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装配载具、装配设备及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41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装配载具、装配设备及生产线,所述包括旋转底座、载具框架、翻转装置、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压紧装置、极耳整形装置及顶盖固定装置,顶盖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电芯顶盖,翻转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翻转板及第二翻转板翻转运动并进一步通过压紧装置将电芯压紧,压紧装置上的极耳整形装置用于在压紧装置压紧电芯时对电芯极耳进行整形;所述装配设备包括装配设备;所述生产线包括所述装配设备或装配设备。该种智能装配载具、装配设备及生产线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实施成本低的优点,在实际应用时可提升生产节拍,提升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装配载具、装配设备及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装配载具、装配设备及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池需通过载具在生产线上的不同工位中运转,载具到达某些工位后,载具需要实现电池压紧、极耳整形、顶盖固定等功能,以适配生产线上的不同工位的加工需求。在现有电池载具中,载具需要在内部设置对应的动力机构来实现上述种种功能,这不仅导致载具的结构复杂、体积大,而且载具在内部设置上述动力机构后,载具在生产线上难以高速运行,严重降低电池的生产效率。
[0003]为此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装配载具、装配设备及生产线,解决了现有载具存在的结构复杂、体积大、实施成本高、载具运行效率慢、生产效率低下等技术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智能装配载具,包括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上设置有载具框架,所述载具框架上设置有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翻转板及第二翻转板,所述第一翻转板及第二翻转板上均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上设置有极耳整形装置,所述载具框架上部设置有顶盖固定装置,所述顶盖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电芯顶盖,所述翻转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翻转板及第二翻转板翻转运动并进一步通过压紧装置将电芯压紧,所述压紧装置上的极耳整形装置用于在压紧装置压紧电芯时对电芯极耳进行整形。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翻转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载具框架上的驱动齿条、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翻转轴及第二翻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条可滑动地设置在载具框架上,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且所述第一转轴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翻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组件且所述第一转轴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二翻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翻转轴之间设置有换向齿轮组,所述第二转轴可通过所述换向齿轮组驱动所述第一翻转轴转动,所述第一翻转轴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转板,所述第二翻转轴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翻转板,所述第一翻转板及第二翻转板可配合压紧工件。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齿条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轮推杆,通过凸轮推杆可推动所述驱动齿条直线移动。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齿条为圆齿条,驱动齿条通过齿条导向座及直线轴承可滑动地安装在载具框架内,驱动齿条两端分别延伸到载具框架的两侧。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的第一主动皮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从动皮带轮及绕设在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之间的第一传动皮带,所述第一转轴可通过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第一传动皮带及第一从动皮带轮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0011]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二主动皮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二翻转轴上的第二从动皮带轮及绕设在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之间的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一转轴可通过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第二传动皮带及第二从动皮带轮驱动所述第二翻转轴转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具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张紧轮安装座及第二张紧轮安装座,所述第一张紧轮安装座及第二张紧轮安装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张紧轮及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的外沿抵靠到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的外侧并用于对第一传动皮带张紧,所述第二张紧轮的外沿抵靠到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的外侧并用于对第二传动皮带张紧。