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腔降压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30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腔降压密封装置,属于一种车辆悬架系统的液压、气动元件。该分腔降压密封装置,包括上导向器和盖式油封,上导向器和盖式油封设置在缸筒中,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上导向器上设置有上端背压孔、下端背压孔和下缓冲腔,上导向器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在活塞杆上的稳压油封,稳压油封上设置有工作唇口,工作唇口与下端背压孔相匹配,稳压油封的下方设置有隔圈,隔圈和上导向器之间固定有侧封圈,侧封圈和隔圈与缸筒相匹配,在活塞杆上还设置有上卡簧,上卡簧与隔圈相匹配,在上导向器的上端设置有挡圈,在上导向器和盖式油封之间为上缓冲腔,上导向器通过弹性挡圈与盖式油封隔离。(*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腔降压密封装置,属于一种车辆悬架系统的液压、气动元件。
技术介绍
车辆悬架减振器和液压、气动元件是汽车工业和相关行业为重视的器件。其性能的优劣是行业产品档次的主要表征,而该类器件的密封性能,又是器件整体性能的基本条件。因此,生产厂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投入和研究。然而,现有技术尚未从分级组合密封和液、气体背压循环方面设计,其摆脱不了迭加阻抗密封的传统思路。可见、零泄漏往复密封装置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的减振器及液压、气动元件密封装置有以下三种1、 在规定的空腔内,上导向器上端设有一个多唇口油封作密封;2、 以上述设计为前提,在油封上端增设防尘圈;3、 在规定的空腔内,在上导向器的上端设多个油封,油封上端设防尘圈。现有技术的密封装置可概括为单级密封装置和多级密封两种形式。单级密封的油封单独承载器件最大工作内压,油封工作压力大,使用寿命短。多级密封装置由于结构缺陷,油封之间因积流产生困油,器件经一段时间使用后,最外一级油封工况与单级油封相同,其改进的使用效果并无大地改变,器件的外泄漏仍然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分级密封、分腔隔离、背压循环、密封效果好、油液不外泄、使用寿命长的分腔降压密封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分腔降压密封装置,包括上导向器和盖式油封,上导向器和盖式油封设置在缸筒中,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上导向器上设置有上端背压孔、下端背压孔和下缓冲腔,上导向器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在活塞杆上的稳压油封,稳压油封上设置有工作唇口,工作唇口与下端背压孔相匹配,稳压油封的下方设置有隔圈,隔圈和上导向器之间固定有侧封圈,侧封圈和隔圈与缸筒相匹配,在活塞杆上还设置有上卡簧,上卡簧与隔圈相匹配,在上导向器的上端设置有挡圈,在上导向器和盖式油封之间为上缓冲腔,上导向器通过弹性挡圈与盖式油封隔离。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盖式油封与稳压油封工况分类,设计时选型规范、使用性能易于掌握,油封的使用寿命有保障。2、两种油封之间通过带背压孔的上导向器和上、下缓冲腔隔离,器件作功时,二者之间无积流、困油现象。3、器件作功时,稳压油封对高压工作腔和低压缓冲腔进行了有效的隔离,活塞杆伸出与伸入行径的缓冲腔内压不变,油液外泄已无动力支持。4、本装置结构紧凑,构件安装性能好,对减振器及液、气元件的使用适应性广。5、构建制作工艺简便,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l:如图l、 2所示,本实施例由设置在缸筒3内的上导向器8、盖式油封13、稳压油封6、侧封圈7和隔圈5组成,盖式油封13安装在上导向器8的上端,盖式油封13和上导向器8之间形成上缓冲腔12,盖式油封13在本装置中,只起低压内泄漏密封和防尘作用。上导向器8通过弹性挡圈11与盖式油封13隔离。上导向器8外圆中间设有凹槽,两头设有平面汇交位错的上端背压孔15和下端背压孔9。凹槽与缸筒3内壁形成下缓冲腔IO,下端背压孔9随稳压油封6的往复被打开与关闭。上导向器8起液体的节流、缓冲和隔离高压油液作用。