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仲伟专利>正文

模块式舭双侧减横摇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0334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许多模块式气囊组成的两侧减摇气囊,每左右相对应的由通气连接的气囊模块是一个功能组。由容易装卸的贯穿螺丝,通气圈和通气管衔接螺帽等,将模块固定于船舭壳,以总输气管内管的旋转,使各功能组气囊同时注气或分隔成各自独立通气单位。这样使气囊遭到外伤损破时只成局部性而不影响整体减摇。十分便于装卸或增减和现有船舶的安全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式组合形式的舭双侧自动开合减横摇气囊,属于船舶稳定安全领域。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是与目前一个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船舭部双侧自动开合气囊减横摇装置”(申请 号2008100879121)在同一个总的专利技术构思下提出的新的技术改进方案,前者减摇气囊的 制作是一体性的,工程量大而复杂,装卸较困难,而且一旦有局部一点受损破裂就会引起全 部功能损失。因此,不能达到理想、方便、保险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式的既分隔独立又能整体操作的气囊设计方案。它 能既便于制作,又便于增减数量,较有利于对现有各种船舶的改造,达到气囊在一处或多次 破损后仍能使其他气囊模块保持正常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舭两侧减横气囊是由左右侧相对应的许多个气囊模 块组成的,左右侧相对应的气囊模块为一个功能组。一个气囊模块是有垫板,铰链上板、铰 链、板壳、板扣、拉索、板壳与垫板之间粘夹固定的风箱式气囊等主要部件组成,气囊内壁通 气口相连,组成一个功能组,铰链上板与垫板上端有螺丝孔,固定螺丝穿透船壳用紧固件固 定。各通气管中段与注气管垂直相连,注气管又和总注气管外管垂直相接,总注气管外管内 有内管,内管对准各注气管与总注气管外管开口处有开口。船内注气泵注气时就通过内管 开口往外管口进入注气管再经通气管注入两侧气囊,板壳下的板扣所连的定长拉索,保证 双侧气囊初展开的板壳都限于45°,当气囊定量注气完毕,总注气管内管一端有人工板手 使内管旋转180°,内管开口逐被外管壁部闭塞,这时各功能组也就开始相互不通气,自成 单位内互换气体,但是所有功能组的板壳压或放气囊左右交换气体行动都是在船内板壳转 轴根据船摇信息电流的变化而操纵拉索统一活动的。因为各功能组相互不通气,所以万一 有一处或几处气囊受损破裂它只是所属这功能组的气囊减摇功能伤失,其它各功能组不受 影响,船有长短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气囊模块数。每一模块是由铰链上板垫板与船壳固 定,中部有通气管与船壳起固定,下端又有定长的拉索对板壳的收放起相对的固定作用,模 块间的板壳两侧又有凹凸轨嵌接。因此,模块的因定是牢靠的,由于各固定点装卸都十分方 便,船内铺管和注气泵等等其他装置都很简单方便,几乎不占地方,所以用这方法改造现有 各船的安全系统都极为容易被船业主所接受,其他电信息系统和拉索轴系统等已在前专利技术 申请中所述不变,在此不再赘述。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 是本专利技术在船体一侧的位置外观示意2 是图1的前观位结构示意3 是图1的一侧斜观位表示一个气囊模块与周围关系示意图图4 是图1的横剖位上俯视管系和气囊关系示意中1、船体 2、舵 3、推进器 4、贯穿螺 5、铰链6、板壳 7、风 箱式气囊8、垫板 9、船壳 10、铰链上板11、紧固螺帽 12、注气泵 13、通 气口 14、橡皮垫圈15、嵌式接缝 16、扳扣 17、水线标 18、拉索 19、拉索 管20、通气管 22、水密罩 23、板壳转轴 24、旋转轴 25、注气管26、注气管口 27输气口 28、总输气管内管 29总输气管外管30、输气口 31、旋转手柄 32、 通气口圈在图1可见船侧减横摇气囊位于水线标17的二分之一以下,这是因为气囊充气后 浮力自然增加约三分之一左右,船身要抬高后必须使气囊仍能在水面线以下。从1-4图所 示,总气囊由分隔的各气囊模块组成1-B小图显示每模块侧面观由铰链上板10,垫板8,与 船壳9由贯穿螺丝4及紧固螺帽11橡皮圈14作固定情况,I-A小图显示相鄰板壳间凹凸轨 嵌式接连15板壳6可环绕铰链5活动,板壳6与垫板8之产有风箱式气囊7,板壳6下末端 向内弯以便容纳气囊7,并有板扣16多个,各连拉索18,分别经拉索管19各与旋转轴24和 板壳转轴23连接,接受中心信息电流和液压旋转器等控制活动,这动作过程已在前申请中 作了详细介绍没有改变,本文不再赘述。气囊7内外壁粘着于垫板8与板壳6上,在垫板中心有通气口 13,口周有通气圈 32通气管20,贯通船壳9,与船内通气管20相互由衔接螺帽21,密切相接,通气通气管20, 贯通船舭内部与对侧同样模块相接形成一个既是独立的又与其他功能组在中心统一指挥 下同拍活动的“功能组”,当注气泵12向总输气管注气时总输气管29的输气口 27和总输气 管内管28的输气口 30同时对准注气管25,使气体进入通气管左右两侧气囊7,待定量充气 完毕后总输气管内管28的一端旋转手柄31可由人工或机械旋转180°,将内管的输气口 27和外管的输气口 30错开,这样外管29壁就封闭内管输气口 27,就使得各功能组因注气 管25上端的闭塞而相互不再连通。如此,当有一个或几个功能组气囊有破伤时其他功能组 照样起一定的减摇作用。可分隔的模块式的气囊制造和装卸或增减都十分方便,船内只需铺设管道等设 施,在规格尺寸统一确定后要对大规模的现有船舶的安全改造和推广都是很容易进行的。权利要求一种模块式舭双侧减横摇气囊,其特征是两侧减摇气囊是由许多个气囊模块组成,左右对应模块间有通气管,中连部注气管,其上连总输气管再连接注气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舭双侧减横摇气囊,其特征是每模块气囊是由铰链, 铰链上板,板壳,风箱型气囊,垫板组成。贯穿螺丝将铰链上板及垫板固定于船舭壳。气囊 内侧通气管口上有通气管圈,板壳间有凹凸轨相嵌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舭双侧减横摇气囊,其特征是总输气管外管内 有内管,内管一端有旋转手柄,内外管壁间有对准注气管的注气口。全文摘要一种由许多模块式气囊组成的两侧减摇气囊,每左右相对应的由通气连接的气囊模块是一个功能组。由容易装卸的贯穿螺丝,通气圈和通气管衔接螺帽等,将模块固定于船舭壳,以总输气管内管的旋转,使各功能组气囊同时注气或分隔成各自独立通气单位。这样使气囊遭到外伤损破时只成局部性而不影响整体减摇。十分便于装卸或增减和现有船舶的安全改造。文档编号B63B39/06GK101811561SQ20091004644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3日专利技术者施仲伟 申请人:施仲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式舭双侧减横摇气囊,其特征是:两侧减摇气囊是由许多个气囊模块组成,左右对应模块间有通气管,中连部注气管,其上连总输气管再连接注气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仲伟
申请(专利权)人:施仲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