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任何类型和厚度的铜箔,与任何类型合金和厚度的铝金属片接合的方法,用以简化生产多层压制的多层结构,其中任何类型和厚度的两铜箔与任何类型合金和厚度的铝金属片,以这样一种方式接合:接合处位于铝隔离板的表面之外。同时可以冲压多层压制所需的隔离槽。选定的铜箔比铝板稍大。当两面覆有铜箔的铝隔离板,被随后与环氧树脂织物(聚酯胶片)一起放入压制多层板时,在加热过程中,铝板能够无阻碍地膨胀,而不在铜箔上产生任何表面张力。当环氧树脂熔化时,多余树脂可以沿着伸出的铜箔边缘流动,不与铝金属片接触,从而不污染叠层的边缘。带有多余树脂的伸出的铜箔,随后可以很容易地沿着铝隔离板的边缘切掉。(*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合铜箔和隔离板,以压制成多层结构。这样的均匀表面,只有通过使用具有绝对平滑表面的隔离板,才能得到。这样也能够一次压制几块多层结构。多层层压是用multi-daylight或真空压制而成,在此,在约180℃时施加压力,铜箔片被层压到聚酯胶片上,因此,与内层形成一种不分离的复合。根据DE 38 44 498 A1,如果使用真空和等静压技术进行层压,可以避免层压多层结构的变形而产生不平的铜表面。为此,插入附加的隔热浮板(floating plate),当多层板被加热时,使压板保持冷状态。此技术的缺点是,每个叠层(在每个浮板上)必须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厚度,这意味着多层板的边缘很容易被加热时流出的环氧树脂所污染。根据DE 35 07 568 C2,一滑动的保护器用于保持聚酯胶片层位置固定。但是,只有当使用超尺寸的铜箔,使树脂可以在其上流掉,才起作用。此技术的缺点是,需要使用不锈钢。因为不锈钢是一种不良的热导体,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以及较多的能量来加热叠层。而且,例如,与铝相比,其热量分布不好且不均匀。根据DE 41 16 543 A1的技术,使用具有膨胀系数增加到16×10-6每摄氏度的钢隔离板,使其与铜的膨胀系数接近。这当然减少了表面张力,但是加热时间长的缺点依然存在。结果,因为铝比钢导热性能更好且更均匀,铝片被越来越频繁地代替钢来使用。所有上述技术的缺点,还包括每个叠层必须由经过特殊培训的员工在一个搁置间内生产,由此,每片铜箔和隔离板必须一层一层地经人工与其它的层接合。(见Manfred Huschka,“Einfubrung in dieMultilayer Prebtechnik”,Eugen G.Levze Verlag 1988,Chapter3)。特别是精巧的、超薄的铜箔,以这种方式处理时,很容易损坏。根据DE 31 31 688 A1的技术,仅描述了一种铜-铝复合(compound)产品,完全没有提到单独处理铜箔。在随后的层压过程中,由于接合还会有相当大的表面张力发生的危险,特别是由于铜和铝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意味着铝将比铜更早地开始膨胀。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液体环氧树脂也会污染叠层的边缘。美国专利5,160,567所描述的技术,也是关于层压板技术。在此,第一步使用超尺寸的铜箔覆盖不锈钢板的两面,然后沿着板的边缘箔片相互接合。这种技术也有它自身的缺点,热传导和分布的性能比使用铝时要差(且更加不均匀),这样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此外,铜箔必须由人工逐一施加。特别是使用超薄箔片时,不纽结/损坏箔片而完成是很难的。通过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1中所描述的特征方法,完成了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图2是附图说明图1中展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图解,用于描述层压后箔片覆盖的隔离板。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当装配叠层时,这种方法避免了单独处理铜箔,因而消除了纽结/损坏箔片的危险。箔片平整地处于隔离板上,意味着也可以使用超薄铜箔。如果对准槽被冲压成线(如只在固定箔片后),在另外的处理过程中,这样做防止了箔片的移动和可能的损坏(根据需要,如果在后一阶段必须冲压这些孔)。