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95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感器件,包括磁回路磁体和绕有线圈的线圈骨架,所述磁回路磁体包括一个中柱磁心体,在中柱磁心体侧面的一端设置有气隙调整凹槽,围绕中柱磁心体分布设置有至少三个边柱磁心体,所述边柱磁心体为一侧开口的“U”形边柱磁心体,线圈骨架上设有边柱磁心体定位凹槽,磁回路中“U”形边柱磁心体与长柱形磁心体之间填有0.1mm~5mm厚气隙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比传统电感器件节约20%~60%的铜材,体积减少10%~30%;由于气隙远离线包,有效地减少了扩散磁通的影响,降低了器件的功率损耗,既节约电能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电感量精度从传统线圈类电感器电感量精度的±4%~±6%提高到±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元件,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器件,该电感器件是绿色照明和各 种电子设备的电源变换核心部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线圈类电感器件, 一般是由"EE"型组合》兹心或"EI"型组合》兹心 组成的双"口"字形磁回路并配合线圈架绕上漆包线组成。为防止磁饱和,"EE" 型磁心或"EI"型磁心组成的双"口"字形磁回路中必须留有磁路气隙。磁路 气隙通常置于磁心的中柱上,即磁路气隙置于线包的中部,由于空气的磁导率 低,在磁路气隙附近会存在扩散磁通,因此空气气隙附近的线圈不能全部参与 能量转换,大部份只起填充作用,同时磁力线垂直切割线圏导致线圈发热,从而 造成器件自身铜电阻和铜损的增加,使器件的功率损耗随之升高。这种情况既 浪费材料又浪费电能,同时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作为电感器件其气隙在制作 磁心时就已经定位无法调节,随着生产工艺误差的积累就会加大电感误差,因 此电感的误差率高,尤其低电感器件电感误差率更高,电感的精度只能达到土 4°/ ~±6%;同时随着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对线圈类电感器件也提出了小型化要 求,而上述结构电感器件存在磁心在有效空间利用率低,小型化困难。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电能消耗量大幅度增长,生产线圈的主要原材料一 一铜矿等不可再生资源也在不断的减少。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减少消耗, 同时较大幅度地降低产品成本,需要有效地把电磁学基本原理应用于线圈类电 感器件的设计中,对传统的线圈类电感器件进^f亍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传统电感器件的双"口"字形磁路进行优化,从 而减少线圈缠绕匝数,即缩短绕组线圈的漆包线长度,使器件自身铜电阻及铜4损减小而提出的一种电感器件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对传统的线圈类电感器件进行改进,配以特殊形状的线圈架和气隙介质,达到即节省铜材又节约电能,提高电感精度,同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感器件,包括》兹回路磁体、线圈和线圈骨架,所述线圈缠绕固定在线圈骨架上;所述/F兹回絲J兹体包括一个中柱磁心体,围绕中柱磁心体分布设置有至少三个边柱磁心体,所述边柱磁心体为一侧开口的"U"形边柱^磁心体,线圈骨架套在中柱>磁心体上,所述线圈骨架上设有边柱磁心体定位凹槽,"U"形边柱,兹心体开口侧插入定位凹槽固定在线圈骨架上与中柱磁心体形成闭合磁回路,"U"形边柱磁心体开口侧有两个外向端面,所述外向端面与中柱磁心体侧面之间均匀留有一个小于5mm的气隙,气隙中填有气隙介质。为了实现电感器件电感量的微调,提高电感量精度,所述的中柱磁心体侧面一端设有气隙调整凹槽,所述气隙调整凹槽环绕设置在中柱磁心体侧面的一端,以气隙调整凹槽为界将中柱磁心体侧面分为短侧面和长侧面,从所述气隙调整凹槽靠在长侧面的槽边到中柱磁心体短侧端面的距离等于"U,,形边柱磁心体外向端面a边的边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 与传统同等电感量的"EE"型或"EI"型线圈类电感器件相比,本专利技术电感器件能节约20% ~ 60%的铜材,体积也可以减少10% ~ 30%;2. 本专利技术电感器件气隙远离线包,有效地减少了扩散》兹通的影响,降低了器件的功率损耗,既节约电能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3. 