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氢吡啶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3505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氢吡啶包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二氢吡啶6份~66份、β-环糊精:33份~91份、高聚物增溶剂1份~3份;所述的高聚物增溶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2000~4000中的任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β-环糊精作为二氢吡啶的载体,在制备包合物同时向其中加入少量其它的水溶性高聚物增溶剂,提高β-环糊精对二氢吡啶的包合能力。该包合物外观呈疏松的淡黄色,具有稳定性好,水中溶解度大的特点,提高了二氢吡啶的生物利用率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氢吡啶的新剂型,特别涉及一种二氢吡啶包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二氢吡啶(diludine)的化学名称为2, 6-二甲基-3, 5-二乙酯基-l, 4-二氢吡啶,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的词料添加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有大量 的试验结果表明,二氢吡啶对VA、 VE和胡萝卜素有较强的稳定作用,能提 高畜禽的受胎(精)率、孵化率、产蛋率、精液品质、产奶量、日增重和饲 料报酬,并降低饲养成本,是一种用量少、效益高的多功能型词料添加剂,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二氢吡啶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如难溶于水,稳定 性不好,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有实验表明二氢吡啶在自然状态中30d可被 氧化大约30份,这大大降低了二氢吡啶生物利用度。因此,如何寻找一种合 适的剂型从而提高二氢吡啶的生物利用率,已经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氢吡啶 包合物,该包合物增强了二氢吡啶的稳定性,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氢吡啶包合物,该包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二氢吡啶6份 66份、卩-环糊精33份 91份、高聚物增溶剂1份 3份;所述的高聚物增溶剂是聚乙烯吡咯垸酮、聚乙二醇2000 4000中的任一种。本专利技术明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二氢吡啶包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称取二氢吡啶、(3-环糊精、高聚物增溶剂,备用;2) 将(3-环糊精与高聚物增溶剂混合,加入混合物体积重量比6 8倍量 的蒸馏水,置于7(TC水浴锅中,搅拌、溶解,形成饱和溶液;3) 在二氢吡啶中加入乙醇,在避光、70 120HZ的条件下超声溶解5 10min,然后放入7(TC水浴锅中,使二氢吡啶完全溶解于乙醇中;4)将步骤3)制备的溶液滴加到步骤2)制备的溶液的中,在7(TC水浴 锅中用均值乳化机(1000r/min)搅拌3 5小时并回收乙醇;5)自然冷却后,在4 8"C条件下析晶4 6小时,抽滤,洗涤,低温干 燥既得淡黄色包合物。本专利技术二氢吡啶包合物的组成原理根据包合物的形成机理,包合物形 成的内在因素取决于上述的P-环糊精和二氢吡啶的基本性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 p-环糊精与二氢吡啶之间有疏水亲脂相互作用 因上述的卩-环糊精,空腔是疏水的,二氢吡啶的非极性高,容易被包合。当疏水亲脂的二氢吡啶分子进入空腔后,其疏水基团与空腔有最大接触,而 其亲水基团远离空腔。2. 符合空间匹配效应上述(3-环糊精的孔径大小不同,它们分别可选择容纳体积大小与其空腔匹配的二氢吡啶分子,这样形成的包合物比较稳定。 3.氢键与释出高能水一些二氢吡啶分子与(3-环糊精的羟基可形成氢键,增加了包合物的稳定 性。即二氢吡啶的疏水部分进入P-环糊精空腔取代p-环糊精高能水有利于包 合物的形成,因为极性的水分子在非极性空腔欠稳定,易被极性较低的分子 取代。水溶性高聚物在包合反应中可以使包合反应的AH负值增大,同时AS负 值也增大可以增加二氢吡啶与p-环糊精的包合作用。通过加入少量水溶性高 聚物降低疏水性的分子对包合作用的影响,从而使P-环糊精和二氢吡啶更容 易形成包合物。 附图说明图1是二氢吡啶原料药的(10X40)显微镜图。 图2是 (3-CD (10X40)显微镜图。图3是二氢吡啶与(3-CD物理混合物(10X40)显微镜图。 