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头孢甲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119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盐酸头孢甲肟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市场上易购原料7-ACT为起始原料,与活性酯(AE)进行缩合反应生成7-[α-(2-氨基噻唑-4-基)-Z-2-甲氧亚氨基乙酰胺基]-3-(1-甲基-1H-5-四唑基-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钠盐(即头孢甲肟钠盐),最后与10%盐酸作用生成盐酸头孢甲肟。本方法操作简单,收率高,节约成本且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头孢菌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盐酸头孢甲肟(Cef鹏noxi鹏Hydrochloride),化学名为(6R,7R)-7-l(Z)-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氨基乙酰氨萄-3-〖(1-甲基-111-四唑-5-基)-硫1甲萄-8_氧代_5-硫杂-1-氮杂双环4.2.01辛-2-烯-2-甲酸盐酸盐(2:1)。其化学结构式如下、HCI盐酸头孢甲肟是由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开发、生产的半合成广谱抗生素,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的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抗菌作用。革兰氏阴性菌中,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的抗菌作用比头孢替安稍强,且明显强于第一代的头孢唑啉,对流感噬血杆菌、变形杆菌、粘质沙雷菌、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的抗菌作用也比较强,对拟杆菌属也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在革兰氏阳性菌中,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的抗菌作用也较强。对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也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内酰胺酶稳定。静注lg,血药峰值99.4ug/ml,肌注0. 5g,血药峰值为10. 8ug/迈l,血清TV2为1小时左右。在体内几乎不代谢,主要经肾排泄。血清蛋白结合率85%。本品向胆汁转运良好,在痰液、扁桃体、脑脊髓液、胸水、腹腔渗出液、肾、膀胱壁、子宫、输卵管、卵巢、骨盆腔渗出液、脐带血、羊水等体液及组织分布浓度较高。但向乳汁中转运很少。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败血症、脑膜炎、呼吸道感染、脓胸、肝及胆感染、腹膜炎、尿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以及烧伤和手术伤口感染等。本品自1983年上市以来, 临床应用不断扩大,销量逐年上升,并载入日、美等国最新版本药典。盐酸头孢甲躬的合成路线文献报道有很多,如欧洲专利DE27132,美国 专利US 3262932,日本专利80-38349和84-53492以及陈芬儿主编的1999 年版《有机药物合成法》(第一巻)等。我们结合国内头孢菌素生产最新进展, 设计了一条生产路线,具有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成本低,原料 易购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方法具有合成路线 短,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成本低,原料易购等特点。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以7-氨基-3-l-甲基-111-四唑-5-硫甲基卜头孢-3-烯-4-羧酸(7-ACT) (ffl) 和活性酯(AE) (VI)作为起始原料,进行縮合反应生成7--3- (l-甲基-lH-5-四唑基-硫甲基)-3-头孢烯 -4-羧酸钠盐(即头孢甲肟钠盐),最后与10%盐酸作用生成盐酸头孢甲肟。1、 7--3- (1-甲基 -lH-5-四唑基-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钠盐(头孢甲肟钠)的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AE活性酯(VI)7—ACT (m)oN头孢甲肟钠(化合物n)2-巯基苯并噻唑(化合物m)52、盐酸头孢甲肟的制备6、S 々 ,o-NHOS、A头孢甲肟钠(化合物n)HC1盐酸头孢甲肟(化合物I)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上所示,第一步7-氨基-3--3- (I-甲基-lH-5-四唑基-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钠盐(即头孢甲肟钠盐)(化合物n)。