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印制电路板中使用的托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717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印制电路板中使用的托架装置,旨在降低被插接的印制电路板的变形程度,包括底座、在插接电子元器件时用来承托印制线路板的模板、放置所述模板的托板,所述模板表面布设有凹槽,所述托板通过多个可以伸缩的导柱支撑在所述底座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托板之间的带有枢轴的支架、可依托所述枢轴而枢转的顶块,枢轴上还固接有手把,所述顶块可依托所述手把的转动而将所述托板擎起或放落,当所述顶块的上部顶托住所述托板的底面中心部位时,所述顶块支撑在底座上,并依此将托板向上擎起;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由于模板的均匀承托,印制线路板不会有明显的变形弯曲,从而可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装配中使用的托架装置,尤其涉及在电路板装配过程中,使用手工插接电子元器件时承托印制电路板的托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电子元器件与印制电路板(PCB)的装配连接,目前虽然已广泛地采用表面贴片技术(SMT)和自动插件技术(AI)等先进的制造工艺,但在许多时候,电子元器件的插接仍旧使用传统的手插工艺来完成,并且成为前述先进制造工艺的补充,以降低装配线中设备的投资额,增强装配线的机动性(柔性),因此这种传统的手插工艺实际上难以被完全取代。但是,印制电路板的装连工艺中,使用手插的方式向印制电路板上插接元器件时,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原因在于插件力的大小是一个难以控制的环节,而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无法保证印制电路板在不同插件力的作用下,各部位均匀受力。通常,在对印制电路板进行手工插接元器件的作业时,为了能够避让PCB底面的元件或其它突出物及手插元器件脚,印制电路板是平放在装配线上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带上,中部悬空,这样,向各个半成品的印制电路板上手工插接元器件时,印制电路板经常会产生弯曲程度不等的变形,不同的操作者、不同的时间、插接部位的不同等等,前述印制电路板的弯曲变形程度往往不同,随机变化。而印制电路板(PCB)的弯曲变形极易造成PCB上已安装上的元器件以及印刷线路的松脱甚至损坏,从而致使产成品的合格率,包括使用寿命的下降,总之,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因此而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避免手插元器件时,印制电路板尽量少地发生弯曲变形或者尽量减轻弯曲变形的程度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印制电路板中使用的托架装置,以便在向印制电路板上手工插接电子元器件时,降低被插接的印制电路板的变形程度,从而减轻人为因素给产成品的质量稳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印制电路板中使用的托架装置,包括底座、在插接电子元器件时用来承托印制线路板的模板、放置所述模板的托板,所述模板表面布设有凹槽,所述托板通过多个可以伸缩的导柱支撑在所述底座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托板之间的带有枢轴的支架、可依托所述枢轴而枢转的顶块,当所述顶块上部顶托住所述托板的底面中心部位时,所述顶块可支撑在所述底座上。采用上述结构后,当半成品的印制线路板从两个平行设置的装配传送带上传送过来时,本技术可以放置在两个装配传送带之间的沟槽中,印制线路板可以被放置到模板上再行插接电子元器件,这样插接过程中,由于模板的均匀承托,印制线路板不会有明显的变形弯曲,从而保证产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配印制电路板中使用的托架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托架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托架装置使用在装配线上的结构简图;图4是从图3空心箭头方向观察的本技术在印制电路板未传送到模板上,顶块处于放落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从图3空心箭头方向观察的本技术在印制电路板已经传送到模板上,顶块擎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从图3空心箭头方向观察的本技术在印制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插接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一种在电路板装配过程中,使用手工插接电子元器件时承托印制电路板的托架装置,包括底座1、在插接电子元器件时用来承托印制线路板的模板3、放置该模板的托板2,模板表面布设有凹槽31,该凹槽的作用是用以避让印制线路板底面的元件或其它突出物及手插元器件脚,以使印制线路板能与模板贴平,模板表面凹槽的形状和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线路板上的具体情况而定。