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两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66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动两轮车,其能够增加物品存放容量。在构成物品存放部(80)的物品存放的壁(83)开有切口孔(84、85)。由于贯通切口孔(84、85)来收容第一物品(104)和第二物品(105),所以能够收容大的零件和长物品。即,能够一边谋求物品存放部(80)的紧凑化一边提高物品的收容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把乘坐者乘坐的车座下方由侧罩覆盖,使该侧罩的一部分向车辆中心凹下而形成物品存放部,把该物品存放部的开口部由盖堵塞的机动两轮车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覆盖车座下方的侧罩设置开口 ,在该开口的内侧设置内壁来作为物 品存放,把开口由自由开闭的盖堵塞的物品存放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第六图))。 专利文献1的图6表示物品存放(42、52)(带括弧的符号引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符 号,以下相同)。该物品存放(42、52)是具有内底(42a、52a)的有底容器,通过盖(43、53) 的开闭来进行物品的存取。 由于是有底容器,所以超过容器长、宽、高尺寸的物品不能放入。为了放入大的物 品就考虑增大从盖(43、53)到内底(42a、52a)的深度。 但若加深,则车宽度中央的空间变小,在车宽度中央难于配置车架和零件。于是, 为了确保车宽度中央的空间而把侧罩(41)与侧罩(41)的间隔加宽。 这时,车宽度变大,影响车辆的外观性,且难于车辆的细窄化。 于是要求有能够一边抑制车宽度一边增加物品存放容量的结构。 专利文献1 :实公昭63-33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能够一边抑制车宽度一边增加物品存放容量。 本
技术实现思路
l的专利技术是机动两轮车,把乘坐者乘坐的车座下方由侧罩覆盖,使该 侧罩的一部分向车辆中心凹下而形成物品存放部,把该物品存放部的开口部由盖堵塞, 把构成所述物品存放部的物品存放的壁的一部分进行切口而设置有切口孔,能够 以贯通该切口孔的形态将物品收容在所述物品存放部。 本
技术实现思路
2的专利技术是在物品存放的壁突出形成有支承物品的第一平台部。 本
技术实现思路
3的专利技术是在侧罩的内面突出形成有支承物品的第二平台部。 本
技术实现思路
4的专利技术是在车座下配置燃料箱,该燃料箱被侧罩包围。 本
技术实现思路
5的专利技术是物品存放部由上方的第一收容部和下方的第二收容部构成,把第一收容部作为配置在燃料箱的侧面的文件类存放处,把第二收容部作为配置在燃料箱的下方的工具存放处。 本
技术实现思路
6的专利技术是在物品存放的壁设置检查窗,该检查窗用于检查维修配置 在车辆中心侧的电装品。 在本
技术实现思路
1的专利技术中,把构成物品存放部的物品存放的壁的一部分进行切口而设置有切口孔。能够以贯通该切口孔的形态将物品收容在所述物品存放部。 在把车宽度抑制小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在侧罩设置大容量的物品存放部,所以难于放入长的零件。这点按照本专利技术,是使侧罩的一部分向车辆中心凹下而形成物品存放部,不仅利用该物品存放部,而且还利用物品存放部以外的侧罩内面的空间,由于是收容物品, 所以能够收容长尺寸等的物品。即,能够一边谋求使侧罩凹下形成的物品存放部的紧凑化, 一边提高物品的收容能力。 假定是把收容盒向侧罩嵌入的形态,则需要另外准备收容盒,招致零件个数的增 加。这点由于本专利技术是把构成物品存放部的壁与侧罩一体化,所以能够抑制零件个数的增 加。 在本
技术实现思路
2的专利技术中,在物品存放的壁突出形成有支承物品的第一平台部。 通过把物品放置在第一平台部而能够定位。 在本
技术实现思路
3的专利技术中,在侧罩的内面突出形成有支承物品的第二平台部。通 过第二平台部与第一平台部协同动作而能够更可靠地把物品定位。 在本
技术实现思路
4的专利技术中,在车座下配置燃料箱,该燃料箱被侧罩包围。通过上述 的本
技术实现思路
1而能够谋求物品存放部的紧凑化,能够谋求细窄化。只要侧罩的物品存放 部在车宽度方向的纵深是细长的,则燃料箱就没有必要小型化,能够使燃料箱大型化。 在把物品存放部仅配置在燃料箱左右侧的一侧的情况下,则考虑把燃料箱从车宽 度中心偏置配置。这点只要如本专利技术这样使侧罩的物品存放部在车宽度方向的纵深是细长 的,就没有必要把燃料箱偏置配置,能够把燃料箱配置在车宽度中心。 在本