采用微调结构后,电感量精度从传统线圏类电感器电感量精度的±4%~±6%提高到± 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感器件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感器件磁回路磁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感器件线圈骨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感器件长条片状气隙介质片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感器件环形片状气隙介质片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四个"U"形边柱磁心体的电感器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四个"U"形边柱磁心体磁回路磁体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四个"U"形边柱磁心体电感器件线圈骨架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柱磁心体为圆柱形的电感器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带有凹槽中柱磁心体的电感器件磁回路磁体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带有凹槽中柱磁心体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电感器件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述电感器件包括磁回路磁体和线圈1,所述磁回路磁体包括一个中柱磁心体2,以中柱》兹心体中心轴线2-l为中心、围绕中柱^磁心体分布设置有至少三个边柱^磁心体3,所述边柱石兹心体为一侧开口 3-1的"U"形边柱》兹心体,所述的"U"形边柱》兹心体可视为是有一直臂3-2,在直臂两端分别有两个与直臂呈90度夹角的折臂3-3组成的"U"形边柱磁心体, 一个包括有边柱磁心体定位凹槽4-l的线圈骨架4套在中柱磁心体上,"U,,形边柱磁心体开口侧插入定位凹槽固定在线圈骨架上与中柱f兹心体形成闭合》兹回路,"U"形边柱f兹心体开口侧两个外向端面3-4 ,在闭合磁回路中,所述"U"形边柱磁心体开口侧两个外向端面与中柱磁心体侧面之间均匀留有一个小于5mm的气隙,所述线圏缠绕固定在线圈骨架上,所述气隙中填有气隙介质5,气隙介质是如PET塑料片、玻璃布环氧树脂片等。所述线圏骨架4为注塑一体化结构,如图3所示,线圈骨架包括有线圈缠绕轴4-3,在线圈缠绕轴轴向两端设置有线圏限位挡板4-4,在限位挡板的外侧面4-4-1中心设置有透孔4-2,所述透孔穿过线圈缠绕轴,该透孔用于安装中柱磁心体,在限位挡板的外侧面和边缘端面4-4-2设置有边柱磁心体定位凹槽4-1,在P艮位挡板的外侧面上的凹槽与透孔贯通,所述的定位凹槽为可将"U"边柱》兹心体卡入的凹槽;在P艮位挡板的外侧面上围绕透孔边沿设有气隙介质插入槽4-5;所述介质插入槽可以是轴向贯穿线圈缠绕轴的槽;所述气隙介质插入槽也可以是只在线圈限位挡板上的环状槽,其深度与边柱磁心体定位凹槽的深度相等。如果所述透孔为矩形孔,则所述的气隙介质插入槽可以在透孔的三个边设置,或者在四个边同时设置,此种结构的气隙介质插入槽,使用一个与中柱磁心体高度相等的长条片状气隙介质片从线圈骨架的一端插入,可以同时完成两端的气隙介质设置,而不需要翻转线圈骨架进行两次插入,提高了工作效率,长条片状气隙介质片如图4所示。如果气隙介质插入槽是在线圈限位挡板上的环状凹槽,其深度与边柱磁心体定位凹槽的深度相等,则所述气隙介质片可以是环形片状,环形片从线圈骨架两端的限位挡板分别插入,环形介质片相对于单侧面气隙介质片的安装,环形气隙介质片同样提高了工作效率,环形片状气隙介质片如图5所示。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中柱磁心体的磁通密度小于或等于边柱磁心体的磁通密度,所述的中柱磁心体的横截面面积要等于或略小于多个边柱磁心体横截面积总合,以避免磁心体过高的磁密产生发热增加损耗,或者过低的磁密减低了磁心体的利用率。所述中柱磁心体的横截面可以是多边形,图1和图2所示的中柱磁心体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所述三个边柱磁心体相互呈90度夹角围绕中柱磁心体三个侧面设置,其夹角是以贴向中柱磁心体的三个边柱磁心体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6。当然所述三个边柱磁心体也可以相互呈120度夹角围绕中柱磁心体设置,但此种结构需要改变一些传统的加工模具,增加初期投入成本。实施例2一种四个"U,,形边柱^磁心体的电感器件实施例,参见图6、图7、图8和实施例l,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U,,形边柱i兹心体为四个,所述四个"U,,边柱/磁心体的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感器件,包括磁回路磁体、线圈和线圈骨架,所述线圈缠绕固定在线圈骨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回路磁体包括一个中柱磁心体,围绕中柱磁心体分布设置有至少三个边柱磁心体,所述边柱磁心体为一侧开口的“U”形边柱磁心体,线圈骨架套在中柱磁心体上,所述线圈骨架上设有边柱磁心体定位凹槽,“U”形边柱磁心体开口侧插入定位凹槽固定在线圈骨架上与中柱磁心体形成闭合磁回路,“U”形边柱磁心体开口侧有两个外向端面,所述外向端面与中柱磁心体侧面之间均匀留有一个小于5mm的气隙,气隙中填有气隙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思仲陈限育林金城徐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清流县鑫磁线圈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