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零件的端子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52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零件的端子连接件及其制造装置,在谋求减少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组装工序的同时,谋求提高机械强度,而不会在自动插件机上发生失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零件端子连接件包括带状金属板1和向该金属板1的侧向突出的棒状金属端子2,金属端子2具有任意的断面形状,并且其根部同金属板1相电阻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零件端子连接件的制造装置为通过电阻焊接把金属板1和金属端子2焊接起来,具有从其侧面方向夹住处于金属端子2根部附近的预定长度部位2a的电极夹持器5。(*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构成带引线端子的电子零件时所需要的电子零件的端子连接件及其制造装置。在压电谐振器等这种电子零件上具有所谓的附带引线端子,这些带引线端子的电子零件是这样安装到线路板上的把利用自动插件机来插入线路板的引线端子进行软钎料焊接。因此,在构成带引线端子的电子零件时,就要使用把作为引线端子的多条金属端子设置成并排形状的电子零件的端子连接件(以下称为端子连接件),作为这种端子连接件,一般是具有图8所示结构的所谓环绕端子连接件和具有图9所示结构的所谓带缚端子连接件。即,通过对厚度较薄的一张金属板进行冲切加工来制造上述状态下的环绕端子连接件,其由具有预定宽度的带状金属板的外环11和从该外环11侧面空出预定间隔并延伸的向着外环11侧向突出的多条金属端子12所构成。而带缚端子连接件则是在使用金属板和厚纸等制成的外环14的表面上并排设置金属端子15,断面形状为圆形等的金属端子15用粘接带16等来固定在外环14上。但是,对于图8所示的环绕端子连接件,由于在对外环11和金属端子12进行冲切之后的金属板的剩余部分为废料,则就使得材料成本提高。在使用该环绕端子连接件而构成的电子零件上,由于金属端子12的厚度较薄,不但会在由自动插件机把作为电子零件的引线端子的金属端子12插入线路板时容易产生失败,而且会在切除和弯曲突出到线路板后面侧的金属端子12的所不需要的顶端部时也容易产生失败。为了避免上述这种缺陷,就会考虑采用预先把金属端子12磨圆而成为圆棒状的方法,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追加加工,结果导致加工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对于具有图9所示结构的带缚端子连接件,部件数量和组装工序都增加了,不仅对于拉伸和扭转的机械强度较低而成为不稳定的,而且由于对应于粘接带16等的宽度尺寸的长度使金属端子15的全长变长,则使材料成本升高。而且,在产品组装时对带缚端子连接件要加热,这样,就需要使外环14和粘接带16具有耐热性,其结果使这些材料的成本升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端子连接件及其制造装置,在谋求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组装工序的降低的同时,能够提高机械强度,在自动插件机上没有引起失败的危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端子连接件,包括作为外环的带状金属板、和向着该金属板的侧向突出的棒状金属端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金属端子具有任意的断面形状,并且,其根部被电阻焊接到金属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端子连接件的制造装置,通过电阻焊接把带状金属板和棒状金属端子焊接起来,具有电极夹持器,该电极夹持器从其侧面方向夹住在金属端子根部附近所存在的预定长度部位。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端子连接件通过金属板与金属端子的电阻焊接而成为一体化的,则在其制造时不会产生废料,不仅减少了部件数量和减少了组装工序,而且具有优越的机械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制造装置具有夹持金属端子预定长度部位的电极夹持器,由于该电极夹持器与金属端子为面接触,就使他们两者的接触面积扩大了。附图说明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例的端子连接件结构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端子连接件的变形例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端子连接件的变形例的透视图;图4是表示端子连接件的变形例的透视图;图5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的制造装置的电极夹持器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电极夹持器的夹持面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电极夹持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8是简略地表示现有技术的环绕端子连接件的透视图;图9是简要表示现有技术的带缚端子连接件的透视图;图中的标号为1外环(金属板);2金属端子;2a预定长度部位;5电极夹持器。