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风道隔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022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形风道隔断包括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至少一组隔断组件;每组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上间距按预定距离设置的至少2个隔断组件;所述预定距离大于环形风道门型密封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的长度;所述隔断组件包括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密封主体,与所述密封主体相安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主体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外环板之间;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密封主体端面上,所述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所述密封件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门型风道内、外环板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形风道隔断,用于保证环冷机的环形风道中的隔断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冷机,特别涉及一种环冷机的环形风道隔断
技术介绍
环冷机一般采用风冷方式对环冷机台车的物料进行冷却,但在环冷机台车的装料 区和卸料区不需要进行冷却,此区域被称为非冷却区。为了保证冷风不会在非冷却区发生 漏风等现象,需要对环形风道端部进行密封。环冷机双层台车,一般设置环形风道,通过环形风道的冷风对环冷机台车的物料 进行冷却。为了保证冷却区的冷却效果,防止冷风的泄漏,对于环形风道的密封就显得格外重要。 现有保证风道密封较好的方式是采用液密封的方式,通过安装环形液槽和与液槽 配合的门型密封装置实现对环形风道的密封。在冷却区的液槽底部位置开设多个便于冷风 通过的通孔,冷风通过所述通孔和与门型密封装置相联通的风道管进入台车,从而冷却台 车中的物料。环形风道的整个冷却区范围都是相通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设置中间隔断。 例如如果需要高温烟气和常温空气分别单独使用,那么在高温烟气区与常温区之间就需要 设置隔断。通常情况下,高温烟气冷却区与常温空气冷却区的风压也是不同的,也需要设置 隔断。因此,如何满足环冷机的环形风道中的隔断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形风道隔断,用于保证环冷机的环形风道中的隔断需 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形风道隔断,所述环形风道隔断包括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至 少一组隔断组件;每组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间距按预定距离设置的至 少2个隔断组件;所述预定距离大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的长度;所述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密封主体,与所述密封主体相安装 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主体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外环板之间;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密封主体端面上,所述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所述密封件 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门型风道内、外环板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在位于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相接触侧和与所述门型风道内、 外环板相接触侧之间为一整体。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在位于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相接触侧,以及与所述门型风道 内、外环板相接触侧之间相分离。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密封主体相安装侧具有凹槽,所述凹槽面尺寸小于所 述密封主体端面尺寸。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密封主体之间通过机械方式固定安装。优选地,所述密封件采用弹性密封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密封主体采用防腐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密封主体相对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方向的端面后 侧。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隔断包括至少一组隔断组件,而且每组隔断组件 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间距按预定距离设置的至少2个隔断组件。并且预定距离 大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的长度,可以保证环冷机中的环形风道的隔断要 求。具体每个隔断组件的密封主体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 之间,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位置具体为所述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 上的台车进风口完全处在环形风道隔断中的第一隔断组件和第二隔断组件之间)两个隔 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端面的密封件均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 外环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可以保证密封主体上密封件的各个接触侧没有窜风现象或仅 有少量窜风现象。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位置具体为所述门型密封装置的 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处在环形风道隔断中的第一隔断组件位置,并跨在第一隔断组件两 边)安装在第一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端面的密封件与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 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但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无接触,第一隔断组件 的两边在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处相连通,不起隔断风道的作用;于此同时, 安装在第二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端面的密封件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门型风道内环板 和门型风道外环板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可以保证密封主体上密封件的各个接触侧没有 窜风现象或仅有少量窜风现象。同样的,当门型密封装置运动到第三位置时,(第三位置具体为所述门型密封装置 的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处在环形风道隔断中的第二隔断组件位置,并跨在第二隔断组件两 边)安装在第二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端面的密封件与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 板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但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处无接触,第二隔断组 件的两边在门型密封的盖板的台车进风口处相连通,不起隔断风道的作用;于此同时,安装 在第一隔断组件上的密封主体端面的密封件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 型风道外环板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可以保证密封主体上密封件的各个接触侧没有窜风 现象或仅有少量窜风现象。因此,在环形风道内,环形液槽底部按预定距离设置的一组至少2个隔断组件中, 任何时刻都有至少一个隔断组件对环形风道起隔断作用。在环形风道的冷却区与非冷却区使用此风道隔断时,环形风道中仅有少量或没有 冷风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与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之间的空间流入到非冷却 区。或者,在环形风道的高压气流区与低压气流区使用此风道隔断时,环形风道中仅有少量 或没有高压气流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与门型风道内环板和门型风道外环板之间的空间流 入到低压区。或者,在环形风道的高温气流区与低温气流区使用此风道隔断时,其风道隔断两边有温差的气流不会相互窜通,影响温度变化。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隔断能 够实现环形风道中的隔断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第一实施例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A-A向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B-B向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C-C向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第二实施例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用于满足环冷机中的环形风道的隔断要求。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形风道隔断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参见图1至图4,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环形风道隔断第一实施例俯视图;图2是图1 所示A-A向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B-B向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C-C向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环形风道隔断包括在需要设置隔断的环形液槽底部的至 少一组隔断组件。每组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间距按预定距离设置的至少2个 隔断组件。为了保证环冷机中的环形风道的隔断要求,所述预定距离需要大于门型密封盖 板上的台车进风口的长度。所述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密封主体11,与所述密封主体相安 装的密封件12。所述密封主体11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 之间。所述密封件12安装在所述密封主体11的端面上,所述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所述 密封件12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均相接触, 且具有相对运动。所述密封件12可以为一整体,所述密封件12位于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相接触侧, 以及与门型风道内环板31和门型风道外环板32相接触侧横截面可以为一整体的四边形形 状。所述密封件12与所述密封主体11相安装侧可以开设一凹槽,使得所述凹槽面尺 寸小于所述密封主体端面尺寸,即所述密封件12位于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33相接触侧, 以及与门型风道内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形风道隔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风道隔断包括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至少一组隔断组件;每组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间距按预定距离设置的至少2个隔断组件;所述预定距离大于门型密封装置盖板上的台车进风口的长度;所述隔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环形液槽底部的密封主体,与所述密封主体相安装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主体位于门型密封装置的门型风道内、外环板之间;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密封主体端面上,所述门型密封装置运动时,所述密封件与门型密封装置的盖板、门型风道内、外环板均相接触且有相对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德亮程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