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文珍专利>正文

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夹扣弹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9319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夹扣弹片,主要用以将散热装置与电脑中央处理器结合,该夹扣弹片是为一体成型制作的夹扣弹片,该夹扣弹片概呈长框型的弧片状,其上设有多个扣孔,该扣孔因其方向、角度的不同,形成旋转式对位,而可配合中央处理器板体的定位孔,并同时对应夹扣定位销,一侧宽部并设有按压部,便可轻松推转弹片,可简易、迅速装配散热装置与电脑中央处理器而紧密结合。(*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用的夹扣弹片。由于电脑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集成电路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使得中央处理器(CPU)执行的速度和效率愈来愈快,中央处理器(CPU)执行的速度愈快,其所产生相对应的热量也愈高,而若未能将CPU的热量迅速扩散,将影响电脑操作的安定性。因此,为解决CPU过热问题,最直接而简单的方式即是在CPU上加装一散热装置,令CPU所产生的高温,可藉由散热装置将热源导散出,以保持CPU执行的稳定度。而众所周知,目前一般散热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是由风扇及散热器所组合成,其中,风扇11是螺固于散热器10的上盖12,散热器10则经由定位梢15穿透CPU板体20的定位孔21,再藉由夹持弹片30卡住定位销15,使散热器10的底板14紧密压住CPU22,令CPU22运作时所产生的高温因风扇11将气体导入,而可通过散热器10的散热片区13将热源导散出,达到散热的功能。然现用夹持弹片的结构,是如图1所示的瓦片型,是在弹片两外侧凹设限位槽31,而以嵌扣方式与定位销扣合,惟其品质难以控管,常有因疏忽未扣紧或外力碰挤而松脱情形。又目前市面另有一种如图3所示的拖拉式夹持弹片40,其在组装时施力较为不便,需用姆指与食指夹持拖拉把手41,一不小心容易受伤,且其体积较大,不仅耗材且占空间而影响甚至干扰到其他电脑元件。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简易、快速装配散热装置与电脑中央处理器紧密结合的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夹扣弹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轻松及稳固地推转夹持弹片,安装人员不致受伤的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夹扣弹片。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夹扣弹片,主要是在夹扣弹片上设有四扣孔,扣孔是分设在框板四角处,以对应夹扣定位销,该扣孔上皆设有圆头的对位孔及向后延伸限缩呈细身的限位滑槽,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扣孔与第二扣孔皆设为横向朝右,第二限位滑槽较第一限位滑槽为长,第二对位孔是向上倾斜凸出于框板,使第三扣孔呈左倾约45度的形状,而令夹扣弹片形成旋转式对位,第四扣孔则为由上直立而下。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为能轻松及稳固地推转夹持弹片,在第三扣孔与第四扣孔之间设有呈波浪形状隆起的按压部。本技术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夹扣弹片,是将夹扣弹片一体冲压成长框型弧片状,弹片上挖设有四扣孔,以对应夹扣定位销,扣孔是设置在框板四角处,该扣孔上皆设有限位滑槽和对位孔,而呈细身的大圆头形状,其中,是以框板左下角(即第一扣孔)为基点将扣孔设计成右向,即对位孔朝右,而左上角(即第二扣孔)亦朝右,惟其限位滑槽较第一扣孔为长,以便配合弹片的旋转弧度,右上角(即第三扣孔)是向上凸出于框板,并向左倾斜约45度,令弹片形成旋转式对位,再配合右下角(即第四扣孔)对位孔向上的设计,可使夹扣弹片只要对位旋转而不需强力推拉或挤压即可与定位销紧密结合以利于快速组装。组装时只要先将定位销扣入第一扣孔与第二扣孔的对位孔后,以第一扣孔为基点将弹片向右旋转到底,形成一倾斜角度,此时第三扣孔与第四扣孔的对位孔恰与定位销对应,将弹片下压后,使定位销扣入第三扣孔与第四扣孔的对位孔后,再向左旋转到底扶正定位,即可完成电脑中央处理器与散热装置的组合。另外,本技术在第三扣孔与第四扣孔之间并设有呈波浪形状隆起的按压部,以增加摩擦力并便利推转,使组装者在对位或旋转夹持弹片时,可轻松及稳固地推转,而不致受伤。