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薄壁复杂结构轴承套圈自带加强圈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083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大型薄壁复杂结构轴承套圈自带加强圈的加工方法是减少外圈(01)的外内径直径尺寸来增加外圈强度,使外内径起到加强圈的作用,其外内径尺寸减小7.2mm到φ434.8mm,使整个套圈的最大壁厚达到12.6±0.2mm;增加内圈(02)(22)的内外径直径尺寸来增加内圈强度,使内外径起到加强圈的作用,其内外径尺寸增大5.7mm到φ434mm,使整个套圈的最大壁厚达到11.8±0.2m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取减少外圈外内径直径尺寸和增加内圈内外径直径尺寸使套圈形成自带加强圈的加工方式,利于产品车加工的同时,减少因产品薄壁、结构复杂给车加工及热处理加工所带来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套圈加工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大型薄壁复杂结 构轴承套圈自带加强圈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轴承套圈加工过程中,由于零件在进行车削加工、热处理淬火 过程会产生较大的零件变形,因此在零件加工中要在零件上增加一个加强 圈。对于普通结构的轴承套圈常规的方法是将加强圈加在轴承端面一侧,在最终加工完后切割掉。但是对于大型薄壁轴承(外套沟径比为1.021,内套 沟径比为1.023的零件),由于外套Ol (如图l所示)的外沟两侧带有斜坡, 加强圈无法放置在套圈的任意一侧,否则影响到斜坡的加工,同样两内圈02、 22件(如图2、 3所示),如果将加强圈放置在基准端面一侧,加强圈在切割 之后,内沟的位置尺寸精度根本无法保证,若将加强圈放置在内套的非基准 端面上,对内圈22来讲其端面上凸缘加工起来难度加大,效率极低,甚至 无法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薄壁复杂结构轴承套圈自带加强圈的加 工方法。解决大型薄壁复杂结构轴承套圈加工中因套圈薄壁,结构复杂, 无法采用正常增加加强圈来增加套圈强度的难题。通过采用套圈自带加 强圈来增加套圈强度的加工方式,达到有效减少车加工及热处理产生的变 形量,利于产品加工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减少外圈的外内径直径尺寸来增加外圈强度,使外内径起到加强圈的作用,其外内径尺寸减小7.2mra到ct) 434. 8臓,使整个套圈的最大壁厚达到12. 6±0.2 mm;增加内圈的内外径直 径尺寸来增加内圈强度,使内外径起到加强圈的作用,其内外径尺寸增大 5. 7mm到4)434mm,使整个套圈的最大壁厚达到11. 8士0. 2 mm。本专利技术通过采取减少外圈外内径直径尺寸和增加内圈内外径直径尺寸 使套圈形成自带加强圈的加工方式,利于产品车加工的同时,减少因产品薄 壁、结构复杂给车加工及热处理加工所带来的变形。减少外圈外内径直径尺寸来增加外圈强度,使外内径起到加强圈的作用。外圈外内径的成品尺寸为小444. 2誦,按正常留量1.2誦计算,车工尺 寸为4)443匪左右,采用正常加强圈, 一般应使加强圈的壁厚在20mm,宽度 15mm左右,如按此减小外内径尺寸,后工序返车留量太大,通过实验对比, 最终确定将外内径尺寸减小7.2隱到d)434. 8mm,使整个套圈的最大壁厚达 到12.6士0.2 ram左右,起到了良好的加强效果和加工效果。增加内圈的内外径直径尺寸来增加内圈强度,使内外径起到加强圈的作 用。内外径的成品尺寸为4)428. 3腿,按正常留量l.O画计算,车工尺寸为 (!)429.3mm左右,同外圈-一样采用正常加强圈, 一般也应使加强圈的壁厚在 20醒,宽度15mra左右,如按此增大内外径尺寸,后工序返车留量太大,通 过实验对比,最终确定现增大内外径尺寸5.7mm到4 434隱,使整个套圈的 最大壁厚达到11.8±0.2 mm左右,起到了良好的加强效果和加工效果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圈01成品尺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圈01淬火前尺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圈0 