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2特异性人源化抗体及利用其的嵌合抗原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00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D22特异性人源化抗体及利用其的嵌合抗原受体,更详细地,涉及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包含上述抗体或CD19xCD22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表达上述嵌合抗原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D22特异性人源化抗体及利用其的嵌合抗原受体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1年11月19日,申请号为202111374408.1,专利技术名称为“CD22特异性人源化抗体及利用其的嵌合抗原受体”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CD22特异性人源化抗体及利用其的嵌合抗原受体,更详细地,涉及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包含上述抗体或CD19xCD22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表达上述嵌合抗原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

T)细胞及包含它们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由B细胞介导的疾病的药学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3]CD22在包括非霍金斯淋巴瘤(non

Hogkins lymphoma,NH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B

AL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B

CLL)及尤其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

lymphocytic leukaemia,ANLL)的大部分的B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中表达。
[0004]为了治疗或诊断这种与CD22表达相关的疾病等,正在研发CD22特异性抗体。在国际公开专利WO 1998

041641号中公开了在V
H
44及V
L
100位具有半胱氨酸残基的重组抗CD22抗体,在国际公开专利WO 1998

042378号中公开了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抗CD22抗体。
[0005]如上所述,为了生产用于治疗的抗体,主要利用小鼠来生产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但是,如源自小鼠的单克隆抗体的非人抗体在人体内被视为外来抗原,因此,诱发免疫反应,半衰期短,从而具有治疗效果有限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发了利用人抗体取代仅除与抗体的抗原结合的位点之外的剩余位点的人源化抗体。目前使用的利用人源化抗体取代小鼠抗体的方法如下:选择与所要取代的抗体最相似的人抗体基因,通过称为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移植的方法仅将小鼠抗体的互补决定区位点取代为人抗体互补决定区位置。如上所述的人源化抗体将大部分的基因人源化,因此具有可减少人体内的免疫反应的优点。
[0007]另外,为了治疗B细胞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等,正在研发上述各种B细胞表面标志物(抗原)特异性抗体,除CD22抗原之外,CD19为最常用作靶等的抗原,还进行靶向其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许多临床研究。但是,根据不表达CD19的白血病等细胞,靶抗原表达量具有差异,仅靶向一种抗原的单一嵌合抗原受体或单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可发生因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战略而损失靶抗原等的问题。实际上,在B细胞ALL(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情况下,观察到了不表达CD19的CD19阴性复发(初对CD19嵌合抗原受体T疗法反应的B细胞ALL患者的最大25%),该现象被证实为对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的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机制(Maude,S.L.,et al.,N.Engl.J.Med.,378:439

448,2018)。
[0008]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正在研发靶向双抗原或多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若同时
靶向两种抗原,则可减少抗原损失变异体的可能性。
[0009]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在人体内减少免疫反应,筛选与CD22结合的抗体,利用其来制备了人源化抗CD22抗体,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人源化抗CD22抗体来制备了靶向CD22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0010]进而,制备了靶向CD22及CD19的双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Bivalent CAR或Bispecific CAR)及双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确认了嵌合抗原受体在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CD2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及双特异性CD19xCD22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正常表达,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技术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CD22特异性人源化抗体、编码上述抗体的多核苷酸、表达上述抗体的载体、利用上述载体转化的重组细胞。
[0013]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上述CD22特异性人源化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编码上述嵌合抗原受体的多核苷酸、包含上述多核苷酸的载体以及包含上述多核苷酸或载体的表达嵌合抗原受体的免疫效应细胞。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CD19及CD22特异性抗体的双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编码上述双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的多核苷酸、包含上述多核苷酸的载体以及包含上述多核苷酸或载体的表达双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的免疫效应细胞。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上述免疫效应细胞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由B细胞介导的疾病的药学组合物。
[0016]技术方案
[0017]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或其片段,其包括:由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重链可变区及由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轻链可变区;或者由SEQ ID NO:15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重链可变区及由SEQ ID NO:16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轻链可变区。
[0018]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多核苷酸,其编码上述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或其片段。
[0019]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载体,其包含编码上述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或其片段的多核苷酸。
[0020]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重组细胞,其生产利用上述载体转化的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或其片段。
[0021]为了实现再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靶向CD22的嵌合抗原受体,为包含CD22结合域、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共刺激域(costimulatory domain)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intra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domain)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其特征在于,上述CD22结合域为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或其片段,上述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或其片段包括:由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重链可变区及由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轻链可变区;或者由SEQ ID NO:15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重链可变区及由SEQ ID NO:16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轻链可变
区。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跨膜结构域为选自由CD8α、CD4、CD28、CD137、CD80、CD86、CD152及PD1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共刺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或其片段,其特征在于,包括:由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重链可变区及由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轻链可变区;或者由SEQ ID NO:15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重链可变区及由SEQ ID NO:16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轻链可变区。2.一种多核苷酸,其特征在于,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或其片段。3.一种载体,其特征在于,包含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或其片段的多核苷酸。4.一种重组细胞,其特征在于,用于生产利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体转化的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或其片段。5.一种靶向CD22的嵌合抗原受体,为包含CD22结合域、跨膜结构域、共刺激域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结构域的嵌合抗原受体,其特征在于,上述CD22结合域为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或其片段,上述与CD22特异性结合的人源化抗体或其片段包括:由SEQ ID NO:11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重链可变区及由SEQ ID NO:12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轻链可变区;或者由SEQ ID NO:15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重链可变区及由SEQ ID NO:16的氨基酸序列表示的轻链可变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靶向CD22的嵌合抗原受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跨膜结构域为选自由CD8α、CD4、CD28、CD137、CD80、CD86、CD152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承九金基泰
申请(专利权)人:创新生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