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藉由一体冲压成长框型弧状的夹扣弹片将中央处理器与散热装置扣合,该夹扣弹片上设有扣孔可配合中央处理器板体定位孔、并同时可对应夹扣定位销,利用扣孔的四对位孔的不同方向及角度形成旋转对位方式,因而能简易、快速装配散热装置与电脑中央处理器紧密结合。2、藉由第三扣孔与第四扣孔之间所设按压部,使可轻松及稳固地推转夹持弹片,安装人员在安装过程中不致受伤。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具体结构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1及图2是现用CPU与散热装置的分解图及立体图。图3是现用夹持弹片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夹扣弹片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夹扣弹片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夹扣弹片的俯视图。图7至图8是本技术的连续作动主视图及侧视图。首先,由图4、5、6本技术夹扣弹片的三视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本技术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夹扣弹片,其主要是在一长框型弧状夹扣弹片50的框板501上下四角端上各挖设有第一扣孔51、第二扣孔52、第三扣孔53、以及第四扣孔54,其中第一扣孔51上设有圆头的第一对位孔511及向后延伸限缩呈细身的第一限位滑槽512,第一对位孔511是朝向右方,第二扣孔52上设有第二限位滑槽522及第二对位孔521,第二对位孔521亦朝右,惟第二限位滑槽522较第一限位滑槽512为长,以便配合夹扣弹片50在旋转时预留活动空间,第三扣孔53上设有第三限位滑槽532及第三对位孔531,第三对位孔531是向上凸出于框板501,并向左倾斜约45度,令夹扣弹片50形成旋转式对位,第四扣孔54上设有第四限位滑槽542及第四对位孔541,配合其第四对位孔541直立向上的设计,使夹扣弹片50在旋转时可自然对位扶正。再请配合参阅图7、图8本技术的连续作动主视图及侧视图,如图所示,在风扇11螺固于散热器10后,定位销15穿过散热器10的底板14再穿透CPU板体20的定位孔21,使散热器10的底板14贴压住CPU22,以待扣合。本技术在组装时是先将第一定位销151扣入第一定位孔511、第二定位销152扣入第二对位孔521,形成如图中第一步所示;然后以第一扣孔51为基点将夹扣弹片50依顺时钟方向旋转到底,即形成一倾斜角度,此时第一定位销151即被推入第一限位滑槽512,第二定位销152则被推入第二限位滑槽522,同时第三对位孔531与第四对位孔541恰分别与第三定位销153、第四定位销154相对应如图中第二步所示;随后将夹扣弹片50向下压,使第三定位销153及第四定位梢154分别扣入第三对位孔531与第四对位孔541后,再依逆时钟方向旋转,将第三定位销153推入第三限位滑槽532,第四定位销154推入第4限位滑槽542,并扶正定位后,藉由夹扣弹片50的向外张力,即可将四个定位销151、152、153、154完全夹扣限位,而完成电脑中央处理器与散热装置的紧密贴接组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在第三扣孔53与第四扣孔54之间并设有呈波浪形状隆起的按压部55,可增加摩擦力及便利推转,使组装者在对位或旋转夹持弹片50时,可轻松及稳固地推转,而不致受伤。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夹扣弹片,主要是在夹扣弹片上设有四扣孔,扣孔是分设在框板四角处,以对应夹扣定位销,该扣孔上皆设有圆头的对位孔及向后延伸限缩呈细身的限位滑槽,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扣孔与第二扣孔皆设为横向朝右,第二限位滑槽较第一限位滑槽为长,第二对位孔是向上倾斜凸出于框板,使第三扣孔呈左倾约45度的形状,第四扣孔为由上直立而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夹扣弹片,其特征在于第三扣孔与第四扣孔之间设有使可轻松及稳固地推转夹持弹片的呈波浪形状隆起的按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中央处理器散热装置夹扣弹片,主要是在夹扣弹片上设有四扣孔,扣孔是分设在框板四角处,以对应夹扣定位销,该扣孔上皆设有圆头的对位孔及向后延伸限缩呈细身的限位滑槽,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扣孔与第二扣孔皆设为横向朝右,第二限位滑槽较第一限位滑槽为长,第二对位孔是向上倾斜凸出于框板,使第三扣孔呈左倾约45度的形状,第四扣孔为由上直立而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珍
申请(专利权)人:魏文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