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梁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防撞梁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了更好的舒适性及通过性,越来越多的车辆增加了空气弹簧悬架配置。空气气罐是空气弹簧悬架的组成部分,一般布置在地板下或者后行李舱内。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如果空气气罐布置在地板下,不利于加大电池包体积,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如果空气气罐布置在后备箱中,则会占用乘员舱或者后备箱储物空间。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空气气罐占用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撞梁及车辆,以解决传统空气气罐占用空间的问题。
[000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及设置在防撞梁本体上的两个侧挡板,所述防撞梁本体及所述侧挡板共同形成密闭的储气腔,所述储气腔设置有气罐接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侧挡板位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两端,所述气罐接口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挡板上并与其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本体内部设有水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本体(10)及设置在防撞梁本体(10)上的两个侧挡板(20),所述防撞梁本体(10)及所述侧挡板(20)共同形成密闭的储气腔(30),所述储气腔(30)设有气罐接口(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挡板(20)位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0)的两端,所述气罐接口(31)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挡板(20)上并与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0)内部设有水平隔板(11),所述储气腔(30)设置在所述水平隔板(11)的下部,所述水平隔板(11)的上部形成上腔(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0)的一侧为撞击侧(12),另一侧为连接侧(13);在所述撞击侧(12)所述上腔(40)突出于所述储气腔(30)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还包括位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0)两端的吸能盒(50);所述防撞梁本体(10)包括顶壁(14)、底壁(15)、前侧壁(16)及后侧壁(17);所述吸能盒(50)的上部(51)搭接在所述顶壁(14)上,所述顶壁(14)上设置有拉铆螺母(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