稳压油封6的上端面设置有工作唇口 14,稳压油封6安装在上导向器8下端。工作唇口14能包盖下端背压孔9,并对下端背压孔9有打开、关闭作用,工作唇口 14与活塞杆2过盈密封,使油封在隔圈5的腔内,随活塞杆2的伸出、伸入作上、下往复。隔圈5设置在稳压油封6的下方,隔圈5和上导向器8之间固定有侧封圈7,侧封圈7固定在隔圈5和上导向器8之间。安装时,在上导向器8斜角压力作用下,外径保持与缸筒3内壁胀紧密封,其下端面与隔圈5保持压紧密封。装置复原作功时,能有效防止稳压油封6外围油液进入下缓冲腔10,起到侧向密封作用。隔圈5的下方为工作腔1。挡圈11安装在缸筒3的限位槽内,通过对上导向器8的轴向限位,保持了侧封圈7的密封压力。在隔圈5的下方设置有上卡簧4,上卡簧4固定在活塞杆2上。工作中,当减振器压縮作功时,活塞杆2伸入缸筒3,工作腔l内压降低,油位升高,稳压油封6随活塞杆2下行,打开下背压孔9,工作腔1内的油液先经下端背压孔9节流至下缓冲腔IO,再经上端背压孔15节流至上缓冲腔12。此时,上缓冲腔12内压小于工作腔1和下缓冲腔10内压,减振器内压最低。当减振器复原作功时,活塞杆2伸出,工作腔l内压升高,稳压油封6随活塞杆2上行,其工作唇口 14上端面随工作腔油压升高关紧下端背压孔9。工作腔1与下缓冲腔10形成内压压差。由此,有效保持了活塞杆2伸出与伸入时行径的上缓冲腔12内压不变,油液外泄无高压动力条件,稳定了盖式油封13低压封油工况。本技术的设计方案及思路归纳如下1、 分腔设计方案将缸筒3内腔分成工作腔l和密封腔两部分。密封腔内又设有上缓冲腔i2、下缓冲腔10,两缓冲腔容积之和大于工作腔1液体渗入量,与上缓冲腔12、下缓冲腔10相通处设有下端背压孔9。2、 缓冲腔设计方案缸筒3上端设有盖式油封13,上导向器8通过弹性挡圈11与盖式油封13隔离,其相隔间距与缸筒3内壁形成上缓冲腔12;上导向器8外径中间设有凹槽,两头设有上端背压孔15和下端背压孔9,其凹槽与缸筒3内壁形成下缓冲腔10;上端背压孔15和下端背压孔9为常通孔,对上缓冲腔12、下缓冲腔10液体背压节流循环,由稳压油封6控制打开与关闭。3、 稳压密封功能与器件密封条件在下缓冲腔10下部,上导向器8下端设有一个随活塞杆2往复的稳压油封6,其工作唇口 14与活塞杆2过盈抱紧。当活塞杆2伸入缸筒3内时,工作腔l内油压降低,稳压油封6随活塞杆2下行,离开上导向器8下端面,打开下端背压孔9,各腔内压最低。活塞杆2伸出时,工作腔l内油压升高,稳压油封6随活塞杆2上行,其上端面贴紧上导向器8下端面,关闭下端背压孔9,阻止工作腔1中的油液进入下缓冲腔10,工作腔1与下缓冲腔10形成内压差,上缓冲腔12和下缓冲腔10保持活塞杆2伸入缸筒3内时内压,工作腔1保持作功内压。工作腔1内压升高,有利于器件作功和稳压油封6对下端背流孔9的密封,并保持了上缓冲腔12和下缓冲腔10原有内压不变。由于活塞杆2伸入、伸出时行径的上缓冲腔12和下缓冲腔10内压不变,其表面油膜的厚度和油膜对盖式油封13密封面的压力也随之不变,两种油封功能易实现,活塞杆2外伸无泄漏有保证。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分腔降压密封装置,包括上导向器和盖式油封,上导向器和盖式油封设置在缸筒中,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导向器上设置有上端背压孔、下端背压孔和下缓冲腔,上导向器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在活塞杆上的稳压油封,稳压油封上设置有工作唇口,工作唇口与下端背压孔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腔降压密封装置,包括上导向器和盖式油封,上导向器和盖式油封设置在缸筒中,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导向器上设置有上端背压孔、下端背压孔和下缓冲腔,上导向器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在活塞杆上的稳压油封,稳压油封上设置有工作唇口,工作唇口与下端背压孔相匹配,稳压油封的下方设置有隔圈,隔圈和上导向器之间固定有侧封圈,侧封圈和隔圈与缸筒相匹配,在活塞杆上还设置有上卡簧,上卡簧与隔圈相匹配,在上导向器的上端设置有挡圈,在上导向器和盖式油封之间为上缓冲腔,上导向器通过弹性挡圈与盖式油封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泉丁加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豪迈汽车悬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