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丙酮高沸残液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11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液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三氯丙酮高沸残液处理的方法,包括在水和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三氯丙酮高沸残液与金属单质进行反应。本方法反应过程安全,不破坏原有丙酮结构,工艺简单,残液中的高氯代丙酮还原效率高,反应结束后无废水产生,无有机氯代物排放,反应产物可继续用于制备1,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氯丙酮高沸残液处理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液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三氯丙酮高沸残液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氯丙酮高沸残液主要成分是1,1,1

三氯丙酮或1,1,3,3

四氯丙酮、1,1,1,3

四氯丙酮、五氯丙酮、六氯丙酮等高氯代丙酮。但是高氯代丙酮密度大,有刺鼻的气味和催泪性,在水中缓慢水解成氯化氢,微生物在残液中无法存活,所以不能直接采用微生物降解。如果直接进行焚烧则因含氯量过高而不可燃,需要添加助燃物增加了处理成本,且焚烧产物有氯化氢容易破坏设备,废气处理不当会生成二噁英,造成环境破坏。
[0003]CN106984635A公开了使用有机溶剂和强碱,通过取代反应将高氯代丙酮转化为无机盐,并回收溶剂。此方法虽然将高氯代丙酮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但破坏了其原有结构,反应产物无法继续生成三氯丙酮,且需要消耗大量浓碱,生成的无机盐还需有处理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理。
[0004]CN108218079A公开了使用电石渣(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对高氯代丙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副产物氯化钙,加入的氢氧化钙破坏高氯代丙酮的结构,使得高氯代丙酮转化为羟基酮、醛酮、羟基醛酮、醛、羟基醛,该方法仅能使高氯代丙酮达到可微生物降解的条件,后续滤液需要通过微生物降解达到排放标准,且无法回收再利用。
[0005]CN106957222A公开了通过加氢脱氯的方法,将高氯代丙酮直接还原成1,1,3

三氯丙酮和1,3
/>二氯丙酮,虽然做到了高氯代丙酮的资源化处理,但氢化脱氯反应需要使用到昂贵的钯催化剂,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生成的副产物氯化氢对设备有腐蚀,要解决该问题,需增加设备投入成本;反应过程中还需要另外加碱来调节体系的酸碱度,保证反应正向进行。且高氯代丙酮加氢脱氯反应结束后,仍存在一定量的四氯丙酮没有完全脱氯。
[0006]三氯丙酮残液成分复杂,含有的高氯代丙酮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泄露的危险性,对环境造成污染,需要将三氯丙酮残液就地无害化处理。因此寻找一种反应过程安全,高氯代丙酮还原效率高,不破坏原有丙酮结构,工艺简单,副产物容易处理的三氯丙酮高沸残液无害化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高氯代丙酮残液无害化处理时高氯代丙酮的脱氯效率低,原有丙酮结构容易被破坏,反应副产物难处理,容易产生废液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三氯丙酮高沸残液处理的方法。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三氯丙酮高沸残液处理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水和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三氯丙酮高沸残液与金属单质相接触进行反应。
[0009]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在制备1,1,3

三氯丙酮反应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制备1,1,3

三氯丙酮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的反应过
程包括以下步骤:
[0011](a)将丙酮和氯气进行氯代反应,得到1,1,3

三氯丙酮和三氯丙酮高沸残液;
[0012](b)按照前述方法将三氯丙酮高沸残液进行处理,得到馏分和剩余液;
[0013](c)将所述馏分用于所述氯代反应继续生成1,1,3

三氯丙酮,剩余液回收分类处理。
[001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三氯丙酮高沸残液处理的方法获得了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能够在常压下对三氯丙酮高沸残液进行还原,同时不破坏原有丙酮结构,反应产物能够继续制备1,1,3

三氯丙酮,提高三氯丙酮高沸残液的利用率;
[0016]2.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的相转移催化剂有助于提高还原反应效率,反应结束后留在滤液中,不用单独分离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
[0017]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将1,1,1

三氯丙酮、1,1,3,3

四氯丙酮、1,1,1,3

四氯丙酮、五氯丙酮和六氯丙酮等高氯代丙酮一起进行还原,反应完成后反应产物中丙酮和低氯代丙酮气相归一含量之和大于95%,有效还原高氯代丙酮。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三氯丙酮高沸残液处理效率高,残液中含有的化合物的原有结构没被破坏,反应产物可回收利用继续制备1,1,3

三氯丙酮,反应过程不生成腐蚀性副产物,反应结束无废水产生,无有机氯代物排放。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三氯丙酮高沸残液在金属单质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反应更彻底,得到含有丙酮和低氯代丙酮的馏分的量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20]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三氯丙酮高沸残液处理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水和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三氯丙酮高沸残液与金属单质相接触进行反应。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三氯丙酮高沸残液包括1,1,1

三氯丙酮、1,1,3,3

四氯丙酮、1,1,1,3

四氯丙酮、五氯丙酮和六氯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方法中各组分的重量是指以三氯丙酮高沸残液重量为基准的重量。
[002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三氯丙酮高沸残液的成分和含量通过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联用的方法测定。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使用金属单质和水共同作用于三氯丙酮高沸残液的还原反应,可以在常压条件且不破坏原有的丙酮结构的基础上,将1,1,1

三氯丙酮、1,1,3,3

四氯丙酮、1,1,1,3

四氯丙酮、五氯丙酮、六氯丙酮等高氯代丙酮还原为丙酮和低氯代丙酮,如一氯丙酮、1,3

二氯丙酮、1,1

二氯丙酮。
[0025]本专利技术中,相转移催化剂能够加速高氯代丙酮的还原反应进行,加入少量的相转移催化剂就能使反应更高效地进行,且反应进行地更彻底。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相转移催化剂可以是促进高氯代丙酮还原反应的相转移催化
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转移催化剂是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二烷基醚中的至少一种。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相转移催化剂的可选范围较宽,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聚合物时对分子量没有特殊限定。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相转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氯丙酮高沸残液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水和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三氯丙酮高沸残液与金属单质进行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转移催化剂选自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二烷基醚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与三氯丙酮高沸残液的重量比为0.001

0.05:1,优选为0.005

0.03:1。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与三氯丙酮高沸残液的重量比为0.1

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与三氯丙酮高沸残液的重量比为0.4

2:1。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单质选自铁、铝、镁和锌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单质与三氯丙酮高沸残液的重量比为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正川张先南吴安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纳赛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