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及具有该总成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05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19:59
一种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及具有该总成的车辆,属于汽车流水槽技术领域,其中的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包括流水槽主体,所述流水槽主体的一侧与流水槽上加强梁搭接相连形成加强腔体结构,所述加强腔体结构两端的搭接边均通过减震器座与减震器支架固定相连,所述流水槽主体的另一侧与流水槽后部本体搭接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注重结构截面和搭接的设计,整体结构强度刚度大,安装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安装,通用性强,解决了前流水槽弱、易开裂的问题,增强了前减震器局部的刚度强度,确保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确保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确保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及具有该总成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流水槽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及具有该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提高驾驶舒适性。
[0003]一般乘用车前减震器通过三个紧固件固定在前减震器座上,车辆行驶时,路面冲击产生的载荷通过前减震器座传递到前流水槽、shotgun及前纵梁等部位。前流水槽是重要的传递路线之一,并且前流水槽一般情况下的料厚都比较薄,更容易开裂。特殊情况下,为了车辆前舱的检修方便,要求前流水槽为装配式流水槽,而装配式流水槽相较于焊接流水槽连接刚度明显降低,会引起强度性能以及整车NVH性能下降。
[0004]如公开号为CN20612518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流水槽,包括用于集水的槽体,槽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孔;至少一层隔栅,所述隔栅与所述排水孔连接,所述隔栅能够将所述排水孔分隔为多个出水通孔,以便阻止异物进入到所述槽体内。上述汽车前舱中使用的流水槽为一个钣金件,在保证轻量化的前提下,料厚薄,结构强度低,影响整车的NVH性能。
[0005]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强度高、刚度强、并且方便车辆前舱检修的装配式前舱流水槽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度高、通用性强、便于车辆检修的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可解决车辆行驶过程中振动和冲击带来的结构强度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槽主体,所述流水槽主体的一侧与流水槽上加强梁搭接相连形成加强腔体结构,所述加强腔体结构两端的搭接边均通过减震器座与减震器支架固定相连,所述流水槽主体的另一侧与流水槽后部本体搭接相连。
[0008]所述流水槽主体包括流水槽本体及其两端搭接相连的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的两侧分别与减震器座和流水槽后部本体搭接相连。
[0009]所述流水槽本体远离所述流水槽后部本体的一侧与所述流水槽上加强梁搭接相连,所述流水槽上加强梁的边缘与所述流水槽本体搭接相连形成所述加强腔体结构。
[0010]所述减震器支架通过三个螺栓组件与所述减震器座相连,其中两个螺栓组件与所述加强腔体结构两端的搭接边相连。
[0011]所述流水槽上加强梁的上边缘与所述流水槽本体的边缘通过多个焊点焊接相连后通过多个螺栓固定相连,所述流水槽上加强梁的下边缘随形搭焊连接在所述流水槽本体
上,所述流水槽上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流水槽本体搭接后与两个螺栓组件相连。
[0012]所述流水槽本体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为多段台阶结构,包括第一级台阶结构和第二级台阶结构;所述流水槽本体沿车身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水平面Ⅰ、竖直面Ⅰ、水平面Ⅱ、竖直面Ⅱ、倾斜面Ⅰ和倾斜面Ⅱ,所述倾斜面Ⅰ的斜度小于所述倾斜面Ⅱ的斜度;所述水平面Ⅰ通过竖直面Ⅰ与水平面Ⅱ相连以形成所述第一级台阶结构,所述水平面Ⅱ通过竖直面Ⅱ与倾斜面Ⅰ相连以形成所述第二级台阶结构。
[0013]所述连接端板设置为槽形钣金件,所述连接端板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流水槽本体的端部固定相连,所述连接端板的两侧和远离所述流水槽本体的一端均通过翻边结构与减震器座、流水槽后部本体和shotgun焊接相连;所述连接端板远离所述流水槽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孔Ⅰ和排水孔。
[0014]所述流水槽后部本体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流水槽本体相连的安装点;所述流水槽后部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焊接边Ⅰ和焊接边Ⅱ,所述焊接边Ⅰ靠近所述流水槽本体布置,所述焊接边Ⅰ通过多个横梁加强板与前风挡下横梁焊接相连,所述焊接边Ⅱ与前挡板本体焊接相连;所述流水槽后部本体上设置有空调进气孔。
