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40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本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横梁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车辆的机舱纵梁连接,所述横梁上形成有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为能够对所述横梁的不同位置分别产生加强作用,以使所述横梁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强度不同。本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合理分配加强部件的加强作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横梁的轻量化,同时可以保证横梁的支撑稳定性,提高整车的前端结构的稳定性。端结构的稳定性。端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中的加强结构是均匀分布在横梁上的,对整个横梁产生一致化的加强作用,使得整个横梁的结构强度是一致的,但是横梁的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不同,如此设置导致横梁受力较低的位置的结构强度会出现过剩,而横梁的关键受力位置的结构强度又无法尽可能的增加的问题,影响整车的前端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及车辆,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横梁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车辆的机舱纵梁连接,所述横梁上形成有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为能够对所述横梁的不同位置分别产生加强作用,以使所述横梁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强度不同。
[0005]可选地,所述横梁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所述横梁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横梁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用于与车辆的机舱纵梁连接,所述横梁上形成有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为能够对所述横梁的不同位置分别产生加强作用,以使所述横梁的不同位置的结构强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用于与车辆的前罩锁扣以及车辆的前保险杠连接,所述第二主体用于与车辆的前保险杠加强板以及车辆的机舱纵梁连接;所述加强部件包括第一加强筋组和第二加强筋组,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组的厚度设置为不相同,所述第一加强筋组用于对所述第一主体的结构强度加强,所述第二加强筋组用于对所述第二主体的结构强度加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组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前罩锁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组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厚度设置为不同,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一加强筋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加强筋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呈角度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或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或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厚度均设置为不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向上观看,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用于避让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端加强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组包括多个第三加强筋和多个第四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沿第一方向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加强筋相互连接,多个所述第四加强筋相互连接,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雷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