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定位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8191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定位板,包括板体,板体上设有并排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宽度分别与后接线部和导电触片的厚度相对应以供端子的后接线部和导电触片分别伸入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中。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端子定位板通过简单的结构,在与振动盘的配合使用时,可以实现端子的自动定位,自动化程度很高,无需人工干预,实用性很强。

Terminal locat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rminal positioning plate, comprising a plate body, a first positioning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a positioning groove second side by side, and after wiring the conductive contact first positioning groove and second positioning groove width respectively and after wiring and conductive contact thickness corresponding to terminals are inserted into the the first positioning groove and a positioning groove seco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terminal positioning plate through a simple structure, used together with the vibration plate,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positioning terminal,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very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定位板
本技术涉及定位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子定位板。
技术介绍
通常端子包括插柱和设在插柱后端的接线部,接线部的至少部分宽度小于插柱的宽度,插柱用于插入插孔中并与其电连接,接线部用于与导线连接,例如DC端子。端子在加工组装成连接器时,通过振动盘输送端子,需要对端子进行定位,才能在下一步工序中用夹具夹住端子或对端子进行其它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对端子进行定位的端子定位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构造一种端子定位板,端子包括插柱、设在插柱后端的接线部以及从接线部后侧向后伸出的导电触片,接线部包括前接线部和设在前接线部后侧的后接线部,后接线部位于导电触片的一侧,其特征在于,端子定位板包括板体,板体上设有并排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宽度分别与后接线部和导电触片的厚度相对应以供端子的后接线部和导电触片分别伸入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中。优选地,第一定位槽和/或第二定位槽在板体上呈凹陷状,或者,第一定位槽和/或第二定位槽从板体的正面贯通到反面。优选地,第一定位槽和/或第二定位槽延伸到板体边缘,以使第一定位槽和/或第二定位槽在边缘处开放。优选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是开放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提供一种端子定位机构,包括振动盘以及与振动盘连接并随振动盘振动的用于传送端子的端子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端子定位板,端子输送机构通向定位开口。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端子定位板通过简单的结构,在与振动盘的配合使用时,可以实现端子的自动定位,自动化程度很高,无需人工干预,实用性很强。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2分别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端子定位板的轴测图、主视图。图3、4是现有的一种端子的轴测图。图5、6分别是图3中的端子的主视图、仰视图。图7是图1中的端子定位板对端子进行定位的示意图。图8是端子在被端子定位板定位的状态下被夹具夹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端子定位板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左”、“右”、“上”、“下”、“正面”、“背面”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端子定位板3,可以用于对端子进行定位。通常端子200包括插柱210、设在插柱210后端的接线部220以及从接线部220后侧向后伸出的导电触片230,接线部220包括前接线部221和设在前接线部221后侧的后接线部222,后接线部222位于导电触片230的一侧,插柱210用于插入插孔中并与其电连接,导电触片230用于与导线连接,例如DC端子。该端子定位板3包括板体31,板体31上设有并排的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的宽度分别与后接线部222和导电触片230的厚度相对应以供端子的后接线部222和导电触片230分别伸入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中。如图7、8所示,该端子定位板3在使用时与振动盘连接并随振动盘振动,振动盘将端子200以接线部220朝前的方向输送到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处,端子200在振动盘的振动作用下在前进的同时不停绕中心轴转动,当端子200转动到后接线部222和导电触片230分别与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对应的位置时,后机械波和导电触片230分别伸入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中,在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的限制作用下,端子200不再转动,从而实现了对端子200的定位,以便夹具500夹住端子200。进一步地,端子定位板3还可以有如下具体结构。第一定位槽32和/或第二定位槽33在板体31上呈凹陷状,或者,第一定位槽32和/或第二定位槽33从板体31的正面贯通到反面,只要可以让后接线部222和导电触片230伸入并限制其转动即可。第一定位槽32和/或第二定位槽33延伸到板体31边缘,以使第一定位槽32和/或第二定位槽33在边缘处开放,以便于端子定位板3的制造加工。优选地,第一定位槽32与第二定位槽33之间是开放的,即是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连通成一个开口的状态,同样以便于端子定位板3的制造加工。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端子定位板3通过简单的结构,在与振动盘的配合使用时,可以实现端子的自动定位,自动化程度很高,无需人工干预,实用性很强。【实施例二】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做了改进,其包括实施例一的所有内容。本实施例的一种端子定位板3,可以用于对DC端子进行定位。通常DC端子包括插柱210、设在插柱210后端的接线部220以及从接线部220后侧向后伸出的导电触片230,接线部220包括前接线部221和设在前接线部221后侧的后接线部222,后接线部222位于导电触片230的一侧呈平面的接线部220侧表面,接线部220侧表面与导电触片230相对并平行于导电触片230。端子定位板3包括板体31,板体31上设有并排的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第一定位槽32与第二定位槽33之间是开放的,即是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连通成一个开口的状态,以便于端子定位板3的制造加工;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的宽度总和对应于h1+h2+h3,其中,h1、h2、h3分别为后接线部222厚度、导电触片230厚度以及后接线部222和导电触片230间距的总和,以供端子的后接线部222和导电触片230伸入定位开口中。进一步地,端子定位板3还可以有如下具体结构。第一定位槽32和/或第二定位槽33在板体31上呈凹陷状,或者,第一定位槽32和/或第二定位槽33从板体31的正面贯通到反面,只要可以让后接线部222和导电触片230伸入并限制其转动即可。第一定位槽32和/或第二定位槽33延伸到板体31边缘,以使第一定位槽32和/或第二定位槽33在边缘处开放,以便于端子定位板3的制造加工或以便夹具500夹住端子200。如图7、8所示,该端子定位板3在使用时与振动盘连接并随振动盘振动,振动盘将端子200以接线部220朝前的方向输送到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处,端子200在振动盘的振动作用下在前进的同时不停绕中心轴转动,当端子200转动到后接线部222和导电触片230分别与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对应的位置时,后机械波和导电触片230分别伸入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中,在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的限制作用下,端子200不再转动,从而实现了对端子200的定位。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端子定位板3通过简单的结构,在与振动盘的配合使用时,可以实现DC端子的自动定位,自动化程度很高,无需人工干预,实用性很强。【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子定位机构,包括振动盘以及与振动盘连接用于传送端子的端子输送机构,包括根据实施例一或二的端子定位板3,端子输送机构通向端子定位板3的第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端子定位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定位板(3),所述端子(200)包括插柱(210)、设在所述插柱(210)后端的接线部(220)以及从所述接线部(220)后侧向后伸出的导电触片(230),所述接线部(220)包括前接线部(221)和设在所述前接线部(221)后侧的后接线部(222),所述后接线部(222)位于所述导电触片(230)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定位板(3)包括板体(31),所述板体(31)上设有并排的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所述第一定位槽(32)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3)的宽度分别与所述后接线部和所述导电触片的厚度相对应以供所述端子(200)的所述后接线部(222)和所述导电触片(230)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定位槽(32)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定位板(3),所述端子(200)包括插柱(210)、设在所述插柱(210)后端的接线部(220)以及从所述接线部(220)后侧向后伸出的导电触片(230),所述接线部(220)包括前接线部(221)和设在所述前接线部(221)后侧的后接线部(222),所述后接线部(222)位于所述导电触片(230)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定位板(3)包括板体(31),所述板体(31)上设有并排的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所述第一定位槽(32)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3)的宽度分别与所述后接线部和所述导电触片的厚度相对应以供所述端子(200)的所述后接线部(222)和所述导电触片(230)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定位槽(32)和所述第二定位槽(3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定位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康镁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