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1017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包括一级构架、二级构架以及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橡胶堆、外套安装板、内套以及内套垫板;外套安装板刚性连接在所述一级构架上,内套和所述内套垫板刚性连接在二级构架上;外套安装板套在内套上,外套安装板与内套之间通过橡胶堆弹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实现了机车或动车组冷却系统的二级安装减震结构,有效吸收抑制风机震动的传递,极大地降低冷却系统的结构噪声,提高了乘员的舒适度,同时避免因风机和风机箱体震动不同步造成的风机叶轮与风机箱体相互刮碰的可能性;风机箱体不承载风机组重量,降低了箱体应力,降低了箱体开裂的风险,提高了可靠性。提高了可靠性。提高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换热
,尤其是一种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车下吊装冷却装置主要由散热器、风机组、风机箱体、安装承重构架和冷却液管路等部件组成。风机组含叶轮、轴盘和电机等,叶轮和轴盘组装在一起构成叶轮组件,叶轮组件通过轴盘安装在电机轴伸上。风机组运转时,叶轮和电机转子等旋转部件的不平衡量会造成风机震动。这种震动传导至安装承重构架,并通过安装承重构架传导至冷却装置其它部件或列车车体。如果这种震动速度/加速度达到一定量值,一方面会影响冷却装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会影响乘员舒适度。
[0003]目前,大多数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车下吊装冷却装置,风机组与安装承重构架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安装承重构架与车体之间采用弹性连接。这种连接安装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冷却装置与列车车体之间的震动传递,满足乘员舒适度要求。但是旋转部件运转时产生的震动,会通过刚性连接传导至冷却装置其它部件。当风机震动较大时,冷却装置结构可靠性降低,严重时可造成构架断裂、散热器漏油等故障,严重影响列车安全可靠运行。
[0004]另外,个别冷却装置设计时,在风机组电机安装座与安装承重框架之间设置了减震结构,但风机箱体与安装承重构架之间却是刚性连接,这解决了风机组与安装承重构架之间的震动传递问题,但是一个刚性连接一个弹性连接,使风机箱体与置于风机箱体内的叶轮震动不同步,当列车运行/风机运转时,风机组和风机箱体震动不同步造成风机叶轮与风机箱体刮碰,同样影响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
[0005]还有部分动车组冷却装置,风机组通过安装板直接安装在风机箱体上,风机箱体与安装承重构架之间设置弹性连接结构。由于动车组对重量限制严格,安装风机组的风机箱体大多采用薄壁箱式结构。当风机功率较大时,较重的风机组安装在薄壁箱体上,且风机组震动直接传递给风机箱体,造成风机箱体开裂等惯性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列车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8]一种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包括一级构架、二级构架以及减震组件;
[0009]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橡胶堆、外套安装板、内套以及内套垫板;
[0010]所述外套安装板刚性连接在所述一级构架上,所述内套和所述内套垫板刚性连接在所述二级构架上;
[0011]所述外套安装板套在所述内套上,且所述外套安装板与所述内套之间通过所述橡胶堆弹性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套安装板包括外套安装板固定部和外套安装板连接部,所述外
套安装板固定部与所述一级构架刚性连接,外套安装板连接部为套筒结构;
[0013]所述内套包括内套固定部和内套连接部,所述内套连接部为套筒结构,所述内套连接部与所述二级构架刚性连接;
[0014]所述外套安装板连接部套在所述内套连接部外侧,且所述外套安装板连接部与所述内套连接部之间形成橡胶堆安装空间,橡胶堆安装空间内固定安装有所述橡胶堆。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构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一级构架横梁和多个连接在两个所述一级构架横梁之间的一级构架连接梁;
[0016]所述外套安装板固定部与所述一级构架横梁刚性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构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二级构架横梁和多个连接在两个所述二级构架横梁之间的二级构架连接梁;
[0018]所述内套连接部与所述二级构架横梁刚性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外套安装板固定部为环形片状结构,所述外套安装板连接部与外套安装板固定部的内环连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内套固定部为环形片状结构,所述内套连接部与所述内套固定部的内环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内套连接部中插入螺栓,通过所述螺栓将所述内套与所述二级构架横梁刚性连接;
[0022]所述内套连接部与所述二级构架横梁接触的一端设有所述内套垫板。
[0023]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由于包括一级构架、二级构架以及减震组件,一级构架与二级构架之间通过减震组件内的橡胶堆实现弹性连接,能够有效吸收抑制风机震动的传递,极大地降低了冷却装置的结构噪声,提高了乘员的舒适度;避免了风机和风机箱体震动不同步造成的风机叶轮与风机箱体刮碰的可能性,风机箱体不承载风机组重量,降低了风机箱体应力,极大地降低了风机箱体开裂的风险,提高了冷却装置运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具有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的机车或动车组冷却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前端);
[0025]图2为本具有专利技术公开的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的机车或动车组冷却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后端);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中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散热器组件;10、左散热器组件;11、右散热器组件;12、左散热器安装座;13、右散热器安装座;14、左散热器冷却液出口;15、右散热器冷却液进口;
[0030]2、风机箱体;20、风机箱体安装座;21、左风机箱体;22、右风机箱体;23、左风机箱体安装座;24、右风机箱体安装座;
[0031]3、风机组;30、电机;31、电机安装座;32、叶轮组件;
[0032]4、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40、一级构架;400、一级构架横梁;401、一级构架连接梁;
41、二级构架;410、二级构架横梁;411、二级构架连接梁;42、减震组件;420、橡胶堆;421、外套安装板;4210、外套安装板固定部;4211、外套安装板连接部;422、内套;4220、内套固定部;4221、内套连接部;423、内套垫板;
[0033]5、冷却液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4包括一级构架40、二级构架41以及减震组件42;
[0035]所述减震组件42包括橡胶堆420、外套安装板421、内套422以及内套垫板423;
[0036]所述外套安装板421刚性连接在所述一级构架40上,所述内套422和所述内套垫板423刚性连接在所述二级构架41上;
[0037]所述外套安装板421套在所述内套422上,且所述外套安装板421与所述内套422之间通过所述橡胶堆420弹性连接。
[0038]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级构架4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一级构架横梁400和多个连接在两个一级构架横梁400之间的一级构架连接梁401,一级构架横梁400为槽型钢结构,其开口朝向外侧;二级构架41包括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构架、二级构架以及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橡胶堆、外套安装板、内套以及内套垫板;所述外套安装板刚性连接在所述一级构架上,所述内套和所述内套垫板刚性连接在所述二级构架上;所述外套安装板套在所述内套上,且所述外套安装板与所述内套之间通过所述橡胶堆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安装板包括外套安装板固定部和外套安装板连接部,所述外套安装板固定部与所述一级构架刚性连接,外套安装板连接部为套筒结构;所述内套包括内套固定部和内套连接部,所述内套连接部为套筒结构,所述内套连接部与所述二级构架刚性连接;所述外套安装板连接部套在所述内套连接部外侧,且所述外套安装板连接部与所述内套连接部之间形成橡胶堆安装空间,橡胶堆安装空间内固定安装有所述橡胶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构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兵李杨赵志强王惟丹张震王硕李湘宁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