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443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8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包括底盘、设置于底盘顶面的第一凸起部和设置于第一凸起部顶面的第二凸起部;底盘与第一凸起部之间设置有叠放空间,底盘设置有空腔;第二凸起部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个侧面与第一凸起部沿长度方向的同侧的侧面形成间距。通过料盘的作用,让硅胶垫贴附的作业步骤能够划分为两个可以连续快速重复的步骤,提高流水线作业的工作效率。放置在料盘上的硅胶垫能够一次性撕去离型膜,不用每取一个硅胶垫就撕膜一次,大幅减少撕膜次数,从而降低了硅胶垫因撕膜导致破损风险。同时,通过料盘存放硅胶垫,转运或者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物的触碰,降低硅胶垫褶皱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


技术介绍

1、硅胶垫,通常由大片硅胶切割后形成所需大小尺寸的单片硅胶垫,并在正面及背面贴有离型膜或塑胶薄片进行包装;作业前需将整片硅胶垫分割成条状,贴附硅胶垫时撕开两边的离形膜,再用偏头镊子夹取并贴附在产品上。这样的作业方式导致单个工位的作业步骤多,也就是一个作业人员完成一个硅胶垫的夹取需要经历至少三个步骤,每个步骤的动作均有区别,会增加步骤间衔接的时间,作业效率低,影响流水线节拍。同时还可能会增加出错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硅胶垫贴附中作业步骤多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可以将硅胶垫贴附的作业步骤分成两部分,减少步骤间的衔接时间和操作的时间,提供作业的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包括底盘、设置于底盘顶面的第一凸起部和设置于第一凸起部顶面的第二凸起部;所述底盘与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设置有叠放空间,所述底盘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二凸起部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个侧面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沿长度方向的同侧的侧面形成间距。叠放空间可以是在底盘顶面与第一凸起部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外延部等结构等于承托另一个料盘的底盘,可以为是第一凸起部的只占据底盘的顶面的一部分,底片的顶面仍然有露出的部分可以承托另一个料盘的底盘。

3、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作业人员可以将硅胶垫的正面离型膜撕除,正面朝下平放于料盘的第二凸起部的顶面,再撕除背面离型膜。然后将另一个料盘的底盘叠放在叠放空间上,而底盘的空腔可以容纳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硅胶垫,实现料盘的堆叠,然后重复将硅胶垫放置在第二凸起部顶面的步骤。当不断重复批量硅胶垫的上料和料盘的堆叠后,作业人员在贴附时直接用镊子夹取第二凸起部上的硅胶垫即可,同时由于第二凸起部和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有间距,也就是硅胶垫的部分的底面没有任何的接触物,此时镊子能够快速夹取硅胶垫,当一个料盘的硅胶垫全部用完后,取下一个料盘,继续可以夹取下一个料盘上的硅胶垫。

4、通过料盘的作用,将作业的步骤分成两部可以独立的两个作业流程,其中一部分是将硅胶垫放置在料盘上并堆叠料盘,另一部分是通过镊子夹取硅胶垫,两部分的工作可以分开两个工作人员完成,也可以单个工作人员完成,但即使不考虑完成的人数,作业者在每个部分中可以简单地单独重复简单的动作,也就是可以不断重复硅胶垫上料,然后不断重读夹取硅胶垫并贴附,达到降低作业动作难度,增加作业重复性来提高作业效率。而由于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的间距还进一步降低了夹取硅胶垫的难度,让硅胶垫放置的时候可以整个离型膜撕除而不用担心夹取困难的问题,让分开两个作业流程得以实现,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5、优选的,所述第二凸起部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均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沿长度方向的同侧的侧面形成间距。硅胶垫如果是只放一条,那边料盘的两边都可以进行取料,无需进行区分。而若是在第二凸起部上放置两条硅胶垫,则两条硅胶垫都能够有部分悬空来便于镊子夹取。

6、优选的,所述间距的尺寸为所述第一凸起部宽度的十分之三至五分之二。硅胶垫伸出第一凸起部外的面积大约为三分之一,该面积下可以便于镊子夹取,同时也能够确保硅胶垫在第二凸起部上稳定放置。

7、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均分别小于所述底盘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凸起部和底盘之间的尺寸差产生的间隙形成所述叠放空间,该叠放空间实质为底盘顶面的露出部分。底盘具有空腔,位于上方的料盘的底盘底部的边缘能够放置在位于下方的料盘的底盘的顶面的露出部分,实现料盘的堆叠。

8、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均分别小于所述空腔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在堆叠的过程中,空腔与第一凸起部之间会形成间隙,让料盘堆叠的时候不会受到阻力或者难以对准,料盘的堆叠更加容易。

9、优选的,所述空腔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之和且超出至少1.5mm。硅胶垫常见的厚度为1-1.5mm,为了让空腔能够容纳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硅胶垫,同时确保硅胶垫不会触碰空腔的内壁,因此空腔内的高度留有裕量。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面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可以是通孔或盲孔等结构。凹陷部可以减少第二凸起部的顶面与硅胶垫的接触面积,减少硅胶垫与第二凸起部顶面的吸附力,让作业人员更容易夹取硅胶垫。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面的表面为磨砂面。磨砂面让第二凸起部的顶面更粗糙,能够进一步减少硅胶垫与第二凸起部的顶面的吸附力,让作业人员更容易夹取硅胶垫。

12、优选的,所述底盘、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一体成型。根据料盘所采用的材料不同可以采用不同一体成型方式,其中如塑料采用注塑成型,金属采用冲压成型。而一体成型可以让料盘的整体完成,比起分体成型后实现连接的方式,其连接处更加平整和稳固,确保在转运过程中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13、优选的,所述底盘、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通过冲压一体成型且材质为金属。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料盘的作用,让硅胶垫贴附的作业步骤能够划分为两个可以连续快速重复的步骤,提高流水线作业的工作效率。放置在料盘上的硅胶垫能够一次性撕去离型膜,不用每取一个硅胶垫就撕膜一次,大幅减少撕膜次数,从而降低了硅胶垫因撕膜导致破损风险。同时,通过料盘存放硅胶垫,转运或者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物的触碰,降低硅胶垫褶皱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设置于所述底盘(1)的顶面的第一凸起部(2)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顶面的第二凸起部(3);所述底盘(1)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之间设置有叠放空间,所述底盘(1)设置有空腔(101);所述第二凸起部(3)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个侧面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沿长度方向的同侧的侧面形成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3)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均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沿长度方向的同侧的侧面形成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的尺寸为所述第一凸起部(2)宽度的十分之三至五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均分别小于所述底盘(1)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凸起部(2)和所述底盘(1)之间的尺寸差产生的间隙形成所述叠放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均分别小于所述空腔(101)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和所述第二凸起部(3)之和且超出至少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3)的顶面设置有凹陷部(3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3)的顶面为磨砂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所述第一凸起部(2)和所述第二凸起部(3)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所述第一凸起部(2)和所述第二凸起部(3)通过冲压一体成型且材质为金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设置于所述底盘(1)的顶面的第一凸起部(2)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顶面的第二凸起部(3);所述底盘(1)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之间设置有叠放空间,所述底盘(1)设置有空腔(101);所述第二凸起部(3)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个侧面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沿长度方向的同侧的侧面形成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3)沿长度方向的两个侧面均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部(2)沿长度方向的同侧的侧面形成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的尺寸为所述第一凸起部(2)宽度的十分之三至五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硅胶垫上料的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均分别小于所述底盘(1)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第一凸起部(2)和所述底盘(1)之间的尺寸差产生的间隙形成所述叠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