℃反应3~4小时,得到3

(1

乙基丙氧基)
‑4‑
氨基
‑5‑
氯莽草酸乙酯,标记为化合物VI;(5)将按步骤(4)所得的化合物VI溶解于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中,以 1.2~2.0倍摩尔当量的有机碱为缚酸剂,与1.1~1.5倍摩尔当量乙酰化试剂在0~10℃下反应10~30分钟,得到3

(1

乙基丙氧基)
‑4‑
乙酰氨基
‑5‑
氯莽草酸乙酯,标记为化合物VII;(6)将按步骤(5)所得的化合物VII溶解于极性溶剂中,在0~10℃下,用强碱拔去4

位乙酰氨基上的质子,氮负离子进攻5

位,氯离子离去,发生分子内关环反应,得到3

(1

乙基丙氧基)

4,5

乙酰氮丙啶莽草酸乙酯,标记为化合物VIII;(7)将按步骤(6)所得化合物VIII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加入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小新仇晓霞许瑜梅何云刚聂良邓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