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可用作橡胶硫化剂的硫磺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界面聚合法是一种新型的微胶囊包覆技术,其原理是两个不相溶的液相在界面处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囊壁材料,最后囊壁材料就包覆在囊芯物质的周围,制备出近似球形的微胶囊产品。 目前硫磺仍是一种主要的硫化剂,但由于它在橡胶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致使其添加量大时,混炼胶冷却后部分硫磺就会以结晶形式在胶料表面析出,造成“喷霜”。“喷霜”不仅影响橡胶制品外观,而且还会降低其表面粘合性,使粘合成型等加工过程难度增大。为了防止“喷霜”现象的出现,应选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硫化剂,这样硫磺就很难从胶料中迁移、析出。防止“喷霜”有两条途径①选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硫磺,即不溶性硫磺(IS);②在普通硫磺表面包覆一层高分子或小分子膜,使其与胶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并且可以兼顾硫磺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提高橡胶制品的性能。 由于IS成本为普通硫磺的5~10倍,因此它始终不能完全替代普通硫磺。此外,IS的传统生产方法是用二硫化碳浸取来提高IS含量,该方法存在能耗大、设备腐蚀严重等缺点;同时二硫化碳易燃、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壳层硫磺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制备步骤: (1)配制15g10%的分散剂水溶液,再加入0.2~0.5g乳化剂,加热搅拌,制备出水相; (2)将硫磺和甲苯二异氰酸酯倒入烧杯中,搅拌2分钟,制备出油相; (3 )将油相缓慢加入到水相中,用FM200实验室高速剪切乳化机以10000~15000rpm转速搅拌乳化10min,得到乳液,将乳液转移至四口烧瓶中; (4)通上冷凝回流水装置,用恒压滴液漏斗向四口烧瓶中滴加含有乙二胺和二乙烯三胺的水溶液 ,控制混合液的滴加速度;加入甲酸将溶液的pH值控制在3~4,搅拌速度为75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树军,魏斌,刘红研,李杰,何文婷,李继开,顾万东,陈小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达州市科学技术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