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文珍专利>正文

散热器扣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942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器扣固装置,主要包括一压固件及一扣件,其特征是该压固件向下凹折形成具弹性的压抵部,其一端弯折向下形成有扣孔,另端底部两侧延设有对称的固接片,该固接片上设有嵌合孔,尾端朝外形成开口;该扣件上端设一扳压部,扳压部向下弯折形成有上扣体,上扣体下端延设支柱连接下扣体,下扣体上设有扣孔,该支柱两侧设有凸块,两凸块对应嵌扣于嵌合孔而定位;该扣件可活动调整将散热器与电脑中央处理单元(CPU)组合,而具实用性。(*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脑散热器扣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结构简单、方便调整、组装简便、不用工具便可完成组装的散热器扣固装置。为利于电脑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散热,目前一般个人电脑在CPU上都会组接有散热器,以维持电脑操作的稳定。而由于高功率的集成电路不断发展,以及芯片体积的缩小,CPU业者大都在CPU的转接件上枢设钩脚以供散热器的对应扣接,并利于日后的装卸。综观现今市场上组接电脑CPU与散热器的扣固结构甚多,且各有不同的结构,虽然皆可见其功效,但分别具有下列的缺点1.结构复杂、组装不易;2.结构固定、不能调整;3.组成元件多、制造费时;4.零组件过多、增加成本;5.须借助工具、操作不便。本创作人即鉴于已知散热器扣固结构的各项缺撼,遂集多年实际经验,经过不断地研究,终而设计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散热器扣固装置,具有组成元件少、结构简单,能增进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散热器扣固装置,能活动调整,且组装快速、弹性运用的功效。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散热器扣固装置,具有制造方便、操作容易的实用价值。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散热器扣固装置,能不用工具皆可方便完成组合装设。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散热器扣固装置,特别指一种可钩扣于电脑的中央处理单元转接件的钩脚上而使散热器得以紧密压贴于中央处理单元上的扣固结构,是包括有一压固件及一扣件,其特征在于该压固件向下凹折形成具弹性的压抵部,其一端弯折向下形成一扣孔,另端于底部两侧延设有对称的固接片,该固接片上设有嵌合孔,其尾端并朝外形成开口;该扣件上端设一扳压部,扳压部向下弯折形成有上扣体,上扣体下端延设支柱以连接下扣体,该下扣体上设有扣孔,而该支柱两侧是设有凸块,该两凸块对应嵌扣于嵌合孔内定位而结合;该压固件在两侧边延设有抵靠于散热片之间的横柱;该压抵部在其两侧压制有为增加强度避免组合时断裂的凹陷部;该支柱的宽度是小于上扣体与下扣体。本技术是设有压固件与扣件两构件,其中,该压固件是为一长片状体,其在适当部位向下压折形成一压抵部以使两侧向上翻折呈倾斜状而具弹力,该压抵部较偏设于一端以利于另端压撑施力,且在其两侧压制有凹陷部以增加强度,较靠近压抵部一端并弯折向下设有扣孔以与CPU转接件的钩脚钩扣,其另端则在底部两侧延设有对称的固接片,在固接片上各挖设有嵌合孔,该固接片尾端并朝外形成开口;而该扣件是设计与压固件组合,扣件上端设一呈斜面的扳压部,可利于装配时的轻松扳压施力,该扳压部向下弯折形成一上扣体,上扣体下端延设有支柱以连接下扣体,该下扣体上则设有一扣孔可钩扣固定于CPU转接件的钩脚上,而在支柱两侧并设有凸块,利用固接片尾端外张的开口,可将扣件轻易滑套而入,令该两凸块恰对应嵌扣于嵌合孔内,进而使压固件与扣件可相对应结合。由于凸块可在嵌合孔内自由转动,使得扣件可以活动调整,同时在转动时,因固接片靠抵于上扣体或下扣体而使其限位固定;由上述构造,在组装散热器与CPU时,只要先将压固件上的扣孔钩扣于CPU转接件的钩脚上,并以压抵部为支点,往下按压扳压部,利用压固件向上折起所具的弹力而轻易将扣件上的扣孔钩设在另一钩脚上,即可令压抵部紧紧抵压住散热器,并使散热器与CPU紧密贴合;反之,只须将按压部往下扳压使扣件上的扣孔与钩脚分离,此时压抵部便呈松弛状态,并令压固件松脱而完成拆卸,达到组装简易的目的。