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98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包括法兰板,所述法兰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管横梁,所述钢管横梁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安装板。上述结构在原本的v推管中间设置一组小型的v推管,在正常情况下为车辆底盘增加稳定性,小型v推管接头套筒内部设置警报按钮及弹簧,当车辆受到撞击时大的推力杆通过变形卸力的同时挤压小型V推杆,小型V推杆对弹簧进行挤压,若撞击较小,大V型推力杆的变形在弹性范围内小V推力杆不会触碰到报警按钮,若撞击大小V推力杆则触碰到报警按钮提醒维修人员需要更换v推杆。到报警按钮提醒维修人员需要更换v推杆。到报警按钮提醒维修人员需要更换v推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重型卡车管状横梁总成
,特别涉及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重型卡车的管状横梁总成与车架的左、右纵梁连接,是车架总成的一个重要部件,伴随汽车技术的发展,轻量化设计变得愈发重要,现有的后空气悬架重型汽车大部分采用了V型推力杆;V推一端固定在后桥桥壳上方,一端固定在车架上,由于v管状横梁安装位置的特殊性,车辆受到撞击时无法判断是否受损,需将整个车架拆开进行检修,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且反复拆卸损坏车架其余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在原本的v推管中间设置一组小型的v推管,在正常情况下为车辆底盘增加稳定性,小型v推管接头套筒内部设置警报按钮及弹簧,当车辆受到撞击时大的推力杆通过变形卸力的同时挤压小型V推杆,小型V推杆对弹簧进行挤压,若撞击较小,大V型推力杆的变形在弹性范围内小V推力杆不会触碰到报警按钮,若撞击大小V推力杆则触碰到报警按钮提醒维修人员需要更换v推杆。
[0004]本技术还提供具有上述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法兰板,所述法兰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管横梁,所述钢管横梁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便于将其固定在车架尾部;r/>[0005]所述第一支柱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筒,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远离第一连接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
[0006]所述钢管横梁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筒,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侧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报警按钮。
[0007]根据所述的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所述法兰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便于将本装置安装到车架纵梁上,所述安装板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便于将第一支柱固定连接到安装板上。
[0008]根据所述的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所述第二螺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车架后座,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柱。
[0009]根据所述的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所述通孔的底内壁与强力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强力弹簧的内径大小是报警按钮大小的1.1倍,避免因强力弹簧直径太小在车辆正常行驶的过程中误碰到报警按钮,造成麻烦。
[0010]根据所述的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所述法兰板、连接板、安装板、第一支柱、第一
连接套筒与第二支柱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左右对称,便于使整个车架在行驶或静止状态时保持稳定。
[0011]根据所述的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所述报警按钮与强力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
[0012]根据所述的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所述报警按钮与外部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报警按钮与仪表盘指示灯电性连接,便于使人在不需要拆开整个车架的时候明确内部支架是否损坏,是否需要更换,减少了人力且减少的拆卸车架时对于其他零部件的磨损。
[0013]根据所述的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所述螺母的下表面与连接柱接触。
[00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的整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法兰板;2、第一安装孔;3、钢管横梁;4、连接板;5、第一螺栓;6、安装板;7、第二安装孔;8、第一支柱;9、第一连接套筒;10、第二支柱;11、第二连接套筒;12、通孔;13、报警按钮;14、强力弹簧;15、第二螺栓;16、车架后座;17、连接柱;18、螺母;19、第三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3]参照图1

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其包括法兰板1,法兰板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管横梁3,钢管横梁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连接板4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螺栓5,第一螺栓5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安装板6,法兰板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便于将本装置安装到车架纵梁上,安装板6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孔7,便于将第一支柱8固定连接到安装板6上,安装板6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柱8,第一支柱8远离安装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7,连接柱1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栓15,第二螺栓15的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8,便于将其固定在车架尾部,第二螺栓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车架后座16,效果螺母18的下表面与连接柱17接触。
[0024]第一支柱8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筒9,第一连接套筒9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柱19,第一连接套筒9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柱10,第一连接套筒9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柱19,第二支柱10远离第一连接套筒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14,法兰板1、连接板4、安装板6、第一支柱8、第一连接套筒9与第二支柱10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左
右对称,便于使整个车架在行驶或静止状态时保持稳定。
[0025]钢管横梁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筒11,第二连接套筒11的侧表面设置有通孔12,通孔12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报警按钮13,通孔12的底内壁与强力弹簧14固定连接,强力弹簧14的内径大小是报警按钮13大小的1.1倍,避免因强力弹簧14直径太小在车辆正常行驶的过程中误碰到报警按钮13,造成麻烦,报警按钮13与强力弹簧14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报警按钮13与外部电池电性连接,报警按钮13与仪表盘指示灯电性连接,便于使人在不需要拆开整个车架的时候明确内部支架是否损坏,是否需要更换,减少了人力且减少的拆卸车架时对于其他零部件的磨损。
[0026]工作原理:当车辆受到撞击时,车身所有机构通过变形卸力进而保护车内的人,撞击时第一支柱8变形挤压第二支柱10,第二支柱10受到压力挤压强力弹簧14,若撞击较小第一支柱8的变形在弹性范围内,第二支柱10对于强力弹簧14的挤压力度小将不会触碰到报警按钮13,内部构件也无损坏不需要更换,反之撞击强度大时将会触碰到报警按钮13,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提醒人们需要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板(1),所述法兰板(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钢管横梁(3),所述钢管横梁(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螺栓(5),所述第一螺栓(5)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柱(8),所述第一支柱(8)远离安装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7),所述连接柱(1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栓(15),所述第二螺栓(15)的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8);所述第一支柱(8)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筒(9),所述第一连接套筒(9)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柱(10),所述第二支柱(10)远离第一连接套筒(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14);所述钢管横梁(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筒(11),所述第二连接套筒(11)的侧表面设置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报警按钮(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推管状横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所述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德军孙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德顺昕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