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例的端子连接器结构的透视图;图2至图4分别是表示端子连接件的变形例子的透视图;图5是简略地表示本实施例的制造装置的电极夹持器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电极夹持器的变形例。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端子连接件是在构成压电谐振器等这种带引线端子的电子零件时所使用的,具有与现有技术的外环相同的带状金属板(以下称为外环)1和在该外环1的一侧侧面1a上整齐地平行配置而构成引线端子的多条金属端子2。即,图1所示的端子连接件由厚度较薄的带状外环1和向着该外环1的侧面方向突出的棒状金属端子2所构成,金属端子2具有直径尺寸大于外环1厚度的圆形断面形状,并且,其根部的端面直接地同金属板1的侧面1a相接触以进行电阻焊接。图1中的标号3表示用于运送外环1的开孔,这些开孔3在沿外环1的纵向上等间隔的位置上形成。通过把与外环1不在一体上的细长棒材切成预定长度而制成构成该端子连接件的各个金属端子2,其根部的端面同外环1的侧面1a整体地焊接起来。通常,在作为这些金属端子2的棒材的外周面的全部表面上形成软钎料等的镀层,在把金属端子2的根部端面同外环1的侧面1a进行电阻焊接时,不会发生由于镀层的存在而引起的问题。这样的话,金属端子2的断面形状可以不是圆形而是方形等的任意断面形状,而且,不言而喻,为了提供弹性等的需要,金属端子2可以被弯曲。虽然在图1所示的端子连接件中,是把金属端子2的根部端面同外环1的侧面1a进行电阻焊接,但并不是仅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是图2至图4所示的各个变形例的结构,即,具有图2所示结构的端子连接件,设有根部端面同外环1的表面1b电阻焊接并且沿着与外环1的表面1b平行的方向弯曲的金属端子2。在图3所示的端子连接件上,在外环1的侧面1a上形成从该侧面1a伸出并沿着同外环1的表面1b正交的方向弯曲的用于焊接舌片4,金属端子2的根部端面同用于焊接的舌片4的表面进行电阻焊接。在采用这些结构的情况下,由于金属端子2的根部端面整个表面都同外环1相接触,就有谋求提高电阻焊接效率的优点。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把金属端子2的根部侧面同外环1的表面1b进行电阻焊接来构成端子连接件。即使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同外环1的表面1b相接触的金属端子2的长度也要比图9的情况更短。在该图4中,虽然金属端子2的断面形状为方形以能确保安置在外环1上的金属端子2的稳定性,但不用说,这种结构的端子连接件中的金属端子2的断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的。下面根据图5来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端子连接件的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是用于通过以电阻焊接来连接带状的外环1和棒状的金属端子2,来制造本实施例所示的各种端子连接件,具有用于金属端子2的电极夹持器5,以从其侧面方向夹住在金属端子2根部附近的预定长度部位2a。该电极夹持器5具有下列结构通过可以分开的上侧电极5a和下侧电极5b来夹住金属端子2的预定长度部位2a,然后把金属端子2的根部端面压向外环1,如图6所示,在构成电极夹持器5的上述电极5a和下侧电极5b的各夹持面5c上形成金属端子2的预定长度部位2a嵌入形状的凹槽6,虽然图6中的凹槽6的形状对应于金属端子2的曲折部,但金属端子2在直线形状时的凹槽6就应为相同的直线形状。另一方面,把焊接电源7串联连接在该电极夹持器5和外环1之间,电流从该焊接电源7流到电极夹持器5和外环1上。虽然在图5中是把焊接电源直接连接在外环上,但也可以设置具有与电极夹持器5相同结构的用于外环1的电极夹持器(未图示),把焊接电源同该电极夹持器相连接。而且,此时的电极夹持器5不是必须为图5所示的结构,也可以是例如,图7所示的电极夹持器8,即,可以使用由形成能够穿通金属端子2的通孔9的下侧电极8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零件的端子连接件,由带状金属板(1)和向着该金属板(1)的侧向突出的棒状金属端子(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金属端子(2)具有任意的断面形状,并且其根部同金属板(1)进行电阻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垣靖志久乡大作中原邦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