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一换向齿轮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翻转轴上的第二换向齿轮,所述第一换向齿轮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轴可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及第二换向齿轮带动所述第一翻转轴反向转动。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翻转板通过第一翻转板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翻转轴上,所述第二翻转板通过第二翻转板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翻转轴上。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翻转板及第二翻转板上均设置有保持卡扣,所述保持卡扣包括两个卡扣轮,所述载具框架上设置有配合所述保持卡扣的卡扣块,所述卡扣块可扣入两个卡扣轮之间并使得保持卡扣与卡扣块保持相互固定状态。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转轴及第一翻转轴通过第一滑动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载具框架上,所述第二翻转轴通过第二滑动安装座安装在所述载具框架上。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装置安装板,所述压紧装置安装板内侧设置有电芯定位板,压紧装置安装板上设置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一端伸出到压紧装置安装板外部并设置有电芯压板组件,所述电芯压板组件包括电芯压板且电芯压板组件可沿着导向轴轴向移动。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压紧装置安装板上的缩紧轮装置及配合所述锁紧轮装置的锁扣,所述锁扣的一端与所述电芯压板组件连接。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芯压板组件包括压板组件基座,所述压板组件基座内部设置有压板导向柱,所述压板导向柱的内端安装在压板组件基座内部且压板导向柱的内端部设置有压缩弹簧,压板导向柱的外端延伸到压板组件基座外部并设置有压板安装板,所述电芯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压板安装板上,所述压缩弹簧用于驱动所述电芯压板沿着压板导向柱的轴向向外移动。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组件基座内部设置有两个导向柱安装槽,每一个导向柱安装槽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的压板导向柱,所述压板导向柱通过导向柱轴承安装在所述导向柱安装槽内,所述压板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压板导向柱的外端部,
所述电芯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压板安装板上。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组件基座上还设置有弹性顶柱组件,所述弹性顶柱组件包括弹性顶柱及顶柱驱动弹簧,所述压板组件基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顶柱及顶柱驱动弹簧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顶柱驱动弹簧用于驱动所述弹性顶柱向外顶出,所述弹性顶柱的外端穿过所述压板安装板及电芯压板并露出在压板安装板外部,所述电芯压板及压板安装板上均开设有用于所述弹性顶柱穿过的穿过孔,所述弹性顶柱通过顶柱限位板限位在安装孔内。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极耳整形装置包括电芯托板、极耳整形板及杠杆,所述电芯托板连接有电芯托板安装杆,所述电芯托板安装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极耳整形板连接有极耳整形板安装杆,极耳整形板上设置有整形压杆,杠杆的一端用于抵压在所述连接板上,杠杆的另一端用于抵压在所述整形压杆端部,所述电芯托板安装杆及所述极耳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装配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底座(11),所述旋转底座(11)上设置有载具框架(12),所述载具框架(12)上设置有翻转装置(2),所述翻转装置(2)包括第一翻转板(251)及第二翻转板(252),所述第一翻转板(251)及第二翻转板(252)上均设置有压紧装置(3),所述压紧装置(3)上设置有极耳整形装置(4),所述载具框架(12)上部设置有顶盖固定装置(5),所述顶盖固定装置(5)用于固定电芯顶盖,所述翻转装置(2)用于带动第一翻转板(251)及第二翻转板(252)翻转运动并进一步通过压紧装置(3)将电芯压紧,所述压紧装置(3)上的极耳整形装置(4)用于在压紧装置(3)压紧电芯时对电芯极耳进行整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装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2)包括设置在所述载具框架(12)上的驱动齿条(221)、第一转轴(231)、第二转轴(232)、第一翻转轴(233)及第二翻转轴(234),所述第一转轴(231)上设置有驱动齿轮(222),所述驱动齿条(221)可滑动地设置在载具框架(12)上,所述驱动齿轮(222)与所述驱动齿条(221)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转轴(231)与所述第二转轴(232)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241)且所述第一转轴(231)可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41)带动所述第二转轴(232)转动,所述第一转轴(231)与所述第二翻转轴(234)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组件(242)且所述第一转轴(231)可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42)带动所述第二翻转轴(234)转动,所述第二转轴(232)与所述第一翻转轴(233)之间设置有换向齿轮组,所述第二转轴(232)可通过所述换向齿轮组驱动所述第一翻转轴(233)转动,所述第一翻转轴(233)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转板(251),所述第二翻转轴(234)