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1769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6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本体及电接触部。所述本体沿所述连接端子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电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包括底端接触部及顶端接触部。所述底端接触部及所述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底端接触部与所述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纵向间隔设置,以可容置对配端子;且所述底端接触部及所述顶端接触部可用于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端子连接稳定、结构精简且承压能力强。

Connection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terminal.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comprises a body and an electric contact part. The body is extend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The electric contact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and comprises a bottom contact part and a top contact part. The bottom contact part and the top contact part exten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body. The bottom contact part is arranged with the longitudinal spacing along the top contact of the body, to be accommodating to the terminal;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ntact part and the top part can be used for contac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terminal contact.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connection, simple structure and strong bearing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连接端子。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与越来越复杂,对于稳定电性连接性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连接端子,可以称之为接线端子,是一种用于实现电性连接的重要产品。连接端子,能够提供稳定的连接,且能够便于通过插拔实现与不同对配端子之间的连接及分离。特别是在汽车内部的电连接应用时,往往需要对线束的稳定的连接。在此种应用环境中如何精简结构、占用空间减小,则成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稳定、结构精简且承压能力强的连接端子。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本体及电接触部。所述本体沿所述连接端子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电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包括底端接触部及顶端接触部,用于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底端接触部及所述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底端接触部与所述顶端接触部沿,并在所述本体的纵向间隔设置,以可容置对配端子;且至少一个所述底端接触部及所述顶端接触部设置有多个接触部,所述多个接触部可用于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地设置。所述底端接触部与所述顶点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接触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顶端接触部可以设置多个接触部。至少一个所述底端接触部可以设置有多个接触部。或者,所述顶端接触部上设置的所述接触部与所述顶端接触部上设置的所述接触部的为多个即可。如无特殊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指的是比一个多,即两个或更多个。优选地,所述接触部可与对配端子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地设置。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电接触部由所述本体的一部分形成。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底座、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顶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侧壁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侧壁围成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可用于容置对配端子。所述电接触部延伸至所述插接腔内并沿所述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以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也即是,所述电接触部的所述顶端接触部沿纵向向下突出设置;所述底端接触部沿纵向向上突出设置。优选地,所述底端接触部与所述顶端接触部沿所述连接端子的轴向错位设置。优选地,所述底端接触部由部分所述底座形成。优选地,所述底端接触部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轴向端部。所述两个轴向端部分别自所述底座连续延伸地设置。优选地,所述底端接触部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径向端部。所述两个径向端部分别自所述底座连续延伸地设置。优选地,所述底端接触部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径向端部。所述两个径向端部分别与所述底座其余部分间断设置。优选地,所述底端接触部包括第一底端接触部及第二底端接触部。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均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为自所述底座纵向突出的拱起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底部凹槽。所述第一底部凹槽将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优选地,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底部凹槽。所述第二底部凹槽将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具有第一接触平面。所述第一接触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的顶部,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具有第二接触平面。所述第二接触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的顶部,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顶端接触部及第二顶端接触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可用于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顶部凹槽。所述第一顶部凹槽将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优选地,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顶部凹槽。所述第二顶部凹槽将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优选地,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由所述顶壁连续延伸。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均沿所述本体的轴向排列设置。优选地,所述电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与所述顶壁连接并连续延伸地设置。优选地,所述顶壁的前端包括上层部;及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前端包括下层部。所述下层部自所述上层部的一侧壁弯折,且延伸至与该上层部至少部分重叠设置。优选地,所述顶壁的所述上层部具有第一保持凸肋。所述第一保持凸肋自所述顶壁向所述第一接触片的所述下层部突出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持凸肋与所述上层部的所述侧壁径向对齐设置。优选地,所述顶壁具有第二保持凸肋;所述第二保持凸肋为自所述顶壁向所述第一接触片突出设置;及所述第一接触片上的所述顶端接触部邻接一向上突出部,所述向上突出部与所述第二保持凸肋纵向对齐设置。优选地,所述电接触部包括顶端接触部;所述顶端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上。所述顶端接触部朝向所述底座突出设置,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顶端接触部及第二顶端接触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及所述向上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之间。优选地,所述电接触部包括顶端接触部;所述顶端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上。所述顶端接触部朝向所述底座突出设置,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顶壁的内侧面设置有凹陷。优选地,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顶端接触部及第二顶端接触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后端部邻接,并形成一邻接部;所述邻接部与所述凹陷纵向对齐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后端部具有向上突出设置的抵顶部;所述抵顶部可抵接在所述顶壁的内侧面地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限位凸肋。所述限位凸肋向所述本体的两外侧突出设置。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后端设置有连接尾部。所述连接尾部具有一对安装壁。所述安装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接槽连通设置。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为一体件。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由一整块铜板制成的冲压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连接端子的插设腔能够稳固地保持对配端子,使得电接触部与该对配端子形成稳定的电接触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为一体件,替代了传统的两个或多个分离部件组装一体的结构,从而从整体精简了结构、提升了承压及保持性能。尤其地,所述连接端子具有较强的保持性能,能够抵抗振动,提升了稳定电连接性能。相应地,对应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模具数量及结构得以精简,节省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端子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连接端子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连接端子自前端向后端的投影图。图4为图3的连接端子自后端向前端的投影图。图5为图1的连接端子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及电接触部;所述本体沿所述连接端子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电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包括底端接触部及顶端接触部,用于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底端接触部及所述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并在所述本体的纵向间隔设置,以可容置对配端子;所述底端接触部与所述顶端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接触部,所述多个接触部可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及电接触部;所述本体沿所述连接端子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电接触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并包括底端接触部及顶端接触部,用于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底端接触部及所述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并在所述本体的纵向间隔设置,以可容置对配端子;所述底端接触部与所述顶端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接触部,所述多个接触部可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接触部与所述顶端接触部沿所述连接端子的轴向错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底座;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侧壁正对且间隔设置;及顶壁;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侧壁围成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可用于容置对配端子;所述电接触部延伸至所述插接腔内并沿所述本体的纵向突出设置,以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电接触部由所述本体的一部分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接触部由部分所述底座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接触部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轴向端部;所述两个轴向端部分别自所述底座连续延伸地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接触部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径向端部;所述两个径向端部分别自所述底座连续延伸地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接触部呈桥形结构,并具有两个径向端部;所述两个径向端部分别与所述底座其余部分间断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接触部包括第一底端接触部及第二底端接触部;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均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为自所述底座纵向突出的拱起结构。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底部凹槽;所述第一底部凹槽将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底部凹槽;所述第二底部凹槽将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具有第一接触平面;所述第一接触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底端接触部的顶部,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具有第二接触平面;所述第二接触平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底端接触部的顶部,以可用于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接触部包括第一顶端接触部及第二顶端接触部;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及所述第二顶端接触部可用于分别与对配端子接触电连接。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顶部凹槽;所述第一顶部凹槽将所述第一顶端接触部分隔成至少两个分部。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端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东于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