[0015]所述流水槽后部本体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端板之间通过流水槽连接板焊接相连,所述流水槽本体上沿其宽度方向焊接有流水槽支撑板,所述流水槽支撑板布置一个或沿所述流水槽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
[0016]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包括流水槽主体、流水槽上加强梁、流水槽后部本体,使整个流水槽总成为安装式结构,便于前舱检修,而且流水槽主体与流水槽上加强梁搭接相连形成加强腔体结构,提升了流水槽整体的结构刚度;而且流水槽主体与流水槽上加强梁两端的搭接边均通过减震器座与减震器支架固定相连,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从地面通过前减震器传递的载荷,可通过前减震器座可靠传递到流水槽总成,再由流水槽总成传递到其上安装的其他钣金件,避免了车辆行驶过程中振动和冲击带来的结构强度问题。
[0019]2、本专利技术中的减震器支架通过三个螺栓组件与减震器座相连,其中两个螺栓组件与流水槽主体、流水槽上加强梁两端的搭接边相连,不仅增加了流水槽总成与减震器座的连接刚度,利于载荷向流水槽总成传递,而且预留一个安装孔不连接流水槽总成,只连接减震器支架和减震器座,这样在拆装流水槽总成时,减震器座与减震器座仍保留一处连接,不至于掉落和影响后续安装。
[0020]3、本专利技术将流水槽主体拆分成流水槽本体和连接端板,不仅利于流水槽总成的拆装,而且连接端板作为主要受力件,可选用高强材料、料厚较厚的钣金件,使局部刚度得到有效提高,满足强度要求。
[0021]4、本专利技术在流水槽后部本体的两端与对应的连接端板之间通过流水槽连接板焊接相连,流水槽本体上沿其宽度方向焊接有流水槽支撑板,流水槽连接板和流水槽支撑板均起到了支撑加强的作用,同时增加了载荷的传递路径,提升了刚度强度及NVH性能。
[0022]综上,本专利技术注重结构截面和搭接的设计,整体结构强度刚度大,非主要受力件采用较弱的材料和更薄的料厚,合理的设计流水槽的材料和料厚,可达到节约成本和轻量化
的目的,而且安装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制造安装,通用性强,解决了前流水槽弱、易开裂的问题,增强了前减震器局部的刚度强度,确保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002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前舱流水槽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前舱流水槽总成的爆炸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减震器座与流水槽总成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流水槽本体、流水槽上加强梁和连接端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流水槽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流水槽本体端部的放大图;
[0030]图7为图6的A

A向剖视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端板的轴测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端板的俯视图;
[0033]图10为图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槽主体,所述流水槽主体的一侧与流水槽上加强梁搭接相连形成加强腔体结构,所述加强腔体结构两端的搭接边均通过减震器座与减震器支架固定相连,所述流水槽主体的另一侧与流水槽后部本体搭接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主体包括流水槽本体及其两端搭接相连的连接端板,所述连接端板的两侧分别与减震器座和流水槽后部本体搭接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本体远离所述流水槽后部本体的一侧与所述流水槽上加强梁搭接相连,所述流水槽上加强梁的边缘与所述流水槽本体搭接相连形成所述加强腔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支架通过三个螺栓组件与所述减震器座相连,其中两个螺栓组件与所述加强腔体结构两端的搭接边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上加强梁的上边缘与所述流水槽本体的边缘通过多个焊点焊接相连后通过多个螺栓固定相连,所述流水槽上加强梁的下边缘随形搭焊连接在所述流水槽本体上,所述流水槽上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流水槽本体搭接后与两个螺栓组件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舱流水槽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本体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为多段台阶结构,包括第一级台阶结构和第二级台阶结构;所述流水槽本体沿车身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水平面Ⅰ、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莹莹严婷潘拓陆圣梅孟凡亮刘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