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翻转板(252),所述第一翻转板(251)及第二翻转板(252)可配合压紧工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装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条(221)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轮推杆(2211),通过凸轮推杆(2211)可推动所述驱动齿条(221)直线移动;所述驱动齿条(221)为圆齿条,驱动齿条(221)通过齿条导向座(2212)及直线轴承可滑动地安装在载具框架(12)内,驱动齿条(221)两端分别延伸到载具框架(12)的两侧;所述第一传动组件(24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231)上的第一主动皮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232)上的第一从动皮带轮及绕设在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一从动皮带轮之间的第一传动皮带,所述第一转轴(231)可通过所述第一主动皮带轮、第一传动皮带及第一从动皮带轮驱动所述第二转轴(232)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4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231)上的第二主动皮带轮、设置在所述第二翻转轴(234)上的第二从动皮带轮及绕设在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与所述第二从动皮带轮之间的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一转轴(231)可通过所述第二主动皮带轮、第二传动皮带及第二从动皮带轮驱动所述第二翻转轴(234)转动;所述载具框架(12)上还设置有第一张紧轮安装座及第二张紧轮安装座,所述第一张紧轮安装座及第二张紧轮安装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张紧轮(2411)及第二张紧轮(2421),所述第一张紧轮(2411)的外沿抵靠到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的外侧并用于对第一传动皮带张紧,所述第二张紧轮(2421)的外沿抵靠到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的外侧并用于对第二传动皮带张紧;所述换向齿轮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232)上的第一换向齿轮(2431)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翻转轴(233)上的第二换向齿轮(2432),所述第一换向齿轮(2431)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2432)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轴(232)可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齿轮(2431)及第二换向齿轮(2432)带动所述第一翻转轴(233)反向转动;
所述第一翻转板(251)通过第一翻转板固定座(251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翻转轴(233)上,所述第二翻转板(252)通过第二翻转板固定座(252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翻转轴(234)上;所述第一翻转板(251)及第二翻转板(252)上均设置有保持卡扣(253),所述保持卡扣(253)包括两个卡扣轮,所述载具框架(12)上设置有配合所述保持卡扣(253)的卡扣块(254),所述卡扣块(254)可扣入两个卡扣轮之间并使得保持卡扣(253)与卡扣块(254)保持相互固定状态;所述第二转轴(232)及第一翻转轴(233)通过第一滑动安装座(211)安装在所述载具框架(12)上,所述第二翻转轴(234)通过第二滑动安装座(212)安装在所述载具框架(1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装配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3)包括压紧装置安装板(31),所述压紧装置安装板(31)内侧设置有电芯定位板(311),压紧装置安装板(31)上设置有导向轴(312),所述导向轴(312)一端伸出到压紧装置安装板(31)外部并设置有电芯压板组件(32),所述电芯压板组件(32)包括电芯压板(321)且电芯压板组件(32)可沿着导向轴(312)轴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装配载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压紧装置安装板(31)上的缩紧轮装置(313)及配合所述锁紧轮装置(313)的锁扣(314),所述锁扣(314)的一端与所述电芯压板组件(32)连接;所述电芯压板组件(32)包括压板组件基座(322),所述压板组件基座(322)内部设置有压板导向柱(323),所述压板导向柱(323)的内端安装在压板组件基座(322)内部且压板导向柱(323)的内端部设置有压缩弹簧(324),压板导向柱(323)的外端延伸到压板组件基座(322)外部并设置有压板安装板(325),所述电芯压板(321)固定安装在所述压板安装板(325)上,所述压缩弹簧(324)用于驱动所述电芯压板(321)沿着压板导向柱(323)的轴向向外移动;所述压板组件基座(322)内部设置有两个导向柱安装槽,每一个导向柱安装槽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的压板导向柱(323),所述压板导向柱(323)通过导向柱轴承(326)安装在所述导向柱安装槽内,所述压板安装板(325)通过螺钉固定在压板导向柱(323)的外端部,所述电芯压板(32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压板安装板(325)上;所述压板组件基座(322)上还设置有弹性顶柱组件,所述弹性顶柱组件包括弹性顶柱(327)及顶柱驱动弹簧(328),所述压板组件基板(322)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顶柱(327)及顶柱驱动弹簧(328)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顶柱驱动弹簧(328)用于驱动所述弹性顶柱(327)向外顶出,所述弹性顶柱(327)的外端穿过所述压板安装板(325)及电芯压板(321)并露出在压板安装板(321)外部,所述电芯压板(321)及压板安装板(325)上均开设有用于所述弹性顶柱(327)穿过的穿过孔,所述弹性顶柱(327)通过顶柱限位板(329)限位在安装孔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贤彬林懿黄少波叶双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