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15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包括:底座,包括阶梯状交替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第一主体部具有侧向表面;充电端口模块,贯穿连接于第一主体部,数量为至少三个,分设于至少两个第一主体部;至少一个第一主体部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充电端口模块。该车端充电端口总成结构紧凑,通过将三个以上的充电端口模块分设于底座的阶梯上,实现集成式多插座分层设置;利用现有直流快充充电桩的多个充电枪与插座对应连接,实现同时充电,大幅缩减充电时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车端充电端口总成的电动汽车。车端充电端口总成的电动汽车。车端充电端口总成的电动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及电动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端口
,具体涉及一种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纯电动重卡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续航问题。目前纯电动重卡的单次充满电之后的续航里程在200公里左右。目前卡车的充电多采用单插座和并联双插座布置,充电时间为两小时左右,充电时间过长,这对于大型汽车例如矿卡、重卡等的经济性不利,达不到预期的运营效率。
[0003]换电是解决快速满电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基础投入大、布局时间长、无统一换电标准等问题均制约了换电技术的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利用多插头同时充电,加快充电速度,减少充电等待时间,提高车辆运营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包括:
[0006]底座,包括阶梯状交替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具有侧向表面;
[0007]充电端口模块,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数量为至少三个,分设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主体部;
[0008]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主体部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充电端口模块。
[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同一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所述充电端口模块之间设置有电磁屏蔽件。
[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充电端口模块具有相对的插头连接端和车端线束连接端,所述车端线束连接端与所述电磁屏蔽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同侧。r/>[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磁屏蔽件具有相交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密封连接。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充电端口模块的数量为四个或六个,每个所述第一主体部均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充电端口模块。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显示组件配置为显示所述充电端口模块的工作状态。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充电端口模块与相对应的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同一所述第一主体部,或者所述显示组件集成设置于一个所述第一主体部。
[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充电端口模块包括插口盖,所述插口盖与所述插座可移除连接。
[0016]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车端充电端口总成。
[00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沿车身高度方向交替连接,底层的所述第一主体部布置于所述顶层的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车身内侧。
[0018]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9]该车端充电端口总成结构紧凑,通过将三个以上的充电端口模块分设于底座的阶梯上,实现集成式多插座分层设置;利用现有直流快充充电桩的多个充电枪与插座对应连接,实现同时充电,大幅缩减充电时间;
[0020]大型矿用卡车、重卡等满足设置多个配电箱的空间要求,并且可向下兼容乘用车充电系统,利用现有的乘用车充电系统和包含六个插座的车端充电端口,可初步实现兆瓦级充电能力。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车端充电端口总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实施例车端充电端口总成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4是实施例车端充电端口总成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另一实施例车端充电端口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底座;11、第一主体部;11a、侧向表面;12、第二主体部;2、充电端口模块;21、插头连接端;22、车端线束连接端;23、插口盖;3、电磁屏蔽件;31、第一安装面;32、第二安装面;4、显示组件;5、锁止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0030]如图1

4所示,实施例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包括底座1和充电端口模块2;底座1包括阶梯状交替连接的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12,第一主体部11具有侧向表面11a;充电端口模块2贯穿连接于第一主体部11,充电端口模块2数量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的充电端口
模块2分设于至少两个第一主体部11;至少一个第一主体部11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充电端口模块2。
[0031]可选的,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12为已知作为充电端口模块2的其他底座结构。相连接的各一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12组合成一个阶梯,图中第一主体部11和第二主体部12均为板状。侧向表面a是指朝向侧方的表面,以车端充电端口的使用状态作为参照,侧向表面a朝向操作人员,如此操作人员插拔充电枪更省力,以上结构对于力量小的人插拔充电枪较友好。
[0032]充电端口模块2与第一主体部11之间固定连接,优选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图中的螺栓连接,也可为卡接等已知的趋于稳定可靠的可拆卸式连接结构,以确保车辆形势过程中充电端口模块2的稳定连接,同时方便后期充电端口模块2的维修和更换。将两个以上充电端口模块2安装于一个第一主体部11,便于充分利用底座1空间,减少底座1的阶梯数量。
[0033]设置三个以上充电端口模块2的车端充电端口总成鲁棒性强,即便其中一个充电机组失效,充电时间有所延长,但不致影响基本的充电功能。
[0034]充电端口模块2可选国标器件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座连接的充电枪插头为国标直流接口充电插头。国标直流接口充电插头和充电插座包括以下接口:连接电池正负极的直流电源正、负接口,连接供电设备底线和车辆电平台的保护接地接口,连接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通信线的充电通信接口,充电连接确认接口,连接非车载充电机为电动汽车提供低压辅助电源的低压辅助电源正、负接口。
[0035]由于充电枪的充电电压是恒定,直流快充可以选用混合联接方式来增加充电速度和充电量。以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包括阶梯状交替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具有侧向表面;充电端口模块,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数量为至少三个,分设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主体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主体部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充电端口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所述充电端口模块之间设置有电磁屏蔽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口模块具有相对的插头连接端和车端线束连接端,所述车端线束连接端与所述电磁屏蔽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同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件具有相交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华强洪燕马德仁
申请(专利权)人:元动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