由于扣件具有活动性,因此可以因散热器制造时产生的尺寸误差,或因不同散热器的厚度与长度而能调整与CPU迅速完成组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压固件在靠近压抵部的两侧边设有横杆,该横杆可在组装时靠抵于散热片之间而形成定位,可使扣件更易于扳压与调整,从而达到具组成元件少、结构简单、组装快速、弹性运用、制造方便、操作容易、不用工具完成组装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是为电脑CPU与散热器的组接固定提供了一种可简易组装、利于固定及调整的扣固结构,完全不用任何工具就可轻松、方便完成组装,而具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与散热器、CPU组装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与散热器、CPU组装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与散热器、CPU扣接俯视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主要是由一压固件20及一扣件30所组成,其中该压固件20是设为一长片状体,在适当部位向下压折形成一压抵部21,其两端分别向上倾斜而具有弹力,该压抵部21且较偏设于一端,另端的力臂增长以利压撑施力,压抵部21两侧边并压制有凹陷部211,可在扳压时为增强作用而不易断裂,在靠近压抵部21一端并弯折向下设有扣孔22可与CPU转接件50的钩脚钩扣,其另端则在底部两侧延设有对称的固接片23,在固接片23上各挖设有嵌合孔231,该固接片23尾端并朝外形成开口232,以利扣件30易于套入而不易解脱;而该扣件30是设计与压固件20相组合,而扣件30上端设一呈斜面的扳压部31,可利于装配时的轻松扳压施力,该扳压部31向下弯折形成一上扣体32,该上扣体32下端延设有支柱33以连接下扣体34,该下扣体34上则设有一扣孔35可钩扣固定于CPU转接件50的另一钩脚51上,而该支柱33两侧并设有凸块331,利用固接片23尾端外张的开口232,可将扣件30轻易滑套而入,该两凸块331恰对应嵌扣于嵌合孔231内,进而使压固件20与扣件30相对应结合。由于凸块331可在嵌合孔231内自由转动,使得扣件30可以活动调整,同时在转动时,因固接片20靠抵于上扣体32或下扣体34而可使其固定限位。请参阅图2本技术的结构组合示意图,该固接片23尾端外张的开口232,可使支柱33轻易顺沿滑套而入,使两凸块331对应嵌扣于嵌合孔231内而将压固件20与扣件30结合。当扣件30在套入结合后,由于该支柱33连接在上扣体32与下扣体34之间,其宽度较小,且仅恰可套入固接片23之间,因此,在凸块331嵌扣入嵌合孔231内即被限位固定而不会脱落,其中,凸块331又较小于嵌合孔231的直径而可自由转动,使得扣件30在调整时,因固接片20与上扣体32或下扣体34抵靠而使其可在一定的范围内扳动调整。再请参阅图3及图4本技术与散热器、CPU的扣固示意图与剖视图,本技术在与散热器及CPU扣固组装时,是在CPU与CPU转接件50与散热器40依序叠合后,先将压固件20上的扣孔22钩扣于CPU转接件50的钩脚51上,并以压抵部21为支点,往下按压扳压部31,利用压固件20向上折起所具的弹力而轻易将扣件30上的扣孔35钩设在另一钩脚51上,即可令压抵部21紧紧抵压住散热器40,并使散热器40与CPU紧密贴合而扣合固定,并且不会任意松动。反之,只须将扳压部31往下扳压使扣件30上的扣孔35与钩脚51分离,此时压抵部21便呈松弛状态,并令压固件20松脱而完成拆卸,达到组装简易的目的。由于扣件30具有可动性,因此可以因散热器40制造时产生的尺寸误差,或因不同散热器的厚度与长度而能调整,能与CPU迅速完成组合,操作轻松、方便、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扣固装置,特别指一种可钩扣于中央处理单元转接件的钩脚上而使散热器得以紧密压贴于中央处理单元上的扣固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压固件及一扣件,其特征在于:该压固件向下凹折形成具弹性的压抵部,其一端弯折向下形成一扣孔,另端于底部两侧延设有对称的固接片,该固接片上设有嵌合孔,其尾端并朝外形成开口;该扣件上端设一扳压部,扳压部向下弯折形成有上扣体,上扣体下端延设支柱以连接下扣体,该下扣体上设有扣孔,而该支柱两侧是设有凸块,该两凸块对应嵌扣于嵌合孔内定位而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扣固装置,特别指一种可钩扣于中央处理单元转接件的钩脚上而使散热器得以紧密压贴于中央处理单元上的扣固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压固件及一扣件,其特征在于该压固件向下凹折形成具弹性的压抵部,其一端弯折向下形成一扣孔,另端于底部两侧延设有对称的固接片,该固接片上设有嵌合孔,其尾端并朝外形成开口;该扣件上端设一扳压部,扳压部向下弯折形成有上扣体,上扣体下端延设支柱以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珍
申请(专利权)人:魏文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