第二步化合物(ID溶液用10%盐酸调PH至2~3,析出白色固体,搅 拌养晶3小时,过滤。得到产品盐酸头孢甲肟(化合物I)。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步:取7-氨基-3-U-甲基-111-四唑-5-硫甲基1-头孢-3-烯-4-羧酸(7-入€:1062.00千克,加入三乙胺300毫升、二氯甲烷20升;加入活性酯2,46千克,保温 8*C,搅拌反应3小时。用10升水萃取三次,合并水相,加入1000克活性炭, 搅拌脱色30分钟,温度在15-2(TC搅拌,抽滤,用1000ml水洗涤碳饼,合并水相。得头孢甲肟钠溶液(化合物n)。第二步将头孢甲肟钠溶液(化合物n)转移至另一容器内,控温or-5r,用10。/。盐酸调至PH3,析出白色固体,搅拌养晶3小时,过滤。40度减压干燥 10小时,至水分低于1.5%,得到产品盐酸头孢甲肟(化合物I ) 1.89千克, 收率945%。 实施例2第一步:取7-氨基-3-l-甲基-111-四唑-5-硫甲基1-头孢-3-烯-4-羧酸(7-人<:11) 2.00千克,加入三乙胺300毫升、二氯甲烷20升加入活性酯2.46千克,保温 5X:,搅拌反应4小时。用10升水萃取二次,合并水相,加入500克活性炭, 搅拌脱色30分钟,温度在15-20C搅拌,抽滤,用1000ml水洗涤碳饼,合并水相。得头孢甲肟钠溶液(化合物n)。第二步将头孢甲肟钠溶液(化合物n)转移至另一容器内,控温(TC-51C, 用10%盐酸调至PH2.5,析出白色固体,搅拌养晶3小时,过滤。40度减压干 燥10小时,至水分低于1.5%,得到产品盐酸头孢甲肟(化合物I ) 1.96千克, 收率98.0%。 实施例3第一步:取7-氨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头孢-3-烯-4-羧酸(7-ACT 〉 2.00千克,加入三乙胺300毫升、二氯甲垸20升;加入活性酯2.46千克,保温 51C,搅拌反应4小时。用10升水萃取三次,合并水相,加入1000克活性炭, 搅拌脱色30分钟,温度在15-20r搅拌,抽滤,用1000ml水洗涤碳饼,合并水相。得头孢甲肟钠溶液(化合物n)。第二步将头孢甲肟钠溶液(化合物n)转移至另一容器内,控温0"-5",用10%盐酸调至PH2,析出白色固体,搅拌养晶3小时,过滤。40度减压干燥 10小时,至水分低于1.5%,得到产品盐酸头孢甲肟(化合物I ) 1.81千克, 收率卯.5%。权利要求1、一种制备(6R,7R)-7--3-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辛-2-烯-2-甲酸盐酸盐(2∶1)(盐酸头孢甲肟)的方法。其特征为以7-氨基-3--头孢-3-烯-4-羧酸(7-ACT)(III)和AE活性酯(VI)为原料于0℃~30℃下,在适当的溶剂中进行缩合,形成头孢甲肟钠盐(化合物II);(化合物II)化合物(II)溶液用适当的酸调PH值至2~3,析出白色固体,搅拌养晶3小时,过滤。得到产品盐酸头孢甲肟(化合物I)。(化合物I)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当的溶剂是指二氯甲烷和 三乙胺混合溶液。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当的酸溶液是指10%盐酸溶液。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盐酸头孢甲肟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市场上易购原料7-ACT为起始原料,与活性酯(AE)进行缩合反应生成7--3-(1-甲基-1H-5-四唑基-硫甲基)-3-头孢烯-4-羧酸钠盐(即头孢甲肟钠盐),最后与10%盐酸作用生成盐酸头孢甲肟。本方法操作简单,收率高,节约成本且质量稳定。文档编号C07D501/00GK101555251SQ200910007469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2日专利技术者超 王, 芦红代, 魏曾光 申请人:海南天煌制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6R,7R)-7-[(Z)-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3-[[(1-甲基-1H-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盐酸盐(2∶1)(盐酸头孢甲肟)的方法。 其特征为:以7-氨基-3-[1-甲基-1H-四唑-5-硫甲基]-头孢-3-烯-4-羧酸(7-ACT)(Ⅲ)和AE活性酯(Ⅵ)为原料 *** 于0℃~30℃下,在适当的溶剂中进行缩合,形成头孢甲肟钠盐(化合物 Ⅱ); *** (化合物Ⅱ) 化合物(Ⅱ)溶液用适当的酸调PH值至2~3,析出白色固体,搅拌养晶3小时,过滤。得到产品盐酸头孢甲肟(化合物Ⅰ)。 *** (化合物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红代王超魏曾光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天煌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