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379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马达控制装置。具有两个系统的绕组的马达。马达控制装置具有基板(42)以及设置于基板并生成与马达的旋转对应的电信号的传感器(71A、71B)。基板具有以分界线(BL)为界划分的第一区域(A1)及第二区域(A2)。第一区域(A1)及第二区域(A2)分别具有功率电路区域(A11、A12)、控制电路区域(A21、A22)、将电信号向控制电路区域传送的信号路径(R3、R4)、及将从电源供给的电力向功率电路区域(A11、A12)传送的电力路径(R1、R2)。信号路径设置为从马达的轴向观察不横穿电力路径及功率电路区域。的轴向观察不横穿电力路径及功率电路区域。的轴向观察不横穿电力路径及功率电路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存在具有两个供电系统的马达。马达具有两组以三相为一组的绕组。该马达的控制装置分别单独控制对两组绕组的供电。马达的控制装置具有单个基板、两个逆变器、单个旋转角传感器以及两个控制部。这些逆变器、旋转角传感器以及控制部设置于基板。
[0003]逆变器将从电源供给的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旋转角传感器具有两个检测电路。这些检测电路分别检测马达的旋转角。各控制部具有微机。各微机基于通过对应的系统的检测电路检测的马达的旋转角,来控制两个供电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逆变器。由此,分别将三相交流电向两组绕组供给。
[0004]在基板上有规律地配置有包含各系统的逆变器的电力相关的电子部件、包含旋转角传感器以及微机的控制相关的电子部件。旋转角传感器从马达的轴向观察,设置在基板的中心附近。各系统的电力相关的电子部件以及控制相关的电子部件设置为从马达的轴向观察,以通过基板的中心的直线为对称轴的线对称。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92583号公报
[0006]在包含专利文献1的现有的马达的控制装置中,基板具有信号线以及电源线。信号线是用于传送电信号的布线。电源线是用于传送电力的布线。例如,由旋转角传感器生成的电信号经由信号线被向微机传送。另外,来着电源的电力经由电源线被向逆变器传送。在电源线中流动比信号线大的值的电流。因此,由于基板的电子部件以及布线的布局,例如存在受到从电源线发出的磁场的影响而使噪声与电信号重叠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马达控制装置是控制具有两个系统的绕组的马达的马达控制装置。马达控制装置具有:基板,其在上述马达的轴向上与上述马达并排设置;以及传感器,其构成为设置在上述基板并生成与上述马达的旋转对应的电信号。上述基板具有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通过上述马达的中心并且以与上述马达的轴线正交的分界线为界划分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上述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分别具有:功率电路区域,其用于将从外部的电源供给的电力转换为向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供给的电力;控制电路区域,其用于基于由上述传感器生成的上述电信号,来控制针对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的供电;信号路径,其将上述电信号向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传送;以及电力路径,其将从上述电源供给的电力向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信号路径设置为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分别不横穿上述电力路径以及上述功率电路区域。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供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控制装置搭载的马达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09]图2是图1的马达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0]图3是图2的马达控制装置的电路图。
[0011]图4是设置于图2的马达控制装置的基板的俯视图。
[0012]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设置于马达控制装置的基板的俯视图。
[0013]图6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设置于马达控制装置的基板的俯视图。
[0014]图7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设置于马达控制装置的基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第一实施方式>
[0016]以下,对将马达控制装置具体化为马达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7]如图1所示,马达装置11具有马达12以及控制装置13。作为马达12例如采用三相无刷马达。马达12具有两个系统的绕组。控制装置13设置在马达12的轴向端部。控制装置13按每个系统独立地控制对马达12中的两个系统的绕组的供电。控制装置13相当于马达控制装置。
[0018]马达12具有一端被封闭的圆筒状的壳体21、以及堵塞壳体21的开口的盖22。在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定子23、母线模块24以及转子25。
[0019]定子23以与壳体21的内周面嵌合的状态而被固定。定子23具有圆筒状的铁芯31、两个绝缘体32、33以及多个线圈34。绝缘体32设置在铁芯31的第一端部,绝缘体33设置在铁芯31的第二端部。多个线圈34经由绝缘体32、33而卷绕在铁芯31。多个线圈34构成了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
[0020]母线模块24以位于盖22与定子23之间的方式设置在定子23的端部。母线模块24具有圆筒状的支架35以及多个母线36。支架35是合成树脂制的。支架35的形状为圆筒状。各母线36由支架35保持。对应的线圈34的端部与各母线36适当地连接。经由对应的母线36向各线圈34供给三相交流电。
