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结构阻尼控制电子补偿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52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电结构阻尼控制电子补偿法,该方法有三个具体步骤。步骤一:确定补偿环节;步骤二:获得Ω↓[c];步骤三:获得g↓[t]。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阻尼控制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消除了压电作动片局部激励应变的反馈,从而使压电结构的数学模型又回归到理论模型中去。它是一种设计巧妙,操作简单的阻尼控制方法,它能广泛应用于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电结构阻尼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压电结构阻尼控制电子补偿法, 属结构振动主动控制
(二)
技术介绍
目前,众多文献中记载的压电结构阻尼控制采用的是典型控制模式一一速度负反馈构成 的闭环系统。本专利技术中用压电梁作为典型结构来解释典型控制模式原理以及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 法,但该方法也适用于各种其他结构。图1是众多文献采用的典型控制模式示意图,从图可见1、 在梁l的下表面贴有一压电作动片2,上表面同一位置贴有同一尺寸的压电测量片3并后 接运算放大器5和电阻4构成应变率传感器;这种作动器和传感器"同位"配置能保证接成 速度负反馈后的系统的稳定性。2、 压电应变率传感器输出w,经增益&后与外激励电压 相减,经功放增益g。后激励压电作动片构成闭环。典型控制方法所带来的缺点和不足有理论上阻尼比会随着回路增益^g。而增大。但是,实验结果并非如此令人满意。随着g、g。的增大,系统却趋向于不稳定,产生高频或很低频的自激振动,而此前模态阻尼比增量还未 达到期望的要求如0.1。观察实测到的应变开环频响,发现与理论模型有显著不同1. 相频特性在共振区下落冗/2后不久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结构阻尼控制电子补偿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确定补偿环节;H↓[t](s)是应变波沿梁厚度方向的传播特性,其首阶固有频率很高,因此在梁的要控制的频带范围内,可视为一比例环节,或更精确些,用一个在电路中很容 易实现的惯性环节去逼近它 H↓[t](ω)≈g↓[t]/1+j↑[ω]/Ω↓[c] (1) 其中g↓[t]为增益,Ω↓[c]为截止频率; 步骤二:获得Ω↓[c]; 将步骤一的公式(1)代回真实的开环频响函数  H↓[v](ω)=u↓[s](ω)/u↓[a](ω)=jωb↓[ps]b↓[p]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李晓钢王晓红熊泽涛袁虹叶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