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金属套管插装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74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金属套管插装杆,它包括贯套杆(1)和外套管(2),外套管(2)内部为阶梯通孔,外套管(2)套在贯套杆(1)外层,贯套杆(1)中部装有卡塞(4),卡塞(4)与外套管(2)内台阶面之间嵌有套在贯套杆上的缓冲内弹簧(3),外套管(2)右后部设有限位销(7),贯套杆(1)上开有与限位销(7)配合的滑槽(71),外套管(2)中部上方设有止退窝(21),止退窝(21)正上方装有缓止机构(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实现了机器代替人工插装软金属套管,且插装可靠,减少了人工工艺所造成质量缺陷或故障。人工工艺所造成质量缺陷或故障。人工工艺所造成质量缺陷或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金属套管插装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软金属套管插装杆。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机械、电子、玩具、军工生产领域中,常见一种工序就是将锥形硬金属棒嵌入软金属套管中,套上的软金属套管在锥形硬金属棒上满足技术要求,并连续周而复始的完成上述操作。所述软金属有铅、铜、铝等金属,所述硬金属是指未经热处理的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目前,采取的工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在平面转盘的盘面上均匀钻若干插孔(制品孔),插孔直径约大于软金属套管的直径;2、转盘缓慢转动,若干操作人员分别将软金属套管插入转盘插孔内;还有若干操作人员则将锥形硬金属棒嵌入软金属套管内(锥形硬金属棒长度大于软金属套管),软金属套管按技术要求应套入于锥形硬金属棒中部;3、采用机械臂将锥形硬金属棒压入到位(压入到软金属套管与锥形硬金属棒的技术要求位置);4、用一个机械臂将此组合件反向打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现有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围绕转盘的软金属套管插装操作人员有2人以上,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易疲劳,随时间推移工作效率下降,插装操作易产生不同程度缺陷,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软金属套管插装杆,它能实现机器插装软金属套管,减少操作人工,插装尺寸可控,减少插装操作的质量缺陷或故障。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贯套杆、外套管、缓冲内弹簧、推送塞、缓止机构和限位销,外套管内部为阶梯通孔,外套管套在贯套杆外层,外套管大径孔内的贯套杆中部装有卡塞,卡塞与外套管内台阶面之间嵌有套在贯套杆上的缓冲内弹簧,外套管右后部设有限位销,贯套杆上开有与限位销配合的滑槽,外套管中部上方设有止退窝,止退窝正上方装有缓止机构。
[0005]本专利技术用贯套杆前部串套软金属套管,并将软金属套管推入转盘制品孔中,再用外套管封堵软金属套管,防止贯套杆退出制品孔而带出软金属套管,保证插装可靠。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实现了机器代替人工插装软金属套管,且插装可靠,减少了人工工艺所造成质量缺陷或故障。
附图说明
[0006]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使用图。
[0007]图中,1、贯套杆;2、外套管;21、止退窝;3、缓冲内弹簧;4、卡塞;5、缓止机构; 6、导向环塞;7、限位销;71、滑槽;8、转盘;81、制品孔;9、软金属套管;10、传送机;11、导向座,12、
本专利技术插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为了清楚描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申请使用方位词“上”、“下”、“左”、“右”进行区别,所述“上”、“下”、“左”、“右”是依据以上附图的布设方位来确定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方向发生改变,其方位的称谓随之改变,不能视为对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000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贯套杆1、外套管2、缓冲内弹簧3、推送塞4、缓止机构5和限位销7,外套管2内部为阶梯通孔,外套管2套在贯套杆1外层,外套管2大径孔内的贯套杆1中部装有卡塞4,卡塞4与外套管2内台阶面之间嵌有套在贯套杆上的缓冲内弹簧3,外套管2右后部设有限位销7,贯套杆1上开有与限位销7配合的滑槽71,限位销7与滑槽71结合用于保持外套管与贯套杆有迟滞的联动,外套管2中部上方设有止退窝21,止退窝21正上方装有缓止机构5。
[0010]贯套杆1左端为锥形体,锥形体有利于串套软金属套管并插进制品孔;外套管2右端口装有导向环塞6,用于贯套杆1滑动导向。
[0011]所述缓止机构5包括带底盘的管筒,管筒内装有压缩弹簧,弹簧下端固定有锥度销,锥度销伸出管筒下端口,锥度销落入外套管止退窝21内实现外套管暂缓止退,管筒的底盘用于固定安装在基板上。
[0012]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是:如图2所示,竖立的转盘8上开有制品孔81,靠近转盘正面装有传送机10,传送机10的穿通孔与制品孔81正对,传送机10上方有一个软金属套管9传送通道,软金属套管9从传送通道依次传送至传送机穿通孔处。本专利技术插装杆12位于传送机10穿通孔外侧,与穿通孔同轴线平直安装,本专利技术插装杆12前端设有导向座11。
[0013]转盘8转动一步,对应有一个制品孔81到位,机床滑板推动本专利技术贯套杆1向前伸进传送机10的穿通孔,串套住穿通孔内的软金属套管9,并将串套的软金属套管与贯套杆1的前部一并推入转盘制品孔81中;与此同时,外套管2在缓冲内弹簧3驱动下缓冲推送,外套管2穿过传送机10的穿通孔抵住转盘的盘面,堵住制品孔口。接着,贯套杆1因机床滑板回程而从制品孔81退出,外套管2在缓止机构5作用下暂时不动,软金属套管9被堵在转盘制品孔81内,避免退出贯套杆1带出软金属套管。稍后,外套管2的限位销7滑到贯套杆1的滑槽71左端,贯套杆1拖住外套管2,缓止机构5的销锥从外套管止退窝21中退出,外套管2随贯套杆1一起退离,直至回到初始位置,完成一次软金属套管插装。
[0014]转盘顺时针转三步,该制品孔81离开传送机10,再将硬金属棒嵌入软金属管中压入到位,转盘旋转至第五步完成此制品反向打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金属套管插装杆,其特征是:包括贯套杆(1)、外套管(2)、缓冲内弹簧(3)、推送塞(4)、缓止机构(5)和限位销(7),外套管(2)内部为阶梯通孔,外套管(2)套在贯套杆(1)外层,外套管(2)大径孔内的贯套杆(1)中部装有卡塞(4),卡塞(4)与外套管(2)内台阶面之间嵌有套在贯套杆上的缓冲内弹簧(3),外套管(2)右后部设有限位销(7),贯套杆(1)上开有与限位销(7)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光平谢春林赵健王志勇刘今朝洪可朱泽富王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嘉陵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