托板2通过多个可以伸缩的导柱4支撑在底座1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使用了四个导住用以支撑托板2,显然,使用三个导柱或者更多的导柱也是可以将托板支撑起来的,实际上,如果导柱对于托板的支撑面积足够大时,甚至可以使用两根导柱而完成上述功能,因此可以看得出来,导柱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用来足以稳定地支撑起托板即可,具体的数量并无严格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使用3-4个导柱是合适的;导柱可以伸缩的目的是在实现支撑托板功能的同时,还可以配合顶块调整托板的高度,最为简单的办法是如图2和图4所示,各个导柱采用两段式结构,导柱上部41与导柱下部42可配合套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在一定高度范围内,自由伸展和收缩的功能;由于在通常情况下,本技术使用时,一般如图3所示放置在传送印刷线路板90的两条平行的装配传送带91、92之间的沟槽中,为了不影响印刷线路板的正常传送,在托板2被擎起时,模板3的上表面高度大于装配传送带的高度,而在托板2被放落后,模板3的上表面高度小于装配传送带的高度,以便在本技术不使用时,也不会对装配传送带上的线路板的正常传送产生影响,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本技术还包括一个调节托板高度的机构它包括设置于底座1和托板2之间的带有枢轴51的支架5、可依托枢轴51而枢转的顶块6,当顶块6擎起托板时,顶块的上部可依附图5所示的方式以支撑边或支撑面63贴合、顶托住托板2的底面,顶块6和托板2的该接触部位支撑边或支撑面63最好尽量靠近托板的中心部位,以使被擎起的托板尽量保持稳定,此时,顶块6的下部可依图5所示直接抵持在底座1上,并依此将托板向上擎起一定的高度,不难看出,只要顶块本身的长度合适,很容易满足前述高度调节的目的,这样,依托顶块的枢转、直立,托板连同模板将存在两种状态擎起和放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在枢轴51上固接有手把7,顶块6可依托手把7的转动而将托板方便地擎起或放落,使用手把7来枢转、调整与手把连动的顶块6不但操作方便、轻巧、省力,还能在托板被擎起时,只依托手把7本身的定位,借助支架5的支撑而使托板2保持稳定,此时也就不一定必需要将顶块6的下部直接抵持在底座1上,也可以被擎起的托板保持稳定的状态。顶块6可以是一个普通的支撑柱,也可以如附图的实施例所示的形状,在托板处于放落状态时,顶块上还有一个贴合在托板2底面的支撑边或支撑面62以支撑住托板,此时,顶块6的重心可以偏置于枢轴51的一侧,只依托底座对手把的限位移动来使得顶块得到固定,这样就可以保证托板2在两种状态下落位时,均可以被稳定地支撑。实际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放落状态下顶块对托板的支撑、固定已经不太重要,因为有导柱的存在,放落后,托板最终总是可以被固定的,在本技术中,重要的是要保证托板被擎起时的稳固方式或固定效果,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托板擎起和放落的高度差较小,操作方便、省力。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调节高度的机构来实现上述功能,如其他通过手动调节地方式,直接实现托板高度的两级调节,一高、一低,由于托板的重量在本技术的托板被擎起的状态下主要是通过该高度调节的机构来承载的,应此需要使得该高度调节的机构在托板被擎起的状态下,尽量稳定地支撑在托板的中央或中心部位,即重心所在的部位。为了保证托板在反复擎起或放落的过程中,尽量减小托板底面的相应部位被磨损的程度,可以在顶块的支撑托板底面的两条支撑边或支撑面之间以倒角的形式圆滑地过渡。为了使印制线路板(PCB)流到托架装置上方时能够自动停住,可在托板2背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印制电路板中使用的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插接电子元器件时用来承托印制线路板的模板、放置所述模板的托板,所述模板表面布设有凹槽,所述托板通过多个可以伸缩的导柱支撑在所述底座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托板之间的带有枢轴的支架、可依托所述枢轴而枢转的顶块,当所述顶块的上部顶托住所述托板的底面中心部位时,所述顶块可支撑在所述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广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