[0021]转子25插通到定子23以及母线模块24的内周。转子25具有带阶梯的圆柱状的旋转轴37以及固定于旋转轴37的外周面的圆筒状的转子磁铁38。旋转轴37经由设置在壳体21的内底部以及盖22的两个轴承39A、39B支承为能够旋转。旋转轴37的第一端部贯通壳体21的底壁并向外部突出。旋转轴37的第二端部朝向控制装置13延伸。
[0022]如图2所示,盖22从壳体21的开口端部朝向外部稍微突出。与马达12的第一绕组对应的三个马达端子36A以及与马达12的第二绕组对应的三个马达端子36B从盖22的外端面向壳体21的外侧突出。这些马达端子36A、36B是三相母线36的一部分。马达端子36A、36B即母线36的端部以非接触的方式贯通盖22并被向马达12的外部导出。盖22例如是铝等热传导性优异的金属制。盖22的形状是圆柱状。盖22用作保持轴承39A的轴承支架。另外,盖22用作促进散热的散热器。
[0023]三个马达端子36A以及三个马达端子36B分别设置在盖22的周缘部分。三个马达端子36A和三个马达端子36B在盖22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三个马达端子36A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沿着设置有中央的马达端子36A的位置处的相对于盖22的外周的切线方向
立起排成一排。同样,三个马达端子36B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沿着设置有中央的马达端子36B的位置处的相对于盖22的外周的切线方向立起排成一排。
[0024]盖22具有收纳孔22A。收纳孔22A从马达12的轴向观察,设置在盖22的中央。收纳孔22A沿马达12的轴向贯通盖22。将马达12的旋转轴37的端部插入收纳孔22A。在旋转轴37的端部固定有圆柱状的永久磁铁70。永久磁铁70的外径设定为比收纳孔22A的内径短的长度。永久磁铁70是所谓的两极磁铁。以沿着永久磁铁70的直径的直线为界,一半被磁化为N极,另一半被磁化为S极。永久磁铁70被收纳于收纳孔22A的内部。永久磁铁70在马达12的轴向上,位于比盖22的外端面靠内侧。即、永久磁铁70在马达12的轴向上,没有从盖22的外端面向外部突出。
[0025]接着,对控制装置13的结构进行说明。
[0026]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3具有外壳41、基板42以及罩43。
[0027]外壳41固定于马达12的轴向端部,详细而言固定于壳体21的开口端部。外壳41是铝等热传导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马达控制装置,其控制具有两个系统的绕组群的马达,上述马达控制装置具有:基板,其在上述马达的轴向上与上述马达并排设置;以及传感器,其构成为设置在上述基板并生成与上述马达的旋转对应的电信号,上述基板具有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通过上述马达的中心并且以与上述马达的轴线正交的分界线为界划分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上述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分别具有:功率电路区域,其用于将从外部的电源供给的电力转换为向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群供给的电力;控制电路区域,其用于基于由上述传感器生成的上述电信号,来控制针对上述两个系统中的对应的系统的上述绕组群的供电;信号路径,其将上述电信号向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传送;以及电力路径,其将从上述电源供给的电力向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信号路径设置为从上述马达的轴向观察,不横穿上述电力路径以及上述功率电路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上述基板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的端部区域,具有从上述电源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连接部,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各个中,上述控制电路区域具有:与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一起沿着上述分界线排列,并且相对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位于与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相比较远的位置的主体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上述基板在上述端部区域具有:用于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与外部设备之间收发电信号的信号端子连接部,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上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邻接,上述信号端子连接部在沿着上述分界线的方向上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邻接,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沿着上述分界线而设置,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传送电力的上述电力路径绕过上述信号端子连接部的外侧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上述传感器位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的上述主体部分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的上述主体部分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还具备:电力路径,其是从上述电源端子连接部向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控制电路区域分别传送电力的电力路径,并且以分别绕过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区域的上述功率电路区域的外侧的方式沿着上述基板的周缘而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基板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裕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