2成品尺寸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圈02淬火前尺寸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内圈22成品尺寸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内圈22淬火前尺寸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防尘槽,2、端面槽,3、台阶,4、端面槽,5、凸缘,01、 外圈,02、 22、内圈,03、基准端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及实施例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套圈为大型薄壁复杂结构轴承套圈。如图l所示,外圈01的成品外形尺寸分别为外径cH58mm,沟径4)448. 572 mm,外 内径小442. 2 mm,高度48 mm。由于该外圈的外沟两侧带有斜坡,加强 圈无法放置在套圈的任意一侧,否则影响到斜坡的加工,针对这一情况,如图2所示,采取了减少外内径直径尺寸,使外内径直径尺寸足够小,外内径车工尺寸4)434.8 mm,外径孔的深度钻到初磨端面及外径后 返车外内径时保证其孔通即可,车工可以不钻透,另图l成品两面的防尘 槽1及端面槽2车工时均不加工,在热处理后初磨端面和外径后返车两 面的防尘槽并在细磨时磨两面防尘槽,套圈端面槽在细磨后线切割加 工。使外内径在车工、热处理及初磨端面、外径时以起到加强圈的作用。 如图3、 5所示,两内圈02、 22件的成品外形尺寸分别为大内外径 4)428. 3腿,小内外径4 423. 5腿,沟径* 421. 458誦,内径*412誦, 高度24 mra (不包括凸缘5高度)。如果将加强圈放置在基准端面一侧, 加强圈在切割之后,内沟的位置尺寸精度根本无法保证,若将加强圈放 置在内套的非基准端面上,对22件来讲其端面上凸缘5加工起来难度 加大,效率极低,甚至无法加工,因此如图4、 6所示,用增加车工内外 径尺寸到4>434 mm,且使大、小两内外径尺寸一致,在初磨端面、内外 径、内径后返车大、小两内外径及内外径上的台阶3,在细、终磨工序 再磨大、小内外径及台阶3, 02的端面槽4在细磨后线切割加工。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减少外圈(01)的外内径直径尺寸来增加外圈强度,使外内径起到加强圈的作用,其外内径尺寸减小7.2mm到φ434.8mm,整个套圈的最大壁厚达到12.6±0.2mm;增加内圈(02)(22)的内外径直径尺寸来增加内圈强度,使内外径起到加强圈的作用,其内外径尺寸增大5.7mm到φ434mm,整个套圈的最大壁厚达到11.8±0.2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是减少外圈(01)的外内径直径尺寸来增加外圈强度,使外内径起到加强圈的作用,其外内径尺寸减小7.2mm到φ434.8mm,使整个套圈的最大壁厚达到12.6±0.2mm;增加内圈(02)(22)的内外径直径尺寸来增加内圈强度,使内外径起到加强圈的作用,其内外径尺寸增大5.7mm到φ434mm,使整个套圈的最大壁厚达到11.8±0.2mm。本专利技术通过采取减少外圈外内径直径尺寸和增加内圈内外径直径尺寸使套圈形成自带加强圈的加工方式,利于产品车加工的同时,减少因产品薄壁、结构复杂给车加工及热处理加工所带来的变形。文档编号F16C33/58GK101592191SQ20091006539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友国, 吴晓明, 姚巧云, 徐卫东, 曲红利, 萱 李, 李昭庆, 俭 顾 申请人: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薄壁复杂结构轴承套圈自带加强圈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减少外圈(01)的外内径直径尺寸来增加外圈强度,使外内径起到加强圈的作用,其外内径尺寸减小7.2mm到φ434.8mm,整个套圈的最大壁厚达到12.6±0.2mm;增加内圈(02)(22)的内外径直径尺寸来增加内圈强度,使内外径起到加强圈的作用,其内外径尺寸增大5.7mm到φ434mm,整个套圈的最大壁厚达到11.8±0.2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明徐卫东曲红利刘友国李昭庆李萱顾俭姚巧云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