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77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侧围组件包括第一分体部和第二分体部。所述第一分体部上形成有外框部,所述外框部环绕设置;所述第二分体部上形成有搭接面,所述搭接面覆盖于所述外框部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搭接面与所述外框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外框部环绕设置,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高了零部件的刚度,并且减少了外漏的焊缝长度,提高了侧围组件的精致感。提高了侧围组件的精致感。提高了侧围组件的精致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侧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整体式侧围组件结构仅仅适用于较小的经济型汽车,对于中大型轿车或SUV,受到冲压机台尺寸限制,整体式侧围组件生产难度较大,因此需对侧围组件进行分件后再焊接组装,外漏的焊缝会影响整车精致感及零件刚度,因此,如何提高侧围组件的精致感以及零件刚度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侧围组件。根据本技术的侧围组件包括第一分体部和第二分体部,第一分体部与第二分体部固定连接,第一分体部上设置有外框部,外框部环绕设置,外框部构造为封闭的环形结构,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高了零部件的刚度,并且减少了外漏的焊缝长度,提高了侧围组件的精致感。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侧围组件的车辆。
[0005]根据本技术的侧围组件包括:第一分体部,所述第一分体部上形成有外框部,所述外框部环绕设置;第二分体部,所述第二分体部上形成有搭接面,所述搭接面覆盖于所述外框部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搭接面与所述外框部之间固定连接。
[0006]根据本技术的侧围组件第一分体部上形成有外框部,相关技术中的外框构造为断面结构,造成了外框部件的刚度不足,框架与其他零件焊接装配过程中的焊缝较大,影响了车辆的精致感,并且由于框架构造为断面设置,导致了零部件中存在尖角结构,增大了运输风险,根据本技术的侧围组件,第一分体部上形成有外框部,外框部环绕设置,外框部构造为封闭的环形结构,提高了零件刚度,并且零件在运输过程中安全性更高;第二分体部上形成有搭接面,搭接面覆盖于外框部的至少部分表面,搭接面与外框部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分体部通过搭接面与第一分体部的外框部连接,增大了第一分体部和第二分体部的连接面积,提高了侧围组件的装配稳定性以及刚度。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框部环绕形成车门安装孔,所述接面覆盖于所述车门安装孔的至少部分外周沿。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分体部还包括:翻边,所述翻边设置于所述外框部,且所述翻边设置于所述车门安装孔的外周沿并朝向远离所述外框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翻边与所述搭接面贴合并固定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分体部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适于与所述外框部贴合;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边缘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体上形成有所述贴合面,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翻边正对并固定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翻边之间设置有粘接胶层。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分体部上设置有第一焊接点和第二焊接点,所述第二分体部上设置第三焊接点和第四焊接点,所述第一焊接点适于与所述第三焊接点焊接固定,所述第二焊接点适于与第四焊接点焊接固定,所述第一焊接点与所述第二焊接点间隔设置于所述外框部。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分体部还包括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围外板上设置有上侧围外板安装位;所述侧围组件还包括:上侧围外板,所述上侧围外板设置于所述上侧围外板安装位并与所述侧围外板固定。
[0014]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车辆。
[0015]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侧围组件。由于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侧围组件,因此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外漏的焊缝更少,车辆更加精致美观,并且车辆的刚度更高。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侧围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侧围组件第一分体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侧围组件第二分体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侧围组件上侧围外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分体部与第二分体部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A

A处的截面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侧围组件1;
[0026]第一分体部11、外框部111、翻边112;
[0027]第二分体部12、第一板体121、第二板体122、侧围外板123、上侧围外板124;
[0028]第一焊接点131、第二焊接点132、第三焊接点133、第四焊接点134;
[0029]粘接胶层14。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相关技术中,整体式侧围组件结构仅仅适用于较小的经济型汽车,对于中大型轿
车或SUV,受到冲压机台尺寸限制,整体式侧围组件生产难度较大,因此需对侧围组件进行分件后再焊接组装,外漏的焊缝会影响整车精致感及零件刚度,因此,如何提高侧围组件的精致感以及零件刚度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0032]下面参考图1

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侧围组件1。
[0033]根据本技术的侧围组件1包括第一分体部11和第二分体部12,第一分体部11上形成有外框部111,外框部111环绕设置;第二分体部12上形成有搭接面,搭接面覆盖于外框部111的至少部分表面,搭接面与外框部111之间固定连接。
[0034]根据本技术的侧围组件1第一分体部11上形成有外框部111,外框部111环绕设置,相关技术中的外框构造为断面设置,造成了现有技术中外框部件的刚度不足,框架与其他零件焊接装配过程中的焊缝较大,影响了车辆的精致感;并且由于框架构造为断面设置,导致了零部件中存在尖角结构,增大了运输风险,根据本技术的侧围组件1,第一分体部11上形成有外框部111,外框部111环绕设置,环绕设置可以理解为将外框部111构造为封闭的环形结构,提高了零件刚度,并且零件在运输过程中安全性更高;第二分体部12上形成有搭接面,搭接面覆盖于外框部111的至少部分表面,搭接面与外框部111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分体部12通过搭接面与第一分体部11的外框部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围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体部(11),所述第一分体部(11)上形成有外框部(111),所述外框部(111)环绕设置;第二分体部(12),所述第二分体部(12)上形成有搭接面,所述搭接面覆盖于所述外框部(111)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搭接面与所述外框部(111)之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部(111)环绕形成车门安装孔,所述搭接面覆盖于所述车门安装孔的至少部分外周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部(11)还包括:翻边(112),所述翻边(112)设置于所述外框部(111),且所述翻边(112)设置于所述车门安装孔的外周沿并朝向远离所述外框部(111)的方向延伸,所述翻边(112)与所述搭接面贴合并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体部(12)包括:第一板体(121),所述第一板体(121)适于与所述外框部(111)贴合;第二板体(122),所述第二板体(122)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121)的边缘并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板体(12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板体(122)上形成有所述搭接面,所述第二板体(122)与所述翻边(112)正对并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围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修红肖进彬杜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自信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