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减振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480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减振件,包括外套和芯轴,所述外套与芯轴之间设置有橡胶体,所述芯轴为复合结构,包括芯轴内芯和套设在芯轴内芯外壁的芯轴外壳,所述芯轴内芯为金属管体,所述芯轴外壳采用复合材料,所述芯轴内芯与芯轴外壳采用固定连接,以满足芯轴异形加工的需求。将异形衬套芯轴做成复合件,其主要安装部分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其异形部分,采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或其他复合材料,进行注塑。芯轴内芯通过精拉管方式做成,内芯精度高,强度好,保证安装的强度。复合材料注塑相对精度很高,效率也非常高,其强度也满足正常衬套的使用,可以给衬套的弹性材料部分提高刚度,或进行有效止挡。或进行有效止挡。或进行有效止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底盘减振件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底盘零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底盘减振件。

技术介绍

[0002]减振器是产生阻尼力的主要元件,其作用是迅速衰减汽车振动,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增强车轮与路面的附着性能,减少汽车因惯性力引起的车身倾角变化,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减振器亦能够降低部分动载荷,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0003]当前汽车底盘减振件,衬套以及球铰类产品,设计变化更新速度很快。随着人们对舒适度、自动化、操稳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衬套的轻量化、性能变刚度、不同方向性能有差异需求等要求越来越多。
[0004]为满足不同的性能,会导致衬套产品设计异形化,芯轴尺寸不规则。若采用传统的机加工工艺处理,增加了加工难度,导致物料成本过高,且效率低下。若采用铸造,精度不高,且金属铸造缺陷相对较难检测出,留有使用安全隐患。
[0005]经检索,CN218152124U公开一种应用于汽车底盘的橡胶衬套,外管由包覆层二全面包覆,从而能够有效增强外管与橡胶体结合的牢固性;衔接部一与衔接部二的设置使得形成在二者两侧与包覆层二之间的第一缓冲空间和第二缓冲空间能够为橡胶体的变形提供充足的释放空间;通过由内套的两端向其中部方向逐步增加包覆层一厚度的方式形成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能够在其受压挤压时逐步向其两端释放压力。但此种结构并未涉及异形衬套产品的加工问题。
[0006]CN110001329A公开了汽车底盘衬套及其成型方法,将底盘衬套中重量占比最大的内套设计为多层结构的纤维复合材质,降低底盘衬套的重量,达到轻量化减重效果,内套的环向、轴向强度和耐磨性能均满足使用需求,减少内套环向失效和开裂失效概率,从而保证汽车底盘衬套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可靠性。其内套2为三层结构,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为纤维编织物复合层,中间层为单向纤维拉挤复合层。并未考虑到异形衬套产品的加工问题。
[0007]有鉴于此,为迎合当前汽车行业发展形势下的衬套发展方向,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即提高异形衬套芯轴产品的加工效率、精度、安全性,并使其轻量化,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减振件,将异形衬套芯轴做成复合件,其主要安装部分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其异形部分,采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或其他复合材料,进行注塑。安装部分可以采用精拉管方式做成,其内芯精度高,强度好,保证安装的强度。复合材料注塑相对精度很高,效率也非常高,其强度也满足正常衬套的使用,可以给衬套的弹性材料部分提高刚度,或进行有效止挡,使用可靠性强。
[0009]此外,本技术还解决复合件连接强度的问题。金属件和注塑件,仅靠注塑后的收缩压力连接,强度有限。需加强连接的紧固效果,以起到放松、防转的作用。对于一些小型的衬套产品,采用对金属表面喷砂、做滚花,以提升紧固效果。一些要求较高、尺寸较大的产品,也可以精拉管部分做一些不规则面来进行防转。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1]本技术公开了汽车底盘减振件,包括外套和芯轴,所述外套与芯轴之间设置有橡胶体,所述芯轴为复合结构,包括芯轴内芯和套设在芯轴内芯外壁的芯轴外壳,所述芯轴内芯为金属管体,所述芯轴外壳采用复合材料,所述芯轴内芯与芯轴外壳采用固定连接,以满足芯轴异形加工的需求。