图4是二氢吡啶与P-CD包物(10x40)显微镜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专利技术人给出的具体试验例、产品、及其制备方法的的实施例来 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试验例1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称取0.5g以上实施例制备的二氢吡啶包合物置于研钵中研磨,精密称取 粉末适量,置于lOO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超声10min,稀释至刻度, 摇匀,静置,经0.45 pm微孔滤膜过滤,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备用。精确吸取续滤液2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于 238nm波长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包合物中二氢吡啶的含量, 并按下列公式计算载药量(LD一(包合物所含药量/包合物的总重量)X 100份 包封率(EE一(包合物包封的药量/总加入药量)X 100份 测得上述二氢吡啶包合物的载药量为45.5±1.8份,包封率为86.8±1.1份。试验例2本专利技术的二氢吡啶包合物在光照,高温,湿度条件下进行稳定 行实验。1.光照对新型二氢吡啶制剂的影响分别取二氢吡啶原料药,二氢吡啶与(3-环糊精的物理混合物,及相当量 的包合物,在光照强度为4500土5001x的强光照射30d。按照药物含量测定 方法测定其吸光度A,计算出样品中二氢吡啶含量并计算光照前后含量下降 率。 一个月后二氢吡啶原料药,物理混合物颜色明显变深,包合物颜色变化 不明显。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计算后,二氢吡啶在原料药中的含量下降率 约为24.5份,包合物中药物含量下降率约为5.6份,后者远低于前者,从而 证明形成包合物后稳定性增强。2.高温对新型二氢吡啶制剂的影响分别取二氢吡啶,物理混合物,及相当量的包合物,在6(TC烘箱中存 放30d ,按照药物含量测定其吸光度A,测定样品中二氢吡啶含量并计算前 后药物含量下降率。 一个月后二氢吡啶原料药,物理混合物颜色明显变深, 包合物颜色变化不明显。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计算后,二氢吡啶在原料药中的含量下降率约为15. 5份,包合物中药物含量下降率约为2.1份,后者远低于前者,从而证明形成包合物后稳定性增强。3.温湿联合加速试验根据农业部兽药稳定性技术规范,在温度为40±2 °C,相对湿度为75±5份的条件下进行温湿联合加速试验。采用NaCl饱和溶 液为加湿剂,置于干燥器底部,定期取样观察,考察样品外观色泽等指标,并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测定其含量。 一个月后二氢吡啶原料药,物理混合 物颜色明显变深,包合物颜色变化不明显。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试计算后, 二氢吡啶在原料药中的含量下降率约为8份,包合物中药物含量下降率约为 1.3份,后者远低于前者,从而证明形成包合物后稳定性增强。 试验例3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试验二氢吡啶原料药为晶体长条薄片状,见图1; p-CD为矩形状结晶体状, 见图2; 二氢吡啶与P-CD物理混合物其形态与各自原本形态无变化,可见 纯物理混合不能形成包合物,见图3;二氢吡啶与卩-CD包合物形态与之前 发生变化,呈不规则颗粒状结晶,见图4。实施例l称取P-环糊精15 g、聚乙烯吡咯烷酮0.45 g混合,加入90ml蒸馏水在70 。C水浴锅中通过均值乳化机搅拌溶解,形成饱和溶液;将lg二氢吡啶加少量 乙醇,在避光、70HZ的条件下超声溶解5 min,然后放入7(TC水浴锅中,使 二氢吡啶完全溶解于乙醇中;将溶解的二氢吡啶-醇溶液滴加到前面的饱和溶 液中,在70。C水浴锅中用均值乳化机(1000 r/min)搅拌3 5小时,并回收 挥发的乙醇;自然冷却后,在4 8。C条件下析晶4 6小时,抽滤,洗涤,洗 去未包合的二氢吡啶,低温干燥既得淡黄色包合物14.48g。实施例2称取卩-环糊精50 g、聚乙二醇2000 11.5 g混合,加入490ml蒸馏水在 7(TC水浴锅中通过均值乳化机搅拌溶解,形成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氢吡啶包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包合物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二氢吡啶6份~66份、β-环糊精33份~91份、高聚物增溶剂1份~3份; 所述的高聚物增溶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2000~4000中的任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五庆赵元李雅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