因此,为层压过程制备叠层,只有一个进一步的操作是必须的,用于将覆盖有箔材并冲压的隔离板置于聚酯胶片的适当位置上。在层压过程中,铝隔离板可能无阻碍地膨胀,并超过粘合线而未在铜表面上产生张力。任何流出的环氧树脂,将被伸出的铜箔接收,因为环氧树脂可以沿着箔的边缘流动,从而避免了与铝隔离板接触。带有剩余的树脂的伸出的铜箔,可以很容易地被沿着隔离板的边缘(并且在表面之外)切下。如果,所述两铜箔被机械地接合,如冲压或模压,这使得隔离板无阻碍地膨胀,结果由于在表面上没有张力,树脂更加均匀地流动。把两片伸出的铜箔边缘粘合到一起,确保了接合的持久性,因而使得覆盖有铜箔的隔离板能够储存更长时间。两铜箔的热接合(如软焊或熔焊)产生相同效果,也允许隔离板无阻碍地膨胀,使用哪种接合技术,主要取决于涉及的成本。图1和图2展示了这种技术。图1展示了具有对准槽(slot)(1)的给定尺寸的一块(铝)隔离板,两面覆盖有超尺寸的铜箔(2)。两铜箔在隔离板的表面之外彼此相连,以这种方式彼此相连后,铜箔伸出一部分(3)。图2展示了层压后覆盖有铜箔的隔离板。膨胀的铝片突破了接合(1)。下面的铜箔完全层压到内层(2)。多余的环氧树脂粘到该铜箔伸出的边缘(3)。由此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其考虑了具有各自组成部分的性能、不同的热传导和热膨胀系数。以上描述了目前认为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熟练的技术人员,进行的各种改动和改进,而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覆盖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所有变化和改进。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把任何给定类型和厚度的铜箔,与任何给定合金类型和厚度的铝隔离板部分地连接,以用于层压多层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铝隔离板的两面各放置一片铜箔,其中铜箔比铝隔离板的尺寸大,这样,铜箔伸出铝隔离板的各边,并平展在铝隔离板上,并且以这样一种方式,即在固定点和铝隔离板之间留有自由空间,允许隔离板膨胀,使超尺寸/伸出的铜箔相互固定(如果需要,则用冲压的对准槽)。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胶粘接两铜箔。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接两铜箔的方法为软焊、熔焊或其它热接合的方法。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任何类型和厚度的铜箔,与任何类型合金和厚度的铝金属片接合的方法,用以简化生产多层压制的多层结构,其中任何类型和厚度的两铜箔与任何类型合金和厚度的铝金属片,以这样一种方式接合:接合处位于铝隔离板的表面之外。同时可以冲压多层压制所需的隔离槽。选定的铜箔比铝板稍大。当两面覆有铜箔的铝隔离板,被随后与环氧树脂织物(聚酯胶片)一起放入压制多层板时,在加热过程中,铝板能够无阻碍地膨胀,而不在铜箔上产生任何表面张力。当环氧树脂熔化时,多余树脂可以沿着伸出的铜箔边缘流动,不与铝金属片接触,从而不污染叠层的边缘。带有多余树脂的伸出的铜箔,随后可以很容易地沿着铝隔离板的边缘切掉。文档编号H05K3/46GK1290472SQ99802800 公开日2001年4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5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D·巴克豪斯 申请人:D·巴克豪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把任何给定类型和厚度的铜箔,与任何给定合金类型和厚度的铝隔离板部分地连接,以用于层压多层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铝隔离板的两面各放置一片铜箔,其中铜箔比铝隔离板的尺寸大,这样,铜箔伸出铝隔离板的各边,并平展在铝隔离板上,并且 以这样一种方式,即在固定点和铝隔离板之间留有自由空间,允许隔离板膨胀,使超尺寸/伸出的铜箔相互固定(如果需要,则用冲压的对准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巴克豪斯,
申请(专利权)人:D巴克豪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