[0012]本技术的汽车底盘减振件将芯轴设计为复合结构,芯轴内芯采用金属材料保证了整个芯轴的强度和安装可靠性;考虑到芯轴外壳的异形加工问题,本技术中将芯轴外壳采用复合材料,满足了异形加工的效率,并且在芯轴外壳设计不同的结构,以满足整体芯轴的使用性能,提高整体芯轴的强度和使用舒适性。
[0013]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管体与芯轴外壳通过注塑固定于一体。此种固定方式可以有效将金属管体和复合材料制成的芯轴外壳结合为一体,注塑成型可以大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原有的单个机加工的生产效率,节约了成型时间。不会因为两层结构而影响整个芯轴的使用可靠性。
[0014]进一步地,所述芯轴外壳采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使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可以根据产品的工况进行铺层设计。用在芯轴内芯的表面需要包覆注塑结构,增加刚度的同时,也增加与橡胶的附着力。
[0015]进一步地,所述芯轴外壳沿着芯轴内芯周向设置有异形止档部,使橡胶体与芯轴之间形成空向和实向共存。将前悬控制臂衬套采用空向和实向相结合的设计,不但能实现产品的轻量化的需求,而且,采用空实向配合设置,使橡胶体使用时进行分段变刚度,以满足实向/空向刚度比和扭转刚度的需求。其变刚度调节给在受垂向力时的前悬控制臂衬套提供刚度变形空间。异形止档部可以满足不同工况的减振需求。
[0016]进一步地,所述橡胶体沿着实向方向非对称设置;所述橡胶体分为三部分,所述橡胶体的第一部分设置在靠近异形止档部与异形止档部形成第一空向;所述橡胶体的第二部分设置在异形止档部的相对侧,与相对侧形成第二空向;所述第一空向与第二空向间通过橡胶体的连接部结合。
[0017]进一步地,异形止档部为多个由芯轴中心向第一空向延伸,相邻异形止档部之间包覆的缓冲橡胶块一与外套内壁硫化的橡胶承载块一相对设置。
[0018]进一步地,在相邻两个异形止档部之间的空隙处设置有橡胶承载块一,所述橡胶承载块一与相邻两个异形止档部间隙配合。
[0019]进一步地,所述异形止档部由第一空向向第二空向延伸,形成凸出于芯轴的缓冲橡胶块二,所述缓冲橡胶块二与外套内壁硫化的橡胶承载块二相对设置。
[002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金属管体的外壁采用表面喷砂或滚花设计,以增大金属管体与芯轴外壳的结合力。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2]本技术的汽车底盘减振件将芯轴设计为复合结构,芯轴内芯采用金属材料保
证了整个芯轴的强度和安装可靠性;同时复合结构采用注塑成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23]考虑到芯轴外壳的异形加工问题,本技术中将芯轴外壳采用复合材料,满足了异形加工的效率,解决了一些加工的难点。并且在芯轴外壳设计不同的结构,以满足整体芯轴的使用性能,提高整体芯轴的强度和使用舒适性。
[0024]本技术的汽车底盘减振件保证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产品的双侧性能不同,能有效将产品的舒适性和可靠性,操控性能强。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底盘减振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底盘减振件的俯视图。
[0028]图3为图2 A

A截面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2 B

B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底盘减振件,包括外套和芯轴,所述外套与芯轴之间设置有橡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为复合结构,包括芯轴内芯和套设在芯轴内芯外壁的芯轴外壳,所述芯轴内芯为金属管体,所述芯轴外壳采用复合材料,所述芯轴内芯与芯轴外壳采用固定连接,以满足芯轴异形加工的需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底盘减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体与芯轴外壳通过注塑固定于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底盘减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外壳采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汽车底盘减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外壳沿着芯轴内芯周向设置有异形止档部,使橡胶体与芯轴之间形成空向和实向共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底盘减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体沿着实向方向非对称设置;所述橡胶体分为三部分,所述橡胶体的第一部分设置在靠近异形止档部与异形止档部形成第一空向;所述橡胶体的第二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黎明钟海兵赵萍尹庆张俊俊
申请(专利权)人:博戈橡胶塑料株洲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