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内置的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6304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内置的逆变器,解决了现有交流接线端子暴露在逆变器壳体外,使得连接在交流接线端子上的电缆线上裸露在外的金属线暴露在逆变器壳体的外边,很容易不小心被人触碰到而发生触电的事故,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接线端子内置的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直流接线端子和交流接线端子,逆变器壳体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壳和盖板,底壳与盖板之间形成有侧腔,且交流接线端子和直流接线端子位于侧腔内,而且在盖板上对应于交流接线端子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接线端子内置的逆变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能转换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内置的逆变器。
技术介绍
逆变器是一种将低压直流电转变为220伏交流电的电子设备,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人们现在正处在一个“移动”的时代,移动办公、移动通讯、移动休闲和娱乐,在移动的状态中,人们不仅需要由电池或电瓶供给的低压直流电,同时也需要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220伏交流电,而逆变器正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参照图7,现有逆变器的交流接线端子3倾斜向下设置于逆变器壳体1上且直接暴露在逆变器壳体1外,并且在将电缆线与交流接线端子3进行连接时,会剥除电缆线上用于连接部分的外绝缘层以方便连接,但是如此一来,在使用过程中裸露在外的金属线很可能被人们不小心触碰到而引发触电事故,因此,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内置的逆变器,具有由底壳和盖板所形成的侧腔将交流接线端子包围在内,从而使得电缆线与交流接线端子的连接部分位于侧腔内,以降低被人们不小心触碰到的几率,具有提高安全性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接线端子内置的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直流接线端子和交流接线端子,所述逆变器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端子内置的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1)、直流接线端子(2)和交流接线端子(3),其特征是:所述逆变器壳体(1)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壳(11)和盖板(12),所述底壳(11)与所述盖板(12)之间形成有侧腔,所述交流接线端子(2)固定连接有交流接线座(4)且所述交流接线端子(3)通过所述交流接线座(4)与所述底壳(11)可拆卸连接,所述交流接线端子(3)位于所述侧腔内且所述交流接线端子(3)的接线口呈竖直向下设置,在所述盖板(12)上对应于所述交流接线端子(3)的位置开设有开口(1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内置的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1)、直流接线端子(2)和交流接线端子(3),其特征是:所述逆变器壳体(1)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壳(11)和盖板(12),所述底壳(11)与所述盖板(12)之间形成有侧腔,所述交流接线端子(2)固定连接有交流接线座(4)且所述交流接线端子(3)通过所述交流接线座(4)与所述底壳(11)可拆卸连接,所述交流接线端子(3)位于所述侧腔内且所述交流接线端子(3)的接线口呈竖直向下设置,在所述盖板(12)上对应于所述交流接线端子(3)的位置开设有开口(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内置的逆变器,其特征是:所述直流接线端子(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壳(11)上且位于所述侧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内置的逆变器,其特征是:所述直流接线端子(2)包括固定部和旋紧部(22),所述固定部包括开设有固定孔的安装固定板(21)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固定板(21)上的导电板(23),所述安装固定板(21)包括第一侧面(211)和第二侧面(212),所述安装固定板(21)的第一侧面(211)上设有安装座(213),所述安装座(213)的表面向所述安装固定板(21)内凹陷以形成安装孔(219),所述旋紧部(22)包括螺栓(221)和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栓(221)上的螺母(222),且所述螺栓(221)的螺帽(2211)嵌合在所述安装孔(219)内,所述导电板(23)嵌合在所述安装座(213)内并与所述安装固定板(21)相配合以形成限制所述螺帽(2111)活动的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内置的逆变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安装固定板(21)的第二侧面(212)上对应于所述安装孔(219)的位置设有加固罩(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宇王鑫李资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一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