技术实现思路
5的专利技术中,物品存放部由上方的第一收容部和下方的第二收容部 构成,把第一收容部作为配置在燃料箱的侧面的文件类存放处,把第二收容部作为配置在 燃料箱的下方的工具存放处。 通过在燃料箱近旁的第一收容部放入薄的文件类而能够维持燃料箱的容量大。另一方面,由于燃料箱下的第二收容部在空间上有富裕,所以使收容稍微大的工具。 S卩,通过把物品存放部区分上下并灵活使用,能够一边确保燃料箱的容量一边提高物品存放性能。 在本
技术实现思路
6的专利技术中,在物品存放的壁设置检查窗,该检查窗用于检查维修 配置在车辆中心侧的电装品。 假定在车体罩设置电装品的检查窗,则需要盖。这点则由于本专利技术在能够用盖堵 塞的物品存放的壁设置检查窗,所以不需要另外准备盖,能够抑制零件个数的增加。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鞍乘型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是主要说明车体架的左侧视图; 图3是主要说明气缸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1的4-4线剖面; 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板状部作用的图; 图6是说明主罩部与杯状盖关系的图; 图7是说明杯状盖安装姿势的图; 图8是说明侧罩和物品存放部的图; 图9是图8的9-9线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10-10线剖视 图11是说明物品存放部作用的图; 图12是说明顶罩和前罩的图; 图13是从斜后看前罩的图; 图14是前罩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4的15-15线剖视图; 图16是图14的16-16线剖视图; 图17是顶罩的主视图; 图18是顶罩的左侧视图; 图19是说明顶罩的延伸部和前罩的棚部以及项背部的图; 图20是把载物架卸下来状态的车辆后部的立体图; 图21是载物架的俯视图; 图22是图21的22-22线剖视图; 图23是带有载物架状态的车辆后部的侧视图; 图24是说明后挡泥板后半体的图; 图25是说明后挡泥板前半体的图; 图26是链条张紧器的配置图; 图27是图26的27-27线剖视图。 符号说明 IO机动两轮车 14车座 31侧罩 44燃料箱 50物品存放部 81开口部 82盖 83物品存放的壁 84、85切口孔 86、87第一平台部 88、89第二平台部 101检查窗 102电装品支承条 104第一物品 105第二物品 106第一收容部 107第二收容部 108、109电装品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按照附图(特别是图8 图1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设定图面是按照符号的方向看。"前后"、"左右"以乘坐者为基准。 按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机动两轮车10是鞍乘型车辆,其在前部具备前轮ll,在后部具备后 轮12,在中央下部具备发动机13,在中央上部具备车座14,在该车座14的前方具备骑跨空 间15,乘坐者在上下车时经由骑跨空间15而通过脚并向车座14骑跨,把脚向踏脚板20放 置,操作换挡踏板17,能够一边握住车把18 —边行走。如图所示,在停车中使支地架16成 为起立姿态而使后轮12从地面离开。 鞍乘型车辆包括从侧面看与图1类似的三轮车(三轮货车)和四轮货车。因此, 鞍乘型车辆并不限定于两轮车。 且机动两轮车10把车把18用车把罩19包围,该车把罩19具备有前照灯21,在 前轮11的上方具备有前挡泥板22,在后轮12的上方具备有后挡泥板23,在该后挡泥板23的上方具备有载物架24,在该载物架24的后方具备有后组合灯25,链条室26从发动机13 向后轮12延伸,在该链条室26的后部具备有链条张紧器27,后悬架28从该链条张紧器2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两轮车,把乘坐者乘坐的车座下方由侧罩覆盖,使该侧罩的一部分向车辆中心凹下而形成物品存放部,把该物品存放部的开口部由盖堵塞,其特征在于,把构成所述物品存放部的物品存放的壁的一部分进行切口而设置有切口孔,能够以贯通该切口孔的形态将物品收容在所述物品存放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川诚坂本顺一厚地道雄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