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喹唑啉酮-6-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及其药用组合物和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11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通式(I)所示的4-喹唑啉酮-6-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类化合物,其中:R1是C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氨基;R2是氢,C1-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3是C1-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2-6的烯基,C2-6的炔基。此外,还公开了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药用组合物。该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对人肺癌(A-549)、人乳腺癌(MFC-7)、人结肠癌(HT29、HCT-116)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作抗肿瘤药物。式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4-喹唑啉酮-6-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及其药用组合物和它们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喹唑啉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母体,其各种衍生物在抗肿瘤、抗炎、抗高血压和抗菌等方面都显示出优良的活性。特别是用喹唑啉代替叶酸分子中的蝶啶环而得到的叶酸类似物,作为抗叶酸剂(antifolate)在肿瘤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Raltitrexed作为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的一线药物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一方面,从十字花科植物(crucifers)中分离出的一些植物抗毒素,例如Brassinin,其中含有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的结构。研究表明,Brassinin对癌症有化学预防作用[Metha,R.G.,Liu,J.,Constantinou,A.,Thomas,C.F.,Hawthorne,M.,You,M., C.,Pezutto,J.M.,Moon,R.C.,Moriarty,M.R.Cancer chemopreventive activity of brassinin,aphytoalexin from cabbage.Carcinogenesis 1995,16,399-404];对小鼠白血病L1210和黑色素瘤B16细胞具有抑制作用[Sabol,M.,Kutschy,P.,Siegfried,L., A., M.,Hrbková,H.Dzurilla,M.,Maruskova,R..Starkova,J.,Paulikova,E.Cytotoxic effect of cruciferous phytoalexins againstmurine L 1210 leukemia and B16 melanoma.Biologia 2000,55,701-707];而且对人白血病T-Jurkat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ilátová,M., M.,Kutschy,P., A,Mezencev,R., Z., M.,Monde,K.,Mirossay,L., J.Cruciferous phytoalexins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inT-Jurkat leukemic cells.Leuk.Res.2005,29,415-421]。 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结构与喹唑啉酮的拼合,在抗肿瘤药物研究中已显示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中国专利(曹胜利,4-喹唑啉酮衍生物及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专利号ZL 200510053618.5)公开了将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结构片段作为亲脂性侧链,引入到4-喹唑啉酮的6位,所得到的4-喹唑啉酮衍生物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体外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类4-喹唑啉酮-6-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化合物,以及该类化合物在抗肿瘤药物中作为活性成分的用途,与中国专利(ZL200510053618.5)中将4-喹唑啉酮作为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的酯基组成部分不同,本专利技术将4-喹唑啉酮与氨基相连接,所形成的4-喹唑啉酮-6-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在结构上与中国专利ZL200510053618.5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4-喹唑啉酮-6-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化合物。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4-喹唑啉酮-6-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4-喹唑啉酮-6-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化合物的用途。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4-喹唑啉酮-6-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如通式(I)所示 其中 R1是C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氨基;优选地,C1-3的烷基,氨基;更优选地,甲基,或氨基; R2是氢,C1-4烷基;优选地,氢,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更优选地,氢,或甲基; R3是C1-10的未取代的或者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2-6的未取代的或者取代的烯基,或C2-6的未取代的或者取代的炔基;这里,所述取代是指被苯基或取代苯基、氰基、硝基、羟基、羧基、酯基、或者卤原子(如氟、氯、溴或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取代;优选地,R3为甲基,乙基,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辛基,壬基,或癸基;或者被2个以上未取代或取代苯基所取代的C1-3烷基,被1个以上未取代或取代苯基和1个以上氰基所取代的C2-6烷基;这里所述取代苯基是指被1~5个C1-C4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氰基、硝基、羟基、C1-C4烷氧基、羧基、C1-C4烷氧羰基、卤原子所取代;更优选地,R3为甲基,乙基,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辛基,烯丙基,炔丙基,苄基,4-甲基苯甲基,4-氟代苯甲基,4-氯代苯甲基,4-溴代苯甲基,2,4-二氟代苯甲基,五氟苯甲基,2,4-二氯代苯甲基,4-硝基苯甲基,4-氰基苯甲基,4-羧基苯甲基,4-乙氧羰基苯甲基,二苯甲基,(3,3-二苯基-3-氰基)丙基。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式(I)化合物为下列化合物中的一种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甲酯(化合物1);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乙酯(化合物2);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异丙酯(化合物3);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正丁酯(化合物4);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仲丁酯(化合物5);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正己酯(化合物6);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正辛酯(化合物7);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烯丙酯(化合物8);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炔丙酯(化合物9);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3,3-二苯基-3-氰基)丙酯(化合物10);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苄酯(化合物11);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4-甲苯基)甲酯(化合物12);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4-氟代苯基)甲酯(化合物13);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2,4-二氟代苯基)甲酯(化合物14);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五氟苯甲酯(化合物15); (3,4-二氢-2-甲基-4-氧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二硫代甲酸(4-氯代苯基)甲酯(化合物1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4-喹唑啉酮-6-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如通式(Ⅰ)所示:  *** 式Ⅰ  (Ⅰ)  其中:  R↑[1]是C↓[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氨基;优选地,甲基,或氨基;  R↑[2]是氢,或C↓[1-4]烷基;  R↑[3]是C↓[1-10]的未取代的或者取代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2-6]的未取代的或者取代的烯基,或C↓[2-6]的未取代的或者取代的炔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胜利许兴智廖蓟王瑶韩莹赵保丽刘